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078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21世纪能源领域的重大产业之一的镍氢电池产业,正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电动汽车、自动化装备、电动设备及工具驱动电源的动力电池,军事、煤矿及企事业等单位的蓄能电池,以及通信指挥系统的常备电源等。随着市场的需求,镍氢电池除了朝着高功率、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外。其逐渐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影响了电池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因此,应对现有移动电源电池进行改进,以解决其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其通过利用两排冷却管对镍氢芯片及电路板进行降温,使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提高电池的工作稳定性,并该电池具有高强度,防水,防爆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壳体、上盖和安装于主壳体内的电池主体,该电池主体包括有电路板、镍氢芯片和用于对电路板及镍氢芯片进行散热的复数个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管,该主壳体内具有一容置槽,上述复数个冷却管分成两排设置于容置槽之上下侧壁上,上述电路板及镍氢芯片夹设于两排冷却管之间,并电路板及镍氢芯片上下表面分别与冷却管壁相接触;该主壳体包括有铝合金材质的基体、依次设置于基体内侧的感温层、防水层和防爆层以及依次设置于基体外侧的防水层和阻燃层,该感温层及镍氢芯片分别与上述电路板连接,并于主壳体端部设置有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复数个用于自动指示电量情况及电池温度的指示灯,该指示灯与上述电路板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数个指示灯分为五排,第一、二、三排为显示电池电量情况的电量指示灯;第四、五排为显示电池工作温度的温控指示灯,该温控指示灯与上述感温层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开闭上述指示灯以提供照明功能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电池内采用镍氢芯片,并利用两排冷却管对镍氢芯片及电路板进行降温,使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提高电池的工作稳定性,并且,该电池之主壳体采用多层复合压制形成,具有高强度,防水,防爆的效果,提高了电池抵抗外部恶劣环境的能力。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电池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主壳体侧壁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壳体 11、容置槽

12、基体 13、感温层

14、防水层 15、防爆层

16、阻燃层 17、开关

18、充电接口 19、放电接口

20、上盖 30、电池主体

31、电路板 32、镍氢芯片

33、冷却管 40、指示灯

41、电量指示灯 42、温控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自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用电池,包括有主壳体10、上盖20和安装于主壳体10内的电池主体30,该电池主体30包括有电路板31、镍氢芯片32和用于对电路板31及镍氢芯片32进行散热的复数个装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管33,其中:

该主壳体10内具有一容置槽11,上述复数个冷却管33分成两排设置于容置槽11之上下侧壁上,上述电路板31及镍氢芯片32夹设于两排冷却管33之间,并电路板31及镍氢芯片32上下表面分别与冷却管33壁相接触;该主壳体10包括有铝合金材质的基体12、依次设置于基体12内侧的感温层13、防水层14和防爆层15以及依次设置于基体12外侧的防水层14和阻燃层16;该感温层13及镍氢芯片32分别与上述电路板31连接。

并于主壳体10外壁上设置有复数个用于自动指示电量情况及电池温度的指示灯40,该指示灯40与上述电路板31相连;该复数个指示灯40具体分为五排,其中,第一、二、三排为显示电池电量情况的电量指示灯41,当电池充电量或剩余电量为30%时,第一排电量指示灯41闪烁,当电池充电量或剩余电量为70%时,第二排电量指示灯41闪烁,当电池充电量或剩余电量为100%时,第三排电量41指示灯闪烁(三排电量指示灯41在充放电时均只有一排灯闪烁);第四、五排为用于显示电池工作温度的温控指示灯42,该温控指示灯42与上述感温层13相连,当电池温度较高时,第四排温控指示灯42闪烁,当电池温度更高时,第五排温控指示灯42闪烁,提醒停止使用电池。另外,于主壳体10上设置有用于开闭上述指示灯40以提供照明功能的开关17;于主壳体10端部设置有充电接口18和放电接口19。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电池内采用镍氢芯片,并利用两排冷却管对镍氢芯片及电路板进行降温,使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提高电池的工作稳定性,并且,该电池之主壳体采用多层复合压制形成,具有高强度,防水,防爆的效果,提高了电池抵抗外部恶劣环境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