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4650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基于Black 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入新型二维材料blackphosphorus的利用spps效应的纳米谐振腔,这有助于推动超薄能量捕获和有源器件的发展。



背景技术:

光伏技术由于其能够将清洁且可持续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能力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材料被探索来制备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迄今为止,太阳能电池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其中超薄技术和新颖材料的应用是它最明显的特征。众所周知,光学吸收和材料层厚度之间有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这意味着只有引入光吸收增强机制才能实现超薄,低成本及高效率的光伏器件。在这种情况下,纳米谐振腔结构应运而生,它利用多层结构来实现限制光子,通过光的不断反射产生共振来增强吸收。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光捕获策略也被不断探索和发展,这其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当属等离子体极化激元(spps)效应。spps效应是电磁辐射耦合到电子,它沿着金属和介质界面传播,在垂直于界面的方向呈指数衰减,可以产生强烈的亚波长光学限制。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提高了能量吸收。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谐振腔结合了谐振腔和spps两者的特性,已经成为了一种开发实现各种超薄型光伏器件的新方式。

近年来,二维材料被逐渐用作超薄能量捕获设备的吸收层材料。尤其是最近被单层剥离的黑磷,它独特的层内各向异性和随厚度变化的带隙特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特定应用。将黑磷材料作为吸收层应用于超薄能量捕获和有源器件成为了一个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常见的光伏器件存在的吸收光谱较窄,光学吸收增益低等不足,结合谐振腔和spps两者的特性,利用blackphosphorus材料自身性质,提供一种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及其制作方法,以拓展吸收光谱,增强光学吸收,提高光伏器件的整体性能,从而推动超薄能量捕获和有源器件的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技术原理

根据材料特性研究表明,新型二维材料黑磷具有独特的带隙可调性,可以通过厚度的调整来实现不同带宽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在纳米谐振腔中引入blackphosphorus材料,通过对空间损耗层厚度的调整来实现吸收光谱的拓宽和光学吸收的增强。同时纳米多孔层的存在会引入另一种吸收增强机制——spps效应,通过对顶部纳米多孔层几何参数的调整来进一步实现宽光谱高增益的光学吸收,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进而提升器件整体性能。

二、器件结构

根据此原理本发明的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包括:反射层、空间损耗层、吸收层及纳米多孔层;纳米多孔层、吸收层和空间损耗层在反射层上依次由上至下竖直分布,其特征在于:反射层采用金属al材料、空间损耗层采用al2o3材料、吸收层采用二维材料黑磷及纳米多孔层采用金属ag材料,从而在纳米多孔层ag与吸收层黑磷界面形成强烈的spps效应,其中纳米多孔层上分布周期性圆孔图案,圆孔孔径d为170nm,周期p为300nm。

制作上述本发明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al反射层上生长al2o3材料,形成空间损耗层;

2、利用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al2o3空间损耗层上生长blackphosphorus材料,形成吸收层;

3、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淀积工艺,在blackphosphorus吸收层上生长ag材料,形成顶部金属层;

4、利用刻蚀工艺,将顶部金属层进行刻蚀,形成周期性图案分布的纳米多孔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由于可以通过调整所设计结构的参数来实现不同波段的吸收能力,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应用面广泛。在纳米谐振腔中引入二维材料blackphosphorus,不仅较好地解决吸收层厚度与吸收的矛盾,同时增强光学吸收,也拓展吸收光谱和应用范围。另外,纳米多孔层的存在导致在吸收层和纳米多孔层界面(即blackphosphorus与ag界面)附近形成强烈的spps效应,进一步提高光学吸收,从而改善了器件特性,这有助于推动超薄能量捕获和有源器件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制作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中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包括:反射层1、空间损耗层2、吸收层3及纳米多孔层4。该反射层1采用金属al材料;该空间损耗层2采用al2o3材料;该吸收层3采用二维材料黑磷;该纳米多孔层4采用金属ag材料。

纳米多孔层4、吸收层3和空间损耗层2在反射层1上依次由上至下竖直分布,其中纳米多孔的图案是周期性排列的圆孔。

参照图2,本发明制作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的方法,给出如下实施例。

参照图2,制作基于blackphosphorus材料的spps效应纳米谐振腔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生长空间损耗层

利用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al反射层上,以乙酰丙酮铝(al(acac)3)和混合气体(含氧20.5%的氮气)作为前驱物,在温度为475℃条件下,生长al2o3材料,形成空间损耗层2,如图2(a)。

步骤2:生长吸收层

利用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空间损耗层上,以红磷作为蒸发源,锡(sn)和四碘化锡(sni4)作为矿化剂,在压力维持在27.2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生长blackphosphorus材料,形成吸收层3,如图2(b)。

本步骤的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参照joshuabsmith,danielhagaman,andhaifengji,growthof2dblackphosphorusfilmfromchemicalvapordeposition.nanotechnology,2016,27(21):215602.

步骤3:生长顶部金属层

利用等离体增强原子层淀积工艺,以(三乙基磷)(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二酮酸酸酸)银配合物作为前驱物,等离子体活化氢作为还原剂,氢气(纯度99.999%)与氦气(纯度99.999%)混合来保证等离子点火。淀积过程中,压力和温度分别在5-8毫巴和120-150摄氏度之间,等离子体通过13.56mhz的射频功率来形成。在上述条件下,生长一层金属ag材料,形成顶部金属层,如图2(c)。

步骤4:刻蚀顶部金属层,形成纳米多孔层

利用湿法刻蚀工艺,以fe3+作为刻蚀剂,结合s2o32-与cl,在掩模版的掩蔽下,对顶部金属层进行刻蚀,形成周期性图案排列的纳米多孔层4,如图2(d)。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