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40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尤指一种用于相互传递数据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的行动式电子装置上皆安装有蓝芽及WIFI系统,使该行动电子装置可以与另一个电子装置或另一个行动式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递。

这些行动式电子装置在科技技术不断的增进下,很多行动式电子装置都朝轻薄短小的体形设计(例如耳机或携带式的行动装置),此时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又需安装多种天线,又必需安装在同一个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时,势必就要缩小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零组件的体积,或者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零组件的体积无法再缩小时,此时就必需要将天线的体积缩小。

由于天线的体积缩小后,确实可以与行动式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及其它零组件的整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天线的体积缩小后,将会导致天线的接收与发射性能降低,造成行动式电子装置无法与另一个电子装置或另一个行动式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全新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以调整第一辐射单元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藉由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形成的彼此相配合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包括:一基板、一信号馈入单元、一第一辐射单元及一第二辐射单元。该基板上具有一正面、一背面及一侧边端面,该正面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该基板的背面上具有一对应该第一接地单元的第二接地单元;另,该侧边端面具有一侧边前端面、一侧边侧端面及一侧边后端面。该信号馈入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上与该第一接地单元之间具有一间距。该第一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上,且位于该第一接地单元的一侧,并与该信号馈入单元电性连结。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的侧边端面的侧边前端面上,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地单元上具有一U形的开口,该开口与该信号馈入单元之间形成有该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信号馈入单元具有一第一信号馈入线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该第一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具有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间隙及该间距形成一匹配电路,或于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电性连结一耦合组件或一电感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辐射单元长度为5-300mm。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更具有一辅助接地单元,该辅助接地单元设于该侧边侧端面及该侧边后端面的与该第一接地单元及该第二接地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基板的侧边前端面及该侧边侧端面设有复数个弧形相邻的缺口,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该设于该基板的正面、该侧边前端面、该侧边侧端面与该侧边前端面及该侧边侧端面的缺口上,再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基板的侧边前端面及该侧边侧端面设有复数个方形相邻的缺口,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该侧边前端面、该侧边侧端面与该侧边前端面及该侧边侧端面的缺口上,再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基板的侧边前端面为平行,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的正面、该侧边前端面及该侧边侧端面上,再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侧边前端面为弧形或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单元为方波形状延伸于该基板的侧边上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单元的一侧延伸有一呈L形的辅助辐射单元,该辅助辐射单元系由一第一辅助辐射线及一第二辅助辐射线组成,该第一辅助辐射线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另一端延伸至该侧边侧端面上,该第二辅助辐射线设于该侧边侧端面上与该第一辅助辐射线电性连结。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包含:一圆形基板、一信号馈入单元、一第一辐射单元、一第二辐射单元。该圆形基板上具有一正面、一背面及一圆周端面,该正面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该第一接地单元具有一小于圆形基板正面面积的饼图案层及扇形图案层所组成,该扇形图案层延伸至该正面的边缘;该背面具有一与该第一接地单元相同形状且呈相对应的第二接地单元。该信号馈入单元是设于该圆形基板的正面上与该第一接地单元之间具有一间距。该第一辐射单元设于该圆形基板的正面上,且位于该第一接地单元的一侧,并与该信号馈入单元电性连结,并沿着圆形基板正面的边缘设置一特定长度。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该圆形基板的圆周端面面上,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地单元上具有一U形的开口,该开口与该信号馈入单元之间形成有该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信号馈入单元具有一第一信号馈入线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该第一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具有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间隙及该间距形成一匹配电路,或于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电性连结一耦合组件或一电感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辐射单元的特定长度为5-300mm。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在于解决传统缺失,提供一全新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以调整第一辐射单元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藉由第一辐射单元与第二辐射单元形成的彼此相配合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后视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后视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底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及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的正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的背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的侧面示意图一;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的侧面示意图二。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基板1、1c

正面11、11c

背面12、12c

侧边端面13

侧边前端面131

侧边侧端面132

侧边后端面133

第一接地单元14、14c

开口141、141c

第二接地单元15、15c

间距16

缺口17、17a

信号馈入单元2、2c

第一信号馈入线21

第一端点211

第二端点212

第二信号馈入线22

第三端点221

第四端点222

间隙23

第一辐射单元3、3c

第二辐射单元4、4c

辅助接地单元5

圆形基板1c

圆周端面13c

辅助辐射单元3a

第一辅助辐射线31a

第二辅助辐射线32a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在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前视及后视示意图一、二与底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包含有:一基板1、一信号馈入单元2、一第一辐射单元3、一第二辐射单元4及一辅助接地单元5。

该基板1,其上具有一正面11、一背面12及一侧边端面13,于该正面11上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14。该背面12具有一第二接地单元15。该第一接地单元14上具有一U形的开口141,以及该侧边端面13包含有一弧形的侧边前端面131、一侧边侧端面132及一侧边后端面133。

该信号馈入单元2设于该第一接地单元14的开口141上,并与该第一接地单元14之间具有一间距16,该信号馈入单元2具有第一信号馈入线21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22,该第一信号馈入线21上具有一第一端点211及第二端点212,该第二信号馈入线22上具有一第三端点221及一第四端点222,该第二端点212与该第三端点221之间具有一间隙23,该间隙23形成一匹配电路,或于该第二端点212与该第三端点221之间电性连结一耦合组件(图中未示)或一电感组件(图中未示)。

该第一辐射单元3设于该基板1的正面11上,并位于该第一接地单元14的一侧。该第一辐射单元3与该第一信号馈入线21的第一端点211电性连结。该第一辐射单元3呈方波形状的延伸于该基板1的侧边上与该第二辐射单元4电性连结。

该第二辐射单元4设于该基板1的侧边端面13的侧边前端面131上,并与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连结。在本附图中,该第二辐射单元4的长度为5-300mm。

该辅助接地单元5设于该基板1的侧边端面13的该侧边侧端面132及该侧边后端面133上,并与该基板1上的第一接地单元14及该第二接地单元15电性连结,加强接地及辐射效能。

藉由调整该第一辐射单元3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同时藉该由第一辐射单元3与该第二辐射单元4形成的彼此相配合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效率。而且,该第二辐射单元4可增加天线辐射效率,且长度为5-300mm。

请参阅图6、7,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及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2.400GHZ时,为-9.5884dB;在频率2.450GHZ时,为-27.729dB;在频率2.483GHZ时,为-10.565dB;在频率2.44625GHZ时,为-32.961dB。因此,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设计,该第一辐射单元3无法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也无法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且同时一并参阅图1-5。如图所示:在具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2.400GHZ时,为-13.439dB;在频率2.450GHZ时,为-20.936dB;在频率2.483GHZ时,为-11.216dB;在频率2.4436250GHZ时,为-32.105dB。因此,藉由第一辐射单元3与该第二辐射单元4形成彼此相配合的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6、9,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及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300.00000MHZ时,为-6.9379dB;在频率315.00000MHZ时,为-23.394dB;在频率330.00000MHZ时,为-7.7355dB;在频率314.00000MHZ时,为-24.494dB。因此,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设计,该第一辐射单元3无法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也无法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且同时一并参阅图1-5。如图所示:在具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300.00000MHZ时,为-11.764dB;在频率315.00000MHZ时,为-23.755dB;在频率330.00000MHZ时,为-10.703dB;在频率313.00000MHZ时,为-25.937dB。因此,藉由第一辐射单元3与该第二辐射单元4形成彼此相配合的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处系在于该基板1的侧边前端面131及该侧边侧端面132设有复数个弧形相邻的缺口17,该第二辐射单元4设于该基板1的正面11、该侧边前端面131、该侧边侧端面132与该侧边前端面131及该侧边侧端面132的缺口17上,再与该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连结。

请参阅图12、13,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及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2.400GHZ时,为-9.5884dB;在频率2.450GHZ时,为-27.729dB;在频率2.483GHZ时,为-10.565dB;在频率2.44625GHZ时,为-32.961dB。因此,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设计,该第一辐射单元3无法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也无法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高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且同时一并参阅图11。如图所示:在具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2.400GHZ时,为-13.439dB;在频率2.450GHZ时,为-20.936dB;在频率2.483GHZ时,为-11.216dB;在频率2.4436250GHZ时,为-32.105dB。因此,藉由第一辐射单元3与该第二辐射单元4形成彼此相配合的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2、15,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没有第二辐射单元及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300.00000MHZ时,为-5.0154dB;在频率315.00000MHZ时,为-15.262dB;在频率330.00000MHZ时,为-7.3123dB;在频率315.00000MHZ时,为-15.333dB。因此,没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设计,该第一辐射单元3无法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也无法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在低频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具有第二辐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且同时一并参阅图11。如图所示:在具有第二辐射单元4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式的单极天线在使用时,在频率300.00000MHZ时,为-12.218dB;在频率315.00000MHZ时,为-24.314dB;在频率330.00000MHZ时,为-10.748dB;在频率313.00000MHZ时,为-28.078dB。因此,藉由第一辐射单元3与该第二辐射单元4形成彼此相配合的频率波长(1λ、1/2λ、1/4λ或1/8λ),来控制88MHZ~60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且可有效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处系在于该基板1的侧边前端面131及该侧边侧端面132设有复数个方形相邻的缺口17a,该第二辐射单元4设于该基板1的正面11、该侧边前端面131、该侧边侧端面132与该侧边前端面131及该侧边侧端面132的缺口17a上,再与该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连结。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前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处系在于该基板1的侧边前端面131为平行,该第二辐射单元4设于该基板1的正面11、该侧边前端面131及该侧边侧端面132上,再与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连结。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处系在于该第一辐射单元3的一侧延伸有一呈L形的辅助辐射单元3a,该辅助辐射单元3a系由一第一辅助辐射线31a及一第二辅助辐射线32a。该第一辅助辐射线31a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连结,另一端延伸至该侧边侧端面132上,该第二辅助辐射线32a设于该侧边侧端面132上与该第一辅助辐射线31a电性连结。以该辅助辐射单元3a使该第一辐射单元3的辐射效能增加。

请参阅图20-23,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增强型印刷电路板的单极天线的正面、背面示意图及侧面示意图一、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处系在于本实施例为一圆形基板1c,该圆形基板1c,其上具有一正面11c、一背面12c及一圆周端面13c,该正面11c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14c,该第一接地单元14c具有一小于圆形基板1c正面11c面积的饼图案层及扇形图案层所组成,该扇形图案层延伸至该正面11c的边缘。该背面12c具有一与该第一接地单元14c相同形状且呈相对应的第二接地单元15c。该第一接地单元14c上具有一U形的开口141c,该开口141c具有一信号馈入单元2c,该信号馈入单元2c电性连结有一第一辐射单元3c,该第一辐射单元3c设于基板1c的正面11c,并沿着圆形基本1正面11c的边缘设置一特定长度。第二辐射单元4c设于圆周端面13c上,并与该第一辐射单元3c电性连结。该第二辐射单元4c的特定长度为5-300mm。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或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