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27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其优越的大电流、高功率以及良好的高低温特性,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厂家以及客户的欢迎。大容量的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较差,尤其是在滥用情况下,锂电池内部压力会急剧增加,易造成锂电池燃烧、爆炸,甚至还会造成人身伤害,所以锂电池需要安全泄放,以保证锂电池的安全使用。目前电池的安全泄放装置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设计成玻璃封的薄弱环节,存在泄放压力不精确,同时还存在造成电液泄露的问题;而在电池的钢壳上侧刻薄弱环节,也存在占用较多的电池内部体积,造成电池可利用空间的减少,导致电池的容量的降低,同时,因为目前锂电池的钢壳一般采用的是筒体和底板分开的壳体,壳体的厚度为0.5mm,这样侧刻薄弱环节后壳体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包括主体、泄放槽、正极帽和钢外壳,所述的主体上端设有正极帽,所述的正极帽四周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泄放槽,所述的泄放槽连接废气排放阀,所述的废气排放阀连接安全阀,所述的安全阀连接内排气孔,所述的正极帽连接电芯,所述的电芯连接导电组件,所述的导电组件上部设有防水层,所述的导电组件下端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的电芯底端设有耐腐蚀层,所述的耐腐蚀层下端设有负极帽,所述的负极帽连接钢外壳,所述的钢外壳上设有安装槽。

所述的泄放槽不止一个。

所述的泄放槽成对称角度围绕在正极盖。

所述的泄放槽开在钢外壳14的顶部。

所述的泄放槽的直径为0.4-0.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当锂电池滥用导致其内部压力过大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泄放出锂电池内部的压力,减少锂电池因滥用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可以有效解决锂电池因电池安全装置造成的电池不良、失效和安全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具有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包括主体、泄放槽1、正极帽2和钢外壳14,所述的主体上端设有正极帽2,所述的正极帽2四周设有凹槽15,所述的凹槽15内设有泄放槽1,所述的泄放槽1连接废气排放阀7,所述的废气排放阀7连接安全阀4,所述的安全阀4连接内排气孔5,所述的正极帽2连接电芯9,所述的电芯9连接导电组件8,所述的导电组件8上部设有防水层3,所述的导电组件8下端设有密封垫圈6,所述的电芯9底端设有耐腐蚀层11,所述的耐腐蚀层11下端设有负极帽10,所述的负极帽10连接钢外壳14,所述的钢外壳14上设有安装槽13。

所述的泄放槽1不止一个。

所述的泄放槽1成对称角度围绕在正极盖。

所述的泄放槽1开在钢外壳14的顶部。

所述的泄放槽1的直径为0.4-0.8mm。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电池在滥用的情况下,如过放或者短路时,电池温度升高,内部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要求的设定值后,由于泄放槽1处能承受大压力比其他部分小,压力容易从泄放槽1处泄漏,降低了电池内部的压力,使安全性得到保证。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