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901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线的生产中,在电线生产完成后,通常需要在电线的头部焊接插头座,并在尾部焊接端子,焊接前要将芯缆内部的铜丝绞合在一起,以免发生飘丝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电线芯缆大多不止一根,需要分开对单个芯缆进行钮绞,而传统的都是人工手动操作的,效率较低,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利用两个夹爪和固定块来将电线中的三根芯缆进行分类,以方便后期工序的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包括有运输座,所述运输座上设置有运输线,并在运输线上设置有安装夹具来夹紧电线的端头,所述运输线的一侧设置有座板,在所述座板的两侧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有气缸控制的两根夹杆构成的夹爪,所述夹杆由气缸控制并对电线两侧的芯缆进行夹紧控制移动,在两个夹爪中间设置有固定块用来夹取固定位于中间的芯缆。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运输线与座板的中间设置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的端头为v型并用来放置电线,所述放置杆的正上方设置有气缸控制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放置杆的v型端头相对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块可前后伸缩位移,并在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位置感应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压块的气缸上设置有控制器用来控制压块的下降距离和力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座板的两侧设置有夹爪来夹取两侧的芯缆并带动他们远离中间的芯缆,由固定块来固定中间的芯缆,最终效果达到中间的效果为水平直行的,两边的芯缆成l型与中间芯缆隔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座板的正视图。

其中:1-运输座,2-运输线,3-安装夹具,4-座板,5-滑轨,6-夹杆,7-夹爪,8-固定块,9-放置杆,10-压块,11-位置感应器,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包括有运输座1,所述运输座1上设置有运输线2,并在运输线2上设置有安装夹具3来夹紧电线的端头,所述运输线2的一侧设置有座板4,在所述座板4的两侧设置有滑轨5,在所述滑轨5上设置有气缸控制的两根夹杆6构成的夹爪7,所述滑轨可朝内伸缩移动,所述夹杆6由气缸控制并对电线两侧的芯缆进行夹紧控制移动,在两个夹爪7中间设置有固定块8用来夹取固定位于中间的芯缆。在所述运输线2与座板4的中间设置有放置杆9,所述放置杆9的端头为v型并用来放置电线,所述放置杆9的正上方设置有气缸控制的压块10,所述压块10与放置杆9的v型端头相对应。所述固定块8可前后伸缩位移,并在所述固定块8上设置有位置感应器11。压块10的气缸上设置有控制器12用来控制压块的下降距离和力度。

当安装夹具3移动到座板4前时,压块10将电线端头固定在放置杆9上,然后先由固定块8将三根芯缆捋直,再由两端的夹爪7分别抓取两侧的芯缆,通过夹爪7在滑轨5上的移动来带动两侧的芯缆隔离与中间的芯缆并定型住。

本发明通过在座板4的两侧设置有夹爪7来夹取两侧的芯缆并带动他们远离中间的芯缆,由固定块8来固定中间的芯缆,最终效果达到中间的效果为水平直行的,两边的芯缆成l型与中间芯缆隔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内芯缆的调整装置,包括有运输座,所述运输座上设置有运输线,并在运输线上设置有安装夹具来夹紧电线的端头,所述运输线的一侧设置有座板,在所述座板的两侧设置有水平朝内倾斜的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两根夹杆构成的夹爪,所述夹杆由气缸控制并对电线两侧的芯缆进行夹紧控制移动,在两个夹爪中间设置有固定块用来夹取固定位于中间的芯缆;利用两个夹爪和固定块来将电线中的三根芯缆进行分类,以方便后期工序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周锦强;李和金;曹彩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顺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8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