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8337发布日期:2019-02-01 18:5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发光玻璃系统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发光玻璃(或称led玻璃)常用于取代普通玻璃作为大楼的帷幕建材。现有的发光玻璃通常包括两层由玻璃材料所组成的可透光层以及位在两层可透光层之间的发光组件,其中在一可透光层的表面具有内部导电线路,发光组件通过内部导电线路与外围电路连接。

进一步而言,内部导电线路与外围电路之间是通过封边结构连接,封边结构一般设置在发光玻璃边缘,具有导线以及铜箔等结构以连接于内部导电线路与外围电路之间。由于内部导电线路具有多条信号线以及电源线,因此现有的封边结构也对应设置了同样数量的导线,这么多的导线使得现有的封边结构安装、维护都相当困难,导线也容易脱落。此外,铜箔的电流承载能力也不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结构上易于安装与维护,导线不易脱落且具有足够电流承载能力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即为各家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在结构上易于安装与维护,导线不易脱落且具有足够电流承载能力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发明遂提供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应用于发光玻璃的系统,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金属箔、垫条、电源导线、信号端子以及填充物。

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第一可透光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位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侧边的第三表面,并在第一表面上设置透光导电线路;金属箔包覆第二可透光层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并与透光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垫条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以及第二可透光层之间,并与第一可透光层以及第二可透光层形成一容置空间;电源导线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与金属箔电性连接;信号端子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与透光导电线路电性连接;以及填充物填充在容置空间中。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还包括金属条,设置在第三表面的金属箔上。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还包括胶带,包覆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上的金属箔与金属条。

在一实施例中,胶带为高温胶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或第二可透光层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

在一实施例中,垫条为亚克力材质所组成者。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导电线路为氧化铟锡薄膜或氟掺杂氧化锡薄膜所组成者。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导线与金属箔之间具有至少两处焊接连接点。

在一实施例中,填充物为胶水。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发明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以信号端子取代现有技术的多条信号导线,故可大幅减少导线的使用数量,有利于安装与维护。此外,可在金属箔上设置金属条,增加金属导电部分的截面积,以提高电流的承载能力,并可进一步附加胶带,以包覆金属条以及金属箔,胶带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增强金属条以及金属箔的结合力。还有,电源导线与金属箔之间可具有至少两处焊接连接点,可加强电源导线与金属箔之间的焊接强度,使电源导线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

10第一可透光层

11第二可透光层

12金属箔

13垫条

14电源导线

15信号端子

16填充物

17金属条

18胶带

a第一表面

b第二表面

c第三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应用于发光玻璃的系统,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包括第一可透光层10、第二可透光层11、金属箔12、垫条13、电源导线14、信号端子15以及填充物16。

第二可透光层11具有面对第一可透光层10的第一表面a、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以及位在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侧边的第三表面c,并在第一表面a上设置透光导电线路;金属箔12包覆第二可透光层11的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以及第三表面c,并与透光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垫条13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10以及第二可透光层11之间,并与第一可透光层10以及第二可透光层11形成一容置空间;电源导线14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与金属箔12电性连接;信号端子15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与透光导电线路电性连接;以及填充物16填充在容置空间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可透光层11的第一表面a上设有透光导电线路,透光导电线路还可分为多条信号线路以及电源线路等线路,其中,多条信号线路被整合连接至信号端子15,例如xh-6端子,之后再通过信号端子15连接至外围电路,由于整合连接至同一信号端子15的多条信号线路仅需单一导线即可连接至外围电路,所以可大幅减少导线数量,有利于安装与维护。

另一方面,电源线路连接至金属箔12,再通过电源导线14连接至外围电路,电源导线14与金属箔12之间可用焊接连接。

在结构上,垫条13与第一可透光层10以及第二可透光层11形成一容置空间,信号端子15及电源导线14为了电性连接至透光导电线路,因此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中,信号端子15及电源导线14的其余部分在容置空间外以连接外围线路,容置空间未被占据的部分则由填充物16填充,填充物16可黏合并维持整体结构。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还可包括金属条17,设置在第三表面c的金属箔12上。金属条17与金属箔12紧密接合,因此连接至透光导电线路的金属部分的截面积比单独使用金属箔12时更大,从而可提高电流的承载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还可包括胶带18,包覆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以及第三表面c上的金属箔12与金属条17,胶带18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增强金属条17以及金属箔12的结合力。

在一实施例中,胶带18可为高温胶带,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10或第二可透光层11可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举例来说,玻璃材质可为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塑料材质可为亚克力或聚碳酸酯pc,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垫条13可为亚克力材质所组成者,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导电线路可为氧化铟锡(ito)薄膜或氟掺杂氧化锡(fto)薄膜所组成者,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导线14与金属箔12之间具有至少两处焊接连接点,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封边结构中电源导线与铜箔仅有一处焊接连接点,本发明的电源导线14与金属箔12之间的焊接强度更高,使电源导线14不易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填充物16可为胶水,但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以信号端子取代现有技术的多条信号导线,故可大幅减少导线的使用数量,有利于安装与维护。此外,可在金属箔上设置金属条,增加金属导电部分的截面积,以提高电流的承载能力,并可进一步附加胶带,以包覆金属条以及金属箔,胶带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增强金属条以及金属箔的结合力。还有,电源导线与金属箔之间可具有至少两处焊接连接点,可加强电源导线与金属箔之间的焊接强度,使电源导线不易脱落。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更加清楚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惟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因此,任何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修改及变化仍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且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