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连接器、转接连接器、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及RU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425发布日期:2019-03-05 19:3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面板连接器、转接连接器、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及RU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板连接器、转接连接器、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及ru箱。



背景技术:

ru箱是用来传输电源和信号的天线箱,其密封的箱体底板上固定有印制板,侧部面板上穿装有面板连接器,面板连接器的一端位于箱体之外、另一端伸入箱内内部,现有技术实现面板连接器与印制板连接的常见方式如图1所示,其印制板02上设置印制板连接器03与面板连接器01进行水平对插连接,安装时必须先将印制板连接器03和印制板02整体固定在箱体底板上以后才能安装面板连接器01,否则很难实现面板连接器01与印制板连接器03的水平对接,如果更改安装顺序则无法实现面板连接器01与印制板连接器03的水平对接;当印制板连接器03或者印制板02上其他元器件出现故障需要拆下印制板02进行维修时,由于面板连接器01与印制板连接器03处于水平对插状态,必须先将面板连接器01拆下以后才能拆下印制板02,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安装方便、印制板拆卸方便的ru箱;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ru箱使用的面板连接器和转接连接器以及由面板连接器和转接连接器组成的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ru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ru箱包括箱体,箱体上内安装有印制板,箱体的侧部面板上还安装有面板连接器,面板连接器位于箱体内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件,印制板上设有第二接触件,第一、第二接触件的可供插接的插接端分别朝向同一方向设置,箱体内还设有转接连接器,转接连接器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转接连接器通过其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分别与第一、第二接触件的同向的插接端同时对插连接以实现面板连接器与印制板导电连接。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均为夹片式接触件,第三、第四接触件为与其适配的片式插针。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第一接触件的夹片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接触件的夹片长度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第四接触件中与第一接触件对插配合的一个接触件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第四接触件中与第二接触件对插配合的一个接触件的长度沿竖直方向延伸。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印制板上设有导正孔,转接插座还包括绝缘体,所述第三、第四接触件固定在绝缘体上,绝缘体上设有与所述导正孔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柱。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导正孔为腰形孔,导向柱为腰形截面,腰形孔的长度比腰形截面的长度大以使导向柱可在腰形孔的长度方向浮动调节。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绝缘体还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法兰。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箱体的底板上对应第二接触件的位置还设有避让槽。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面板连接器还包括与箱体的侧部面板连接的法兰盘,箱体的侧部面板的外侧还设有容纳法兰盘并对法兰盘止转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用于供面板连接器的箱内部分穿过的连接器穿孔以及与法兰盘上的螺栓孔适配的螺栓穿孔。

本发明的面板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面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具有用于与箱体侧部面板连接的法兰盘,法兰盘将绝缘壳体分为箱内部分和箱外部分,绝缘壳体内沿轴向安装有接触件,接触件的一端延伸至箱外部分、接触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箱内部分且具有用于供转接连接器的片式插针插接的夹片部。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夹片部的长度沿水平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转接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转接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安装在绝缘体内、分别用于与面板连接器的箱内部分的第一接触件和印制板上的第二接触件沿同一方向插接配合的第三、第四接触件。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第三、第三连接器为片式插针。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两个片式插针中与面板连接器的第一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片式插针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片式插针与印制板上的第二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片式插针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绝缘体上还设有用于与印制板上的导正孔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柱。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导向柱的横截面为腰形。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绝缘体还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法兰。

本发明的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包括面板连接器和转接连接器,面板连接器用于插入箱体内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触件,转接连接器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三、第四接触件,第一接触件上具有用于与印制板上的第二接触件的插接部同向设置的插接部以使转接连接器能够通过其第三、第四接触件分别与第一、第二接触件同时对插连接以实现面板连接器与印制板的导线连接。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第一接触件为夹片式接触件,第三、第四接触件为片式插针。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第一接触件的夹片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第四接触件中与第一接触件插接配合的接触件的夹片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另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转接插座还包括绝缘体,所述第三、第四接触件固定在绝缘体上,绝缘体上设有用于与印制板上的导正孔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柱。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为腰形。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绝缘体还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法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ru箱包括箱体和面板连接器、印制板及其上的接触件、转接连接器,其中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上的接触件朝向同一方向,并通过转接连接器沿该方向的反方向插入实现面板连接器与印制板的导电连接,通过拔出转接连接器实现断电,需要拆除印制板时,只需将转接连接器拔出即可,使得印制板的安装和拆卸均不依赖面板连接器的安装和拆卸,无需特定的拆装顺序,使得印制板的拆装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转接连接器与印制板和面板连接器插接时可以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浮动,以便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的设置使得转接连接器与印制板和面板连接器插接时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面板连接器与印制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ru箱的面板连接器与转接连接器对插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面板连接器与转接连接器分开时的轴测图;

图4为面板连接器向ru箱的箱体上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面板连接器安装在ru箱的箱体上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视图;

图7为具有夹片结构的端子座向印制板上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具有夹片结构的端子座安装在印制板上之后状态示意图;

图9为在图5基础上将加工好的印制板安装在ru箱的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转接连接器与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对插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转接连接器与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对插至刚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转接连接器与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同时对插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从转接连接器的连接法兰的两个螺钉孔的轴线处剖切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中b处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4的隐藏ru箱的箱体后的仰视图;

图18为图14的俯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1中:01-面板连接器,02-印制板,03-印制板连接器;

图2-18中:1-箱体,11-侧部面板,111-安装槽,1111-连接器穿孔,1112-螺栓穿孔,12-底板,121-避让槽,2-面板连接器,21-绝缘壳体,211-法兰盘,212-箱内部分,213-箱外部分,22-铆接端子片(第一接触件),3-印制板,31-导正孔,32-端子安装孔,4-端子座,41-夹片部,5-转接连接器,51-绝缘体,511-导向柱,512-连接法兰,52-片式插针(第三、第四接触件),h-第一间隙,i-第二间隙,j-第三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ru箱的具体实施例,ru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为封闭箱子,内部设置有印制板3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用于传输电源和信号,箱体1内的印制板3需要与外部的线路导电连接,因此需要设置连接器以方便拆装。箱体1的底板12上固定印制板3,箱体1的侧部面板11上穿装固定面板连接器2。

如图3-6所示,面板连接器2包括绝缘壳体21,绝缘壳体21中间具有矩形的法兰盘211,法兰盘211两侧分别为箱内部分212和箱外部分213,箱内部分212和箱外部分213内部穿装有接触件,接触件的一端伸入箱外部分213的插接孔处,且该部分为插针,接触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箱内部分212且连接有铆接端子片22,铆接端子片22为夹片式接触件,其夹片部41的长度沿垂直侧部面板11的方向延伸,且接触件的夹片部41的开口朝向上部,并裸露在外,以便于其他接触件的插入。面板连接器2的接触件有三根,三根呈上边两个下边一个的三角形方式布置,其中最下面一根接触件的夹片部41的两侧包括绝缘体51,仅留上侧裸露以供插接。法兰盘211的四个角附近设有四个螺栓孔,箱体1的侧部面板11上设有与该法兰盘211的形状适配的安装槽111,法兰盘211可装入该安装槽111内,从而实现对法兰盘211的限位,防止面板连接器2偏摆。安装槽111的中间设有连接器穿孔1111,用于供面板连接器2的箱内部分212穿过,安装槽111上对应法兰盘211的四个螺栓孔的位置设有四个螺栓穿孔1112,用于供面板连接器2通过螺栓与侧部面板11连接。

如图7、8所示,印制板3上设有导正孔31和端子安装孔32,端子安装孔32有三组,分别安装有三个端子座4,端子座4的中间为夹片结构,四周设有焊接针脚,印制板3的靠近导正孔31的一端还设有开口槽。

如图3、10、11所示,为了实现面板连接器2与印制板3的导电连接,ru箱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转接连接器5,转接连接器5包括绝缘体51和安装在绝缘体51内的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为一体结构,是由片式插针52折弯后形成,其一端从绝缘体51的右插接端向下伸出、另一端从绝缘体51的左侧插接端水平方向伸出,该水平伸出的片式插针52与面板连接器2的箱内部分212的铆接端子片22组成闸刀式结构,即左侧插接端上的片式插针52垂直切入面板连接器2的铆接端子片22中。绝缘体51内的片式插针52的数量有三根,布置位置与印制板3上的端子座4的位置对应。绝缘体51的下部靠近片式插针52处设有导向柱511,导向柱511用于与印制板3的导正孔31导向滑动配合以实现转接连接器5与印制板3的准确插接。绝缘体51还包括一体设置的耳状的连接法兰512,连接法兰512用于与箱体1的底板12接触配合,并通过连接法兰512上的螺钉孔和螺钉实现转接连接器5相对于底板12的固定。印制板3上的开口槽设置的目的即为了避让该连接法兰512。箱体1的底板12在对应印制板3上的导正孔31和端子座4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121,以便转接连接器5的导向柱511和片式插针52在与插入印制板3以后具有上下插合的空间,即避让槽121为端子座4的下部结构、导向柱511和片式插针52提供让位的空间。导正孔31的形状为腰形孔、导向柱511的横截面也是腰形截面以便与导正孔31适配,导正孔31的长度比导向柱511的横截面的长度略大,以便导向柱511在插入导正孔31以后可以在导正孔31的长度方向上浮动,本实施例中导正孔31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布置,同时端子座4的夹片部41之间的缝隙也是沿前后方向布置,相应地片式插针52的横截面的长度也是前后方向,当导向柱511在导向孔内沿前后方向浮动时,片式插针52也可在端子座4内沿前后方向浮动。

本发明的ru箱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时,如图4-6所示,将面板连接器2安装在侧部面板11上,安装时首先将箱内部分212从连接器穿孔1111穿入,然后将面板连接器2转动到合适位置,即保证法兰盘211正对安装槽111插入,此时法兰盘211上的螺栓孔正对安装槽111底部的螺栓穿孔1112,通过螺栓将面板连接器2固定,此时由于安装槽111与法兰盘211的止转配合实现对面板连接器2的防偏摆的目的;如图7、8所示,将端子座4安装在印制板3上对应的端子安装孔32内,并通过焊接针脚将端子座4相对于印制板3焊接固定;如图9所示,然后将上部得到的印制板3放置在箱体1的底板12上并固定,固定前确保印制板3位于设定的位置,在该设定位置处印制板3的端子座4下部位于避让槽121内,且导正孔31对准避让槽121;如图10-14所示,将转接连接器5同时插入面板连接器2和印制板3上,实现面板连接器2与印制板3的导电连接,对插时首先通过导向柱511与导向孔的导向配合实现精准对插,由于转接连接器5的右侧的片式插针52竖向设置并可直接插入端子座4的夹片部41中、转接连接器5的左侧的片式插针52与面板连接器2的铆接端子片22也可在上下方向上类似闸刀的形式插接,即转接连接器5的两个插接部的片式插针52可以同时在一个方向上与面板连接器2和印制板3的相应插接部对插,从而可以实现面板连接器2与印制板3的导电连接,连接十分方便而且面板连接器2和印制板3的固定无先后顺序要求,使得安装时操作十分方便。拆卸印制板3时,当印制板3上的元器件或者其他元器件出现故障需要拆卸下印制板3时,无需将面板连接器2拆下,而是直接将转接连接器5向上拔出即可,拆卸十分方便且无拆卸的顺序要求,大大方便了印制板3的拆卸过程。调节时,如图17和18所示,由于转接连接器5与印制板3通过导向柱511和导向孔、片式插针52与端子座4进行配合,导向柱511和导向孔之间具有第一间隙h、片式插针52与端子座4具有第二间隙i,因此转接连接器5可相对于印制板3在前后方向上浮动;而由于片式插针52与面板连接器2的铆接端子片22配合长度较长,即具有第三间隙j,因此转接连接器5可相对于面板连接器2在左右方向浮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转接连接器上的片式插针替换为具有夹片部的接触件,而将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上的接触件改为片式插针;当然也可将接触件替换为插针与插孔配合;各个连接器内的接触件的数量也不限于三根,可根据使用需要替换两根、四根或者五根等;转接连接器与面板连接器-印制板插接方向也可替换为左右方向,相应地将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上的接触件的夹片部的开口朝右设置,以便转接连接器从右向左同时与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插接;面板连接器的铆接接触件也可与印制板上的端子座互换位置,此时插接方向为垂直侧部面板的方向;面板连接器和印制板也可均安装在ru箱的侧部面板上,此时插接方向可以垂直面板也可平行于面板。

本发明的面板连接器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ru箱的各实施例中的面板连接器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转接连接器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ru箱的各实施例中的转接连接器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ru箱的各实施例中的面板连接器与转接连接器组合使用时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