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5V2O10-CuO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4707发布日期:2018-06-08 22:5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池的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Cu5V2O10-CuO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钒酸铜(CuxVyOz)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在嵌入/脱嵌锂离子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步还原(Cu2+/Cu+及Cu+/Cu0),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Cu5V2O10物相是由CuO6八面体、CuO5三角双棱锥和扭曲的VO4四面体经过复杂配位构成,在磁性、储能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目前Cu5V2O10合成方法,所需温度为800℃,反应时间长达72个小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无需专业设备、安全性好的Cu5V2O10-CuO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将分析纯的V2O5和NH4VO3粉体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混合钒源,其中NH4VO3的质量分数为10~80%;

2)按铜钒物质的量之比为(2.5~3):1在混合钒源中加入分析纯的Cu2O,同时滴加无水乙醇,使粉体保持湿润状态下研磨得到前驱体;

3)将研磨好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自室温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0℃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随炉冷却,得到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Cu5V2O10-CuO复合粉体。

所述步骤3中保温反应时间为(1-10)h。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以固相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出Cu5V2O10-CuO复合粉体,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纯度高,结晶性好;其次在反应过程中V2O5发生熔化,反应在熔融状态下,将固相传质变为液相传质;同时NH4VO3发生分解产生气体也可加快传质速度,两个特点协同作用,降低了反应温度。因此,本发明具有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重复性高、可行性强、经济实用、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的特点。所制备的产物峰形尖锐,纯度高。在组装成半电池进行测试后,其首次放电容量为244mAh/g。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Cu5V2O10-CuO复合粉体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分析纯的V2O5和NH4VO3粉体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混合钒源,其中NH4VO3的质量分数为10%;

2)按铜钒物质的量之比为2.5:1在混合钒源中加入分析纯的Cu2O,同时滴加无水乙醇,使粉体保持湿润状态下研磨得到前驱体;

3)将研磨好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自室温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0℃保温反应1h后随炉冷却,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用Cu5V2O10-CuO复合粉体。

实施例2:

1)将分析纯的V2O5和NH4VO3粉体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混合钒源,其中NH4VO3的质量分数为30%;

2)按铜钒物质的量之比为2.7:1在混合钒源中加入分析纯的Cu2O,同时滴加无水乙醇,使粉体保持湿润状态下研磨得到前驱体;

3)将研磨好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自室温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0℃保温反应5h后随炉冷却,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用Cu5V2O10-CuO复合粉体。

实施例3:

1)将分析纯的V2O5和NH4VO3粉体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混合钒源,其中NH4VO3的质量分数为50%;

2)按铜钒物质的量之比为2.85:1在混合钒源中加入分析纯的Cu2O,同时滴加无水乙醇,使粉体保持湿润状态下研磨得到前驱体;

3)将研磨好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自室温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0℃保温反应10h后随炉冷却,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用Cu5V2O10-CuO复合粉体。

实施例4:

1)将分析纯的V2O5和NH4VO3粉体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混合钒源,其中NH4VO3的质量分数为80%;

2)按铜钒物质的量之比为3:1在混合钒源中加入分析纯的Cu2O,同时滴加无水乙醇,使粉体保持湿润状态下研磨得到前驱体;

3)将研磨好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自室温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0℃保温反应2h后随炉冷却,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用Cu5V2O10-CuO复合粉体。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Cu5V2O10-CuO复合粉体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物为Cu5V2O10和CuO复合相,产物峰形尖锐,纯度高。在组装成半电池进行测试后,其首次放电容量为244mAh/g。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