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50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架。



背景技术:

电容,又称为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容纳电荷的器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相应地带动了电容产业的增长。因此,在电容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放电测试的电容的数量也逐步增长。

目前,在对电容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会对电容的正负极引脚进行固定,但是,一般情况下,会通过人手将正负极引脚强硬地插入到固定夹上,这样会造成电容正负极引脚的弯折,甚至导致正负极引脚的断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排架,保证在夹紧电容正负极引脚的过程中不会对正负极引脚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排架,包括架体,装设于所述架体的第一插座排和第二插座排,所述第一插座排、第二插座排均包括彼此间隔的多个插座,所述第一插座排与第二插座排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插座均设有滑动的负极端子和滑动的正极端子;所述架体还设有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用于驱动第一插座排的正极端子和第二插座排的正极端子,所述第二推块用于驱动第一插座排的负极端子和第二插座排的负极端子;所述多个插座互相并联设置;还包括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所有所述正极端子均与正极电源端耦接,所有所述负极端子均与负极电源端耦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与架体的连接方式是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均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设置在架体的同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电源端设置在架体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端设置在架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将架体撑起的架脚。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正极端子和正极电源端之间均设有限流电阻R。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压缩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从而驱动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进行打开动作,用于插入电容,避免强硬地插入电容导致电容正负极引脚的弯折甚至断裂;也能够通过松开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从而驱动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进行关闭动作,用于夹紧电容。从而保证电容充放电测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电路图。

附图标记

1-架体;11-把手;12-架脚;2-插座;3-正极端子;4-负极端子;5-第一推块;6-第二推块;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排架,包括架体1,装设于所述架体1的第一插座排和第二插座排,所述第一插座排、第二插座排均包括彼此间隔的多个插座2,所述第一插座排与第二插座排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插座2均设有滑动的正极端子3和滑动的负极端子4;所述架体1还设有第一推块5和第二推块6,所述第一推块5用于驱动第一插座排的正极端子3和第二插座排的正极端子3,所述第二推块用于驱动第一插座排的负极端子4和第二插座排的负极端子4;所述多个插座2互相并联设置;还包括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所有所述正极端子3均与正极电源端耦接,所有所述负极端子4均与负极电源端耦接。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当需要对多个电容进行充放电测试时,首先,压缩第一推块5,使得第一推块5向正极端子3施加作用力,进而使正极端子3滑动打开;同时,压缩第二推块6,使得第二推块6向负极端子4施加作用力,进而使负极端子4滑动打开。这样就能够将电容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分别插进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接着,松开第一推块5,使得第一推块5反弹复位,从而使得正极端子3关闭,夹紧电容的正极引脚;同时,松开第二推块6,使得第二推块6反弹复位,从而使得负极端子4关闭,夹紧电容的负极引脚,这样使得电容能够被固定在插座2上。接着,通过正极电源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通过负极电源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从而对插座2上的电容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的测试。进一步的,可以对多个插座2的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6同时进行压缩,将电容逐一插进插座2后,再对多个插座2的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6同时进行松开,从而实现同时夹紧多个电容。也可以先对平行的两个插座2上的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6进行压缩,将两个电容分别插进并排的两个插座2后,再对平行的两个插座2上的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6进行松开,夹紧两个电容后,再对下两个平行的插座2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所述插座2均插满电容为止。所述并联设置能够保证每一个插座2的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之间的电压相等。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排架,所述第一推块5和第二推块6均设有弹簧7,这样第一推块5和第二推块6能够实现受力压缩,从而驱动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滑动打开的动作,或者能够实现松开复位,从而驱动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滑动关闭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2与架体1的连接方式是螺钉连接。如图1所示,这样能够保证插座2的结构固定,不易从架体1上脱落。同时也便于对插座2进行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1。如图1、图2所示便于提起架体1,达到搬运方便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均设置在架体1的同一端,这样能够减少电源与正极电源端、电源与负极电源端之间的线路距离。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所述正极电源端设置在架体1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端设置在架体1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架体1的两端设有用于将架体1撑起的架脚12。如图2所示,这样便于架体1能够被架起,能够通过叉板将多个架体1同时抬起并进行搬运。本实施例中,正极端子3和正极电源端之间均设有限流电阻R。如图3、图4所示,这样能够保证电容两端不会受到过大电流而导致烧毁。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压缩第一推块5和第二推块6,从而驱动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进行打开动作,用于插入电容,避免强硬地插入电容导致电容正负极引脚的弯折甚至断裂;也能够通过松开第一推块5和第二推块6,从而驱动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进行关闭动作,用于夹紧电容。从而保证电容充放电测试的稳定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