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接架的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848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转接架的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固定器,尤指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例如M.2固态硬盘(SSD)或Wi-Fi无线网卡转接架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 是一种以内存作为永久性内存的计算机存储装置。该固态硬盘改善传统机械磁盘硬盘速度上的限制,以电子传输大幅提高存取的效率,而且没有任何噪音,因此广为消费者喜爱。该电子装置,例如M.2固态硬盘或Wi-Fi 无线网卡一端具有一设有多根接触端子的插接部,而另一端则设有一供定位用的半圆形定位凹槽,该插接部以平置型态插接于一板材,例如印刷电路板上默认的一连接器,而该定位凹槽则通过一板材固定器固设于该板材上,使该电子装置与该板材形成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为了能在一板材20,例如印刷电路板上插接数量更多的电子装置10,例如M.2固态硬盘,本领域技术人员即设计出一种转接架 30,该转接架30具有供该电子装置10的一插接部101插接的一转接架连接器301,另将一板材固定器40固设于该转接架30预设的一架孔302内,再将该电子装置10的一定位凹槽102接装于该板材固定器40,使该电子装置10与该转接架30形成电性连接。该转接架30以直立型态将底部的一接触部(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出)插接于该板材20上的一板材连接器201,即完成该电子装置10与该板材20的电性连接。

而为使该转接架30能在该板材20上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因此,该转接架30进一步包括一Z形安装架50,该安装架50顶面具有一扣接于该转接架30顶缘的一扣接片501,而底面则设有以至少一螺丝锁附于该板材20上的锁接片502。该安装架50是由金属片折弯而成,因此该安装架 50会与该电子装置10上的多个组件接触,而容易造成该电子装置因短路而损毁。此外,该安装架50与该电子装置10常因振动造成两者的摩擦,进而导致该电子装置10的线路磨损,也容易造成该电子装置因短路而损毁,而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接架的固定器,其能够与至少一转接架轻松地安装结合及分离取出,且该固定器是由塑料一体成形,而具有绝缘效果,可避免装设在该至少一转接架的各电子装置,例如M.2 固态硬盘或Wi-Fi无线网卡与该固定器发生短路的问题,并提供该至少一转接架能牢固地接装于一板材,例如印刷电路板的固定效果。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于转接架的固定器,其是由塑料一体射出成型,该固定器包括底部具有一基座的一本体,该基座底面设有供接装于一板材的一固定结构;该本体顶面纵向设置有一容置槽,以及相对于该本体能旋转的一悬臂,该容置槽供一转接架侧面伸出的一凸耳插设与定位,而该悬臂和该本体的自由端则相对设置有能形成扣接与上锁的一卡扣机构,该卡扣机构包括一弹性扣钩和供该弹性扣钩扣接的一扣接座,使该悬臂能够将该容置槽予以封闭。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于转接架的固定器,其是由塑料一体射出成型,该固定器包括底部具有一基座的一本体,该基座底面设置有供接装于一板材的一固定结构;该本体顶面纵向且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容置槽,以及相对于该本体能旋转的一悬臂,该容置槽供至少两转接架侧面各自伸出的一凸耳插设与定位,而该悬臂和该本体的自由端则相对设置有能形成扣接与上锁的一卡扣机构,该卡扣机构包括一弹性扣钩和供该弹性扣钩扣接的一扣接座,使该悬臂能够将该容置槽予以封闭。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转接架通过安装架接装于板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固定器的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固定器的固定结构中的定位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a及图5b为图2所示固定器的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图5a所示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接装于板材的剖面图;

图7至图10为图2所示固定器、板材与转接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1为图10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12a及图12b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器第二实施例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13至图16为图12a所示固定器、板材与转接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以及

图17为图16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7所示,基本上,一种用于转接架的固定器1是由塑料一体射出成型,而具有绝缘效果。该固定器1包括一直立的本体11,该本体 11底部设置有接装于一板材20,例如印刷电路板的一基座12。如图3所示,该基座12底面包括一固定结构13,例如具有一螺接孔132的一凸柱 131,该凸柱131插设于该板材20预设的一板孔202内,然后以一锁定件 133,例如螺丝通过该板孔202,并锁附于该螺接孔132,即可将该固定器 1装设于该板材20上(显示于图7)。

请再参阅图3,该固定结构13周围另设有一第一定位件14,例如弹性定位钩141,以及一第二定位件15,例如插柱151,而该板材20对应该第一定位件14位置开设供该第一定位件14插接并定位的一第一定位孔 203,以及对应该第二定位件15位置则开设供该第二定位件15插接并定位的一第二定位孔204。如图4所示,其显示该第一定位件14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一定位件为周缘突设多个渐层状干涉部143的一定位榫142,以便以紧配合方式插设于该第一定位孔203内。因此,该固定结构13与该第一定位件14及/或该第二定位件15的设置能提供该固定器1的防止旋转功能,以提供定位效果。

请参阅图5a及图5b,其显示该固定结构13的第二实施例,该固定结构13包括在该基座12顶面纵向开设的一插接孔134,该插接孔134在该基座12底面则设置有内表面具有厚度变化,例如由窄变宽的多片定位爪 135;以及插设于该插接孔134内的一固定销136。如图6所示,当该固定销136插接于该插接孔134内并触及这些定位爪135的内表面时,将促使该等定位爪135产生径向扩张作用,使该固定结构13接装于该板孔202 内。

请再参阅图2,该本体11顶面纵向设置有一容置槽16,以及相对于该本体11能旋转的一悬臂17。该悬臂17与该本体11的一交接位置设置有一凹部171,以提供该悬臂17的旋转功能。而该容置槽16供一转接架 30侧面伸出的一凸耳303(显示于图8)插设与定位。而该悬臂17和该本体 11的自由端相对设置有一卡扣机构18,例如该悬臂17的该自由端向内突设一弹性扣钩181,而该本体11的该自由端则设置有供该弹性扣钩181扣接的一扣接座182,且该扣接座182顶面具有能导引该弹性扣钩181下移的一导引斜面183,以利于该弹性扣钩181进入该扣接座182内。而该弹性扣钩181的对向则延伸一把手184,当该把手184向上扳动时,将使该弹性扣钩181以省力方式脱离该扣接座182。

进一步地,该悬臂17与该本体11之间进一步包括一防脱结构19,该防脱结构19包括设置于该本体11与该悬臂17邻接面的一插槽191和插设于该插槽191内的一插榫192。当该本体11在遭受外力时,通过该插榫 192插设于该插槽191内的前后限位作用,使该弹性扣钩181不致脱离该扣接座182,以提供前后向的防脱效果。再者,该扣接座182的侧面设置有一第一挡壁185,而该插槽192对应该第一挡壁185的对向端则设有一第二挡壁193,该第一挡壁185做为该弹性扣钩181左侧向的止挡,而该第二挡壁193则做为该插榫192右侧向的止挡。此外,该插榫192前方底部形成一脱离斜面194,该脱离斜面194将有助于该插榫192脱离该插槽 191时,可减少两者间的干涉作用。

请参阅图7至图11,其显示该固定器第一实施例、该板材与该转接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首先,装配人员将一对固定器1的该基座12底面的该固定结构13、该第一定位14及该第二定位件15分别对准并插设于该板材20两侧预设的该板孔202、该第一定位孔203及该第二定位孔204,使该对固定器1对向地接装于该板材20上(显示于图8)。接着,将先前技术中所述装设至少一电子装置10,例如M.2固态硬盘的该转接架30两侧的该对凸耳303对准该对固定器1的容置槽16插入,以便将该转接架30底部的一接触部304插接于该板材20上的一板材连接器201,然后旋转各该固定器1的该悬臂17(显示于图9),使该悬臂17与该本体11之间相对设置的该卡扣机构18,例如该弹性扣钩181和该扣接座182形成扣接和上锁型态,使该悬臂17将该容置槽16封闭(显示于图10及图11),即能将该转接器30通过该对固定器1以直立型态牢固地接装于该板材20上,并使该至少一电子装置10通过该转接架30,而与该板材20形成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2a及图12b,其显示该固定器第二实施例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相较于该第一实施例所示相同的标号(符号)用以表示相同的构件,由于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分享许多共享的构件,因此,仅将本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异说明如下:该本体11顶面纵向且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容置槽16,以便能同时装设至少两片转接架30,而该基座12 包括底面设置有该固定结构13的一第一支架121,以及底面设有该第一定位件14,例如该弹性定位钩141或周缘突设多个渐层状干涉部143的该定位榫142(请参考图4)的一第二支架122,且该第一支架121与该第二支架 122采用间隔设置。其中该第二定位件15,例如插柱151则可选择性地设于该第一支架121或该第二支架122中的其中一支架底面。其中,该第一支架121和该第二支架122也得用于该固定器1的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3至图17,其显示该固定器第二实施例、该板材与该转接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首先,装配人员将一对固定器1的该基座12底面的该固定结构13、该第一定位14及该第二定位件15分别对准并插设于该板材20两侧预设的该板孔202、该第一定位孔203及该第二定位孔204,使该对固定器1对向地接装于该板材20上(显示于图14)。接着,将先前技术中所述装设至少一电子装置10,例如M.2固态硬盘的两支转接架30 两侧的各对凸耳303对准该对固定器1的各对容置槽16插入,以便将各该转接架30底部的该接触部304插接于该板材20上对应设置的一板材连接器201,然后旋转各该固定器1的该悬臂17(显示于图15),使该悬臂17 与该本体11之间相对设置的该卡扣机构18,例如该弹性扣钩181和该扣接座182形成扣接和上锁型态,使该悬臂17将这些容置槽16封闭(显示于图16及图17),即能将各该转接器30通过该对固定器1以直立型态牢固地接装于该板材20上,并使该至少一电子装置10通过该转接架30,而与该板材20形成电性连接。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该固定器是由塑料一体成形,而具有绝缘效果,因此可避免装设在该至少一转接架的各该电子装置,例如M.2固态硬盘与该固定器发生短路的问题。再者,该固定器通过该悬臂的旋转,并与该本体相对设置的该卡扣机构形成扣接与上锁作用,使该至少一转接架能够从该固定器轻松地安装结合及分离取出,从而提供该至少一转接架牢固地接装于该板材,例如印刷电路板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该悬臂与该本体相对设置的该防脱机构能避免该卡扣机构的脱出,以确保扣接与上锁的效果,堪称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乃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通过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推想获知的,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