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09654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人们迫切希望可以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利用太阳能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太阳能电池板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功率,首先需要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对光的吸收的量,与接收太阳光线的电池板的有效面积、光照时间与光照角度,以及电池板材质相关,在有效面积和电池板材质相同条件下,光照时间与光照角度是关键的变量,然而,现有的大多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板尽管体积较大,对光的单位面积吸收量却与光照角度的变化关联甚小,至于设有追光组件的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板虽然提高了对光的单位面积吸收量,由于追光组件的功耗大、成本高,严重制约其推广使用。

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具有质量轻、柔软易附形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对承重要求苛刻的轻钢建筑屋顶发电需求,同时,因其具有独特的柔软特性,可附形于曲面及弧面上,具有外形美观的应用优势,在民用及航天器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柔性太阳能组件虽然都较好的解决了太阳能组件层压中气泡排除不良导致结合性能较差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过程中因柔性材料各层受热产生自发收缩形变效应,并最终导致封装后的组件表面存在褶皱,故而提出了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具备压层效果好、防变形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柔性太阳能组件虽然都较好的解决了太阳能组件层压中气泡排除不良导致结合性能较差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过程中因柔性材料各层受热产生自发收缩形变效应,并最终导致封装后的组件表面存在褶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压层效果好、防变形和使用寿命长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支架、驱动装置和控制设备,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架上,且驱动装置与柔性太阳能电池相连接,用于驱动柔性太阳能电池随光照角度发生形变,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电源、控制电路、传感器电路、单片机和时钟电路,所述电源为控制设备供电,所述单片机与时钟电路、控制电路和传感器电路分别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铜铟镓硒、非晶硅薄膜组件、非晶-微晶硅薄膜组件、碲化镉和有机染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感光器,感光器位于柔性太阳能电池上,感光器与控制设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反射装置,反射装置位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背光面与支架之间。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层压:将柔性组件的各层材料进行对位设置后,放置于层压机下腔体内的加热板上,控制加热板温度为120℃-180℃,随后闭合层压机并对下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至压强≤0.01mpa,此时保持上腔体初始压强高于0.01mpa,使硅胶隔膜接触柔性组件材料层,然后开始层压,保持6-12min。

2)层压处理:继续保持上、下腔体的压强不变或者继续保持下腔体压强不变,控制上腔体压强在0.01<p≤0.101mpa之间随时间均匀变化,进行层压压合4-20min,使硅胶隔膜与柔性组件接触强度增大,并使组件各层材料有效粘结在一起。

3)压合工艺:继续保持下腔体压强不变,而对上腔体增压至压强为0.101mpa,并维持5-10min。

4)层压结束:对上腔体进行抽真空至初始压强,并对下腔体充气至压强为0.101mpa,打开层压机下腔体取出层压后的柔性太阳能组件,即完成压层工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柔性太阳能组,通过在上腔增加一定的压强,下腔保持抽真空状态,在保证抽真空的情况下维持此压强差,使材料间具有一定的粘结力,并且上下腔体的压强差可抑制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因受热而引起的自发形变,防止组件各层材料的受热形变导致各层材料间的相对位移,避免柔性太阳能组件层压中存在的褶皱现象,从而使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得到有效的结合,层压效果好,方便了人们使用。

2、该柔性太阳能组件,通过采用保持上、下腔体压强不变或者保持下腔体不变而控制上腔体压强规律性变化的方式,实现组件的层压效果,保持两个腔体之间的压强差,或有规律的在特定的压强范围内增大层压机上下腔体间的压强,从而使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得到有效的结合,可以更好、更有效的抑制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因受热而引起的自发形变,保证更好的层压效果,方便了人们使用。

3、该柔性太阳能组件,由于具有驱动装置和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根据光照角度的不同控制驱动装置工作,进而柔性太阳能电池发生形变,使得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吸收量大,从而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4、该柔性太阳能组件,由于具有感光器,控制设备根据感光器采集到的光照角度或强度信息,自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柔性太阳能电池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工作时,始终保持很高的光电装换效率,并且由于设置有反射装置,使得背光一面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同样能够接受到光照,占用同样空间大小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更大的受光面积,工作效率更高,成本低,且占地面积小,方便了人们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支架、驱动装置和控制设备,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架上,且驱动装置与柔性太阳能电池相连接,用于驱动柔性太阳能电池随光照角度发生形变,控制设备用于控制驱动装置。

控制设备包括电源、控制电路、传感器电路、单片机和时钟电路,电源为控制设备供电,单片机与时钟电路、控制电路和传感器电路分别相连接,传感器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铜铟镓硒、非晶硅薄膜组件、非晶-微晶硅薄膜组件、碲化镉和有机染料组件。

优选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感光器,感光器位于柔性太阳能电池上,感光器与控制设备相连接。

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反射装置,反射装置位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背光面与支架之间。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组件的高效层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层压:将柔性组件的各层材料进行对位设置后,放置于层压机下腔体内的加热板上,控制加热板温度为120℃-180℃,随后闭合层压机并对下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至压强≤0.01mpa,此时保持上腔体初始压强高于0.01mpa,使硅胶隔膜接触柔性组件材料层,然后开始层压,保持6-12min。

2)层压处理:继续保持上、下腔体的压强不变或者继续保持下腔体压强不变,控制上腔体压强在0.01<p≤0.101mpa之间随时间均匀变化,进行层压压合4-20min,使硅胶隔膜与柔性组件接触强度增大,并使组件各层材料有效粘结在一起。

3)压合工艺:继续保持下腔体压强不变,而对上腔体增压至压强为0.101mpa,并维持5-10min。

4)层压结束:对上腔体进行抽真空至初始压强,并对下腔体充气至压强为0.101mpa,打开层压机下腔体取出层压后的柔性太阳能组件,即完成压层工艺。

实验例:未压层处理的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原始平整度为0.59mm左右,经过工艺层压得到的组件的平整度均为0.17mm左右,压层工艺完成后的组件表面平整度由0.59mm下降至0.17mm,平整效果提升近70%,使各材料间具有一定的粘结力,由此可抑制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因受热而引起的自发形变,防止组件各层材料的受热形变而导致各层材料间的相对位移,可有效解决太阳能柔性组件在层压过程中的褶皱问题,层压加工效果好,方便了人们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腔增加一定的压强,下腔保持抽真空状态,在保证抽真空的情况下维持此压强差,使材料间具有一定的粘结力,并且上下腔体的压强差可抑制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因受热而引起的自发形变,防止组件各层材料的受热形变导致各层材料间的相对位移,避免柔性太阳能组件层压中存在的褶皱现象,从而使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得到有效的结合,层压效果好,方便了人们使用,通过采用保持上、下腔体压强不变或者保持下腔体不变而控制上腔体压强规律性变化的方式,实现组件的层压效果,保持两个腔体之间的压强差,或有规律的在特定的压强范围内增大层压机上下腔体间的压强,从而使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得到有效的结合,可以更好、更有效的抑制柔性太阳能组件各层材料因受热而引起的自发形变,保证更好的层压效果,方便了人们使用,由于具有驱动装置和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根据光照角度的不同控制驱动装置工作,进而柔性太阳能电池发生形变,使得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吸收量大,从而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由于具有感光器,控制设备根据感光器采集到的光照角度或强度信息,自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柔性太阳能电池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工作时,始终保持很高的光电装换效率,并且由于设置有反射装置,使得背光一面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同样能够接受到光照,占用同样空间大小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更大的受光面积,工作效率更高,成本低,且占地面积小,方便了人们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柔性太阳能组件虽然都较好的解决了太阳能组件层压中气泡排除不良导致结合性能较差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过程中因柔性材料各层受热产生自发收缩形变效应,并最终导致封装后的组件表面存在褶皱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