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147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数字电路的接线时,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因此连接起来十分不方便,且容易引起松脱以致引起信号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数字电路的接线时,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十分不方便,且容易引起松脱以致引起信号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包括底座、引脚、旋转压杆、排线导电压头、电路板安装壳和转换电路板,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电路板安装壳安装在所述底板的第三侧,且所述电路板安装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电路板安装壳之间围成接头电路板插槽;所述引脚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后插入所述电路板安装壳内,所述引脚的所述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壳内的转换电路板连接,所述排线导电压头通过柔性排线与所述转换电路板连接;所述旋转压杆的一端通过固定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上,所述第二侧板上形成有卡槽;所述旋转压杆的另一端卡入所述卡槽时将所述排线导电压头及待连接的接头电路板夹持在所述接头电路板插槽中,且所述旋转压杆、所述排线导电压头、所述接头电路板及所述底板依次设置;所述排线导电压头的朝向所述接头电路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导电引脚。

优选地,所述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还包括电源插孔,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壳上,且所述电源插孔与所述转换电路板的供电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的数字电路的接线,还可避免接线松脱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底座;2、引脚;3、旋转压杆;4、排线导电压头;5、电路板安装壳;6、底板;7、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接头电路板;10、固定轴;11、柔性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包括底座1、引脚2、旋转压杆3、排线导电压头4、电路板安装壳5和转换电路板,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6、第一侧板7和第二侧板8,所述第一侧板7与所述底板6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板8与所述底板6的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7与所述第二侧板8平行设置,所述电路板安装壳5安装在所述底板6的第三侧,且所述电路板安装壳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7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壳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8连接;所述底板6、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电路板安装壳5之间围成接头电路板插槽;所述引脚2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插入所述电路板安装壳5内,所述引脚2的所述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壳5内的转换电路板连接,所述排线导电压头4通过柔性排线11与所述转换电路板连接;所述旋转压杆3的一端通过固定轴10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7的端面上,所述第二侧板8上形成有卡槽;所述旋转压杆3的另一端卡入所述卡槽时将所述排线导电压头4及待连接的接头电路板9夹持在所述接头电路板插槽中,且所述旋转压杆3、所述排线导电压头4、所述接头电路板9及所述底板6依次设置;所述排线导电压头4的朝向所述接头电路板9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导电引脚。

优选地,所述数字电路的接线装置还包括电源插孔,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壳5上,且所述电源插孔与所述转换电路板的供电引脚连接。

使用时,将接头电路板9插入接头电路板插槽中,然后将排线导电压头4上的导电引脚对准接头电路板9上表面上的导电引脚后,旋转旋转压杆3,从而将旋转压杆3的右端卡入卡槽中。这样,便可利用旋转压杆3将排线导电压头4与接头电路板9对应的导电引脚连接起来,实现了快速的数字电路的接线,还可避免接线松脱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