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柜用防水排插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84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柜用防水排插母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柜防水接头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风机柜用防水排插母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接头大多采用了公插头、母插头相配合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整合母插头,出现了将多个母插头集成到一个板上的排插母座,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2189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水插头母座。其通过设置外螺纹与插管实现了在插头母座使用过程中的防水。此外,专利公告号为CN205389033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带密封槽的防水插头插座,其通过在插座与插头上设置阻尼凸起,以此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对插头插座的防水。

分析上述专利文件以及现有的技术产品不难发现,现有技术中,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即当其未与插头配合时,排插母座上的插孔多呈开放设置,未做任何防水设置。在排插母座未使用时插槽内容易进水,后期难以排除,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其次,当插头插入到插槽中后,由于使用过程中的震荡,单纯的采用密封圈、阻尼凸起等设计,插头与排插母座之间容易出现因老化或者形变导致的缝隙,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排插母座不使用时外部的水或杂质容易进入到密封槽中、以及排插母座使用时公插头与母插头密封不严的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机柜用防水排插母座,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风机柜用防水排插母座,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母插头,母插头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公插头插针插入的插槽,且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水或杂质进入到密封槽及插槽中的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与密封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挡片密封所述开口;所述密封槽的内侧壁上沿密封槽的周向设置有软性密封件,所述软性密封件中设置有热膨胀机构,当排插母座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热膨胀机构受热后驱动软性密封件密封所述公插头与密封槽之间的缝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挡片可以遮挡外部的水或者杂质进入到密封槽中,减小使用时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热膨胀机构,利用公插头与母插头接触导电时产生的电热膨胀,推动软性密封件密封公插头与密封槽的侧壁,使得整个排插母座与公插头配合工作时其密封性得到大幅提升,且非工作状态下拆装也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呈圆柱形,所述挡片包括多个沿密封槽内侧壁周向设置的弹性塑胶片,多个所述弹性塑胶片均呈扇形且圆弧端与密封槽的内侧壁一体成型连接,圆心端朝向母插头的中心位置设置;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的侧边紧密抵接或重合,密封所述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弹性塑胶片将所述开口遮挡,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水或者杂质进入到密封槽中。当公插头插入到密封槽中后,上述弹性塑胶片朝向密封槽内侧弯曲,方便公插头插入,待公插头拔出时弹性塑胶片利用自身的弹性回复到初始位置,继续遮挡母插头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塑胶片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之间缝隙的软性塑胶薄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水或者杂质由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密封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塑胶片的上表面设置有软性橡胶层,所述软性橡胶层内部呈密闭中空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公插头插入到密封槽中时,上述软性橡胶层可以密封公插头与弹性塑胶片支架的缝隙,其中,当中空的空腔中气体受热膨胀时,能够促使软性橡胶层与公插头侧壁贴合得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密封件包括与所述密封槽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软性塑胶层,所述热膨胀机构包括设置于软性塑胶层内部的气囊。

由于母插头与公插头电连接的部分会产生电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排插母座的电热能驱动上述气囊受热膨胀,从而推动软性塑胶层与插入到密封槽中的公插头侧壁抵接得更加紧密,达到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内部位于所述插槽与软性塑胶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插槽处热量传导到软性塑胶层气囊处的金属导热丝。

由于公插头与母插头之间的电热大部分产生于插针与插槽相接触的地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处的热量传导到气囊处。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的上表面围绕所述插槽由内至外设置有多圈环形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橡胶圈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呈中空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公插头插入到密封槽之后公插头上表面与母插头插槽所在的上表面之间的抵接更为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公插头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公插头与母插头之间的配合更加的精确快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母插头上的开口处设置挡片,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环境中的水或者杂质进入到密封槽中,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2)通过在密封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气囊,充分利用公插头与母插头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气囊膨胀使得密封槽的内侧壁与公插头密封得更加紧密,提升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插母座的整体示意图(工作状态);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排插母座的整体示意图(非工作状态);

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母插头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志:1、底座;2、母插头;3、插槽;4、密封槽;5、挡片;6、开口;7、软性密封件;8、弹性塑胶片;9、软性塑胶薄膜;10、软性橡胶层;11、软性塑胶层;12、气囊;13、金属导热丝;14、密封橡胶圈;15、螺纹槽;16、定位槽;17、接线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风机柜用防水排插母座,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多个母插头2,母插头2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公插头插针插入的插槽3,且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槽4。底座1上连接有接线头17。密封槽4的开口6处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水或杂质进入到密封槽4及插槽3中的挡片5,挡片5的一端与密封槽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挡片5密封开口6。如图2所示,母插头2呈圆柱形,挡片5实际上包括多个沿密封槽4内侧壁周向设置的弹性塑胶片8,多个弹性塑胶片8均呈扇形且圆弧端与密封槽4的内侧壁一体成型连接,圆心端朝向母插头2的中心位置设置。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8的侧边紧密抵接或重合,密封开口6。

为了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水或者杂质由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8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密封槽4中。如图2和图4所示,弹性塑胶片8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8之间缝隙的软性塑胶薄膜9。上述软性塑胶薄膜9十分轻薄,接触到弹性塑胶片8时容易贴合在弹性塑胶片8上,即使不能完全密封相邻两个弹性塑胶片8之间的缝隙,外部的水分正常情况下由于自身张力也难以进入到缝隙当中。

当公插头插入到密封槽4中时,为了避免外部的水分由公插头侧壁与弹性塑胶片8之间的缝隙流入到密封槽4中,弹性塑胶片8的上表面设置有软性橡胶层10,软性橡胶层10内部呈密闭中空设置。上述软性橡胶层10可以密封公插头与弹性塑胶片8支架的缝隙,其中,当中空的空腔中气体受热膨胀时,能够促使软性橡胶层10与公插头侧壁贴合得更加紧密,达到更加好的密封效果。

上述方案,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弹性塑胶片8将开口6遮挡,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水或者杂质进入到密封槽4中。当公插头插入到密封槽4中后,上述弹性塑胶片8朝向密封槽4内侧弯曲,方便公插头插入,待公插头拔出时弹性塑胶片8利用自身的弹性回复到初始位置,继续遮挡母插头2的开口6。由此实现在排插母座处于工作与非工作状态下的防水密封。

排插母座工作时,为了增强密封槽4与公插头外侧壁之间的密封性,密封槽4的内侧壁上沿密封槽4的周向设置有软性密封件7,软性密封件7中设置有热膨胀机构,当排插母座处于使用状态时,热膨胀机构受热后驱动软性密封件7密封公插头与密封槽4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软性密封件7包括与密封槽4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软性塑胶层11,热膨胀机构包括设置于软性塑胶层11内部的气囊12。

由于母插头2与公插头电连接的部分会产生电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排插母座的电热能驱动上述气囊12受热膨胀,从而推动软性塑胶层11与插入到密封槽4中的公插头侧壁抵接得更加紧密,达到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

由于公插头与母插头2之间的电热大部分产生于插针与插槽3相接触的地方,为了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处的热量传导到气囊12处。如图5所示,母插头2内部位于插槽3与软性塑胶层1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插槽3处热量传导到软性塑胶层11气囊12处的金属导热丝13。

为了使得公插头插入到密封槽4之后公插头上表面与母插头2插槽3所在的上表面之间的抵接更为紧密,母插头2的上表面围绕插槽3由内至外设置有多圈环形密封橡胶圈14,密封橡胶圈14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呈中空设置。

进一步的,母插头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公插头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槽15,方便公插头与母插头2相互配合。

优化的,母插头2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16,可以使得公插头与母插头2之间的配合更加的精确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效果为:当排插母座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挡片5可以遮挡外部的水或者杂质进入到密封槽4中,减小使用时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热膨胀机构,利用公插头与母插头2接触导电时产生的电热膨胀,推动软性密封件7密封公插头与密封槽4的侧壁,使得整个排插母座与公插头配合工作时其密封性得到大幅提升,且非工作状态下拆装也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