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26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插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滑插头。



背景技术:

现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而设备与电源之间通常通过插头来进行连接通电,现有技术中的插头一般包括插头本体以及与插头本体连接的插脚与电源线,其插头本体结构较为简单,当人们对插头进行插拔时,由于插头本体外侧绝缘体部分较为平滑,手不易握住,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当插头与插座配合较为紧密时,需要非常用力拔出,而在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表美观、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舒适度高且易于插拔的防滑插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滑插头,包括插头本体、连接在插头本体前端的插脚以及连接在插头本体后端的电源线,所述插头本体前端上表面设有防滑位,下表面设有手抓位,插头后端逐渐缩小形成连接位,使用者只需将拇指和食指按住手抓位上表面和下表面,即可轻松的对插头进行插拔,使用舒适度高,且不易出现打滑现象。

优选的,所述防滑位呈凸起状,防滑位上设有筋条和凸条,所述筋条的长度、宽度、高度均大于凸条的长度、宽度、高度。

优选的,所述筋条的数量为1条,所述凸条的数量为6条。

优选的,所述凸条的长度为10mm,增加手指与手抓位的摩擦力,起到更好的防滑效果。

优选的,所述手抓位呈内陷状,手抓位的前端内陷深度大于后端内陷深度。

优选的,所述手抓位的前端内径大于后端内径,符合人体工程学,能较好的与手指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插头本体前端上表面设有防滑位,防滑位上设有筋条和凸条,增加手指与手抓位的摩擦力,起到更好的防滑效果,整体外观简洁大方,插头本体前端下表面设有手抓位,手抓位的设计符合人体功能学特点,易于手指抓取,使用舒适度高,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插头本体;2为插脚;3为电源线;4为防滑位;41为筋条;42为凸条;5为手抓位;6为连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滑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连接在插头本体1前端的插脚2以及连接在插头本体1后端的电源线3,插头本体1前端上表面设有防滑位4,下表面设有手抓位5,插头本体1后端逐渐缩小形成连接位6,连接位6连接电源线3,在使用过程中保护电源线3不易折断与受损,同时还有防尘、防水以及放油的功能。

防滑位4呈凸起状,防滑位4上设有筋条41和凸条42,优选的,筋条41的数量为1条,凸条42的数量为6条,其中筋条41的长度、宽度、高度均大于凸条42的长度、宽度、高度;其中,凸条42的长度为10mm,增加手指与手抓位5的摩擦力,起到更好的防滑效果;手抓位5呈内陷状,手抓位5的前端内径大于后端内径,符合人体工程学,能较好的与手指贴合,提高使用舒适度。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只需将拇指和食指按住插头本体前端上表面的防滑位和下表面的手抓位,即可轻松的对插头进行插拔,使用舒适度高,且不易出现打滑现象。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现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