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阻水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92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压、超高压电缆输电领域中的电力电缆,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全阻水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66kV~500kV高压及超高压电力电缆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且逐步实现完全国产化,质量可靠的高压电缆对保障高压输电安全运行尤为重要,现有的该类高压电力电缆导体仅是通过紧压绞合在一起的,没有阻水作用,绝缘线芯外纵向阻水为绕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径向阻水为焊接或挤制铝护套形式,生产工艺不好控制,阻水效果不好;现有的焊接或挤制铝护套结构,在腐蚀性土壤等环境中,往往造成铝护套逐渐腐蚀进水导致绝缘层产生水树,甚至导致承载的短路电流不能满足运行要求引起电缆长期运行发热,最终导致绝缘层击穿电缆报废的重大事故。

另外,为保障高压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实现对其有效在线监测,需要在电缆内部结构中放置可靠感温及信号传输光缆结构,实现精确测温、可靠控制的智能化,而现有技术通常是在电缆外捆绑测温装置,测温精度低且需要另行敷设,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阻水结构、环保、运行可靠的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阻水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自中心向外依次包括阻水导体、半导电包带、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带、铜丝、光缆、铜带、双面半导电阻水带、铅护套、沥青、外护层、外电极。

所述的阻水导体外依次绕包有半导电包带、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均匀疏绕多根铜丝和4根光缆,铜丝及光缆外面绑扎1层铜带,铜带外面绕包1层的双面半导电阻水带,双面半导电阻水带外面挤制铅护套,铅护套表面涂覆沥青,沥青的外面同时挤制外护套和外电极。

所述的阻水导体由铜单丝和纵包阻水带紧压而成,每层铜单线之间设置双面阻水带,阻水导体沿周向分为多个扇形结构的股块,股块与股块之间垫隔双面阻水带;

所述的铜丝和光缆位于同一层上,其中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圆周上每间隔90°布置1根光缆,光缆外径小于铜丝外径,在铜丝和光缆表面涂覆阻水粉,1根光缆由不锈钢无缝钢管内含2根不同颜色的光纤和填充油膏组成,4根光缆所包含的8根芯光纤颜色各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导体为阻水导体,在阻水导体的每层铜单线之间、股块与股块之间垫隔双面阻水带,阻水导体外绕包半导电包带,真正实现了绝缘线芯的导体阻水;

2、绝缘线芯外绕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铜丝、光缆疏绕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上面,一是避免了铜丝及光缆对绝缘线芯表面压痕导致绝缘层跟绝缘屏蔽界面不光滑引起绝缘击穿现象,二是铜丝和光缆疏绕时的均匀张力下可以实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对铜丝和光缆的保护,在铜丝和光缆外面涂覆一层阻水粉,且在外面又有铅护套的包裹完全实现了该层的阻水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铜丝和光缆疏绕中光缆外径小于铜丝外径,铜丝起到了支撑作用承担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压力,避免了光缆受压,均匀可调张力使光缆承受的拉力大大减小,避免光缆挤压断或拉断,大大提高了高压电缆的运行寿命。

4、4根光缆靠近绝缘线芯均匀对称布置,可实现对绝缘线芯不同方位精确测温及光信号的传输,对电缆运行进行有效在线监测,便于实现智能化管控,保障高压电力电缆的可靠运行;

5、外护套外面的外电极为挤制热塑性半导电屏蔽护套,实现了半导电层连续性、高耐磨、环保。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导体、铜丝及外护套间的全阻水性能;电缆内部均匀布置4根光缆替代电缆外捆绑式测温精度低的敷设方式,实现对高压电缆有效在线监测,通过精确测温保障高压电力电缆的可靠运行;另外,外电极与外护套同时挤出相比传统石墨涂覆方式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效果以及实施例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电力电缆,自中心向外依次包括阻水导体1、半导电包带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铜丝7、光缆8、铜带9、双面半导电阻水带10、铅护套11、沥青12、外护层13、外电极14,

阻水导体1位于中心,阻水导体1由铜单丝和纵包阻水带紧压而成,每层铜单线之间设置双面阻水带,阻水导体1沿周向一般分为4-7个扇形结构的股块,本实施例为5个,股块与股块之间垫隔双面阻水带;

阻水导体1外绕包半导电包带2,半导电包带2为先绕包1层半导电阻水绑扎带再绕包1层半导电尼龙带或半导电特多龙带;

阻水导体1、半导电包带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一起构成绝缘线芯;

在绝缘线芯外绕包2.0mm厚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

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外均匀疏绕多根外径相等的铜丝7和4根外径相等的光缆8,铜丝7和光缆8位于同一层上,其中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圆周上每间隔90°布置1根光缆8,光缆8外径要小于铜丝7外径,在铜丝7和光缆8表面涂覆阻水粉,1根光缆由不锈钢无缝钢管内含两根不同颜色的光纤和填充油膏组成,4根光缆所包含的8根芯光纤颜色各不相同;

在铜丝7及光缆8外面绑扎1层厚0.12mm的铜带9;

在铜带9外面绕包1层0.6mm厚的双面半导电阻水带10;

在双面半导电阻水带10外面挤制铅护套11;

在铅护套11表面涂覆防腐用的沥青12;

在沥青12的外面同时挤制外护套13和外电极14。

上述方案中,导体为阻水导体1,在阻水导体1的每层铜单线之间、股块与股块之间垫隔双面阻水带,阻水导体1外绕包半导电包带2,真正实现了绝缘线芯的导体阻水,避免了水从导体间进入导致的导体氧化及绝缘层中水树的形成,延长了高压电力电缆运行寿命,避免了绝缘树的形成导致的绝缘击穿现象;

上述方案中,绝缘线芯外绕包2.0mm厚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铜丝7、光缆8疏绕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上面,一是避免了铜丝7及光缆8对绝缘线芯表面压痕导致绝缘层跟绝缘屏蔽界面不光滑引起绝缘击穿现象;二是铜丝7和光缆8疏绕时的均匀张力下可以实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对铜丝7和光缆8的保护,在铜丝7和光缆8外面涂覆一层阻水粉,且在外面又有铅护套11的包裹完全实现了该层的阻水效果,避免了绝缘线芯外部进入水分的可能性,从而避免由绝缘屏蔽进入绝缘层形成水树导致的绝缘击穿现象;

上述方案中,众所周知光缆能承受的压力很小,本实用新型中铜丝7和光缆8疏绕中光缆8外径小于铜丝7外径,铜丝7起到了支撑作用承担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压力,避免了光缆8受压,均匀可调张力使光缆8承受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实现了光缆8的可靠疏绕,避免光缆8挤压断或拉断,大大提高了高压电缆的运行寿命;

上述方案中,4根光缆8靠近绝缘线芯均匀对称布置,可实现对绝缘线芯不同方位精确测温及光信号的传输,对电缆运行进行有效在线监测,便于实现智能化管控,保障高压电力电缆的可靠运行;

上述方案中,外护套13外面的外电极14为挤制热塑性半导电屏蔽护套,实现了半导电层连续性、高耐磨,且相比目前大多数高压电力电缆外电极仍为涂覆石墨的结构,避免了涂覆石墨极易脱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施工人员的粉尘伤害,从而达到了环保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