电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057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电接触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80027752.6,申请日为2012年2月14日,发明名称为“电接触件”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端子,具体地已知为“无螺纹”型端子的电接触件,其允许导电体快速且完全有保证的连接。所述电接触件的主要特征在以下描述。



背景技术:

目前,电接触件的两种非常不同的且专用的类型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其被使用以使用“无螺纹”型端子连接导电体,使导电体的端部被剥去其绝缘套,同时,该端子具有某些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入射到绝缘套的表面并贯穿该表面,允许在导电体的核心或导电元件上建立接触。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接触件,该电接触件借助“无螺纹”端子使导电体的两个不同的连接模式成为可能,该类型的端子要求导电体的端部被剥去其绝缘套并且该类型的端子具有切割元件。

此外,该电接触件的切割区域的形状和设计改进了当前电接触件的切割,因为事实也进行切割直至与导电体的核心直接接触,其延伸切割区域,破裂在所述切割操作期间可能出现的可能的薄的绝缘膜,从而避免可能的错误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提供本发明的电接触件目的的主要特征的详细描述的目的,其中附上附图,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所述电接触件及其使用和实践应用的不同细节已经表示。

在整个余下说明中将参考这些附图。

在这些附图中:

图1表示无螺纹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电接触件与其壳体分离,并且,其基底与待连接的导电体的定位器一起被设置在上部上;

图2表示电接触件的立体图,其中,其主体利用被设置在下部上的其基底定位;

图3表示接触壳体的立体图,所述接触壳体比图1稍微更向侧面地定位,从而显示其内部的某些细节;

图4表示导电体定位器的立体图,所述导电体定位器以比图1中的更小的倾斜角表示,也从而表示其结构的某些细节;

图5表示电接触件的接触壁的示意俯视图,表示了所述接触壁及它们的边缘所确定的角的位置和尺寸设计,也表示了导电体的输入路径用于其连接,在该实例中,导电体的端部被剥去外绝缘套;

图6表示在定位器的内部中、特别在连接操作的开始处引入导电体的横截面图;

图7表示根据前述附图,导电体相对电接触件设置而进行定位的示意俯视图;

图8表示对应于图6的在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中的视图;

图9表示根据图8,对应于导电体的定位的俯视图;

图10表示导电体的端部,表示当导电体已经在图8的位置中时电接触件的切割边缘所形成的切口;

图11表示对应于图6和8的在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中当电接触件到达导电体的核心时在精确瞬时处的视图;

图12表示根据图11,对应于导电体的定位的俯视图;

图13表示具有在图11的位置中所形成的缺口的导电体的端部,除了表示增加的缺口外还表示其延伸部;

图14表示对应于图6、8和11,在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中和在连接的最后瞬时处的视图;

图15表示根据图14,对应于导电体的最后定位的俯视图;

图16表示导电体的端部,该导电体在它们的最后位置处具有切割边缘所形成的最后切口和延伸部;

图17表示根据图15的定位的俯视图,在应用中,导电体的直径比在前述附图中所表示的那个的直径更小;

图18表示相应于图16的视图,表示了根据图17,在直径更小的导电体中所形成的其最后切口和延伸部;

图7、9和10借助箭头表示在被引入到其中时在导电体的不同位置中的电接触件的中心区域的位移;

图19至22表示在应用变型中、将导电体引入并固定在电接触的内部中的顺序,其中,所述导电体的端部被剥去其外绝缘套。当导电体的端部被定位时,电接触件的切割边缘的移动和动作借助于箭头在图20至22中表示;

图19表示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的开始位置;

图20表示对应于图19的在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中、在当导电体到达电接触件时的精确瞬时处的视图;

图21表示对应于图19和20的在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中的视图,该视图表示导电体开始穿过电接触件;并且

图22最后表示对应于图19、20和21的在连接操作的向前顺序的最后位置中的视图,该视图表示电接触件关于导电体所施加的固定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根据本发明,电接触件1的实施例包括两个侧壁13,所述侧壁13延伸进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点12的相应弹性臂11中,每个弹性臂11在上述弹性臂11的两个端部之间形成具有在0°和90°之间的数值的角“α”,并且,依此,弹性臂11延伸进相应接触壁9中,每个接触壁9有边部,所述边部在待连接的导电体8上构成接触边缘10。

侧壁13通过基底17部分地连结在一起,所述基底17的细长形状高达接触壁9的高度,而没有被连结到该接触壁9。此外,侧壁13具有相应的凹法兰14,所述凹法兰在其中心区域朝向电接触件1自身内部。

突出部通过被设置在与凹法兰14相同高度处的水平补翼16被设置在弯曲点12和接触壁9之间,在弹性臂11的上下边缘上。

接触壁9被设置,形成在0°和180°之间的某一角“β”,所述角相对于待连接的导电体8的插入方向是凹角。此外,相对其中基底17被设置的区域的接触壁9的下部分在相应接触边缘10的方向上被形成圆形,以便有助于在成锐角的所述接触边缘10之间引进导电体8。

在引入具有其绝缘套8a的导电体8的实践案例中,电接触件1被定位在其壳体2的内部中,所述壳体具有侧向开口3,其中,电缆定位器4通过其侧向突出部5和旋转轴线设置。定位器4具有两个圆孔:在其前部6上的圆孔6a和在其后部7上的圆孔7a,其中,导电体8的端部被容置以便实施旋转连接运动。

一旦在定位器4中引进导电体8,两者就都开始进行旋转运动,正如附图中所顺序地表示的,以便将导电体8连接到电接触件1的内侧。

为了促进导电体8被引入到电接触件1中,导电体8通过接触壁9的圆形区域进入到电接触件1中,圆形区域朝向接触边缘10引导导电体8。为了避免接触壁9在旋转方向上可能出现弯曲,基底作为用于所述接触壁9的挡块。

在旋转运动期间,一旦导电体8与切割边缘10接触,这些就启动导电体8的绝缘套8a的切口15,同时,依此,接触壁9所形成的单元和设置在弯曲点12和接触壁9之间的弹性臂11的部分朝向侧壁13弯曲,获得了切口15的延伸部a。

一旦接触边缘10到达导电体8的核心8b,接触壁9本身也朝向侧壁13弯曲,增加了切口15的延伸动作部a。

一旦旋转运动完成,在弹性臂11中积累的弯曲就保证将接触边缘10固定在导电体8的核心8b上,并且,在旋转期间获得的切口的延伸部a保证破裂绝缘套8a可能的薄膜,从而避免由于所述薄绝缘膜所造成的错误接触。

为了容置在相同尺寸的端子中、具有不同直径和不同绝缘层8a厚度的导电体8,弹性臂11具有水平补翼16,其中,一旦待连接的导电体8具有大直径,则水平补翼16就与侧壁13的凹法兰14碰撞,在切割边缘10上获得了更大的切割力。

在实践实施例中,其中,导电体8利用被剥开防护套8a的其端部被引入到电接触件1中,如按图19至22中所图示的顺序所表示的,一方面,定位器4或基底17的存在是不必要的,并且,另外一方面,经由接触壁9和在导电体8的插入方向上的凹角β,导电体8在接触壁9上的本身的插入动作通过朝向接触壁9所形成的单元的侧壁13和设置在弯曲点12和接触壁9之间的弹性臂11的部分的弯曲导致张开。一旦导电体8被连接,积累在弹性臂11中的弯曲就保证将接触边缘10固定在导电体8的核心8b上。

在已经充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目的后,必须指出的是尺寸、形状和外观的任何改变以及所参考的电接触件1的实践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其本质,其在以下权利要求中进行总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