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及接线端子连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00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及接线端子连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及接线端子连接设备。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又被称为线鼻子,常用于电缆末端的连接和续接,能够使电缆和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和安全,是建筑、电力设备和电器连接等行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连接元件。常见的接线端子一般包括套筒,其中,套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在连接头上设置有通孔,用于与其他电器设备连接。在利用该接线端子进行连接时,首先将电线自套筒开口的一端插入,然后利用压力机或锤头对套筒施加外力,套筒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将电线夹紧,从而达到电线与接线端子固定连接的目的。

然而,在压力机与锤头对套筒进行压紧及捶打时,由于压力过大,极易造成电线在套筒内的破损,使得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变差,大大降低了导电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方案,在将电线放入导线中并被压紧后,利用电烙铁在电线与套筒的接缝处融入一定焊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线接线处的导电性能,但是,由于操作人员自身经验的差异,使得融入电线中的焊锡的均匀性较差,因而大大降低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由于上述焊锡的操作过程均需人工手持电烙铁进行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电烙铁的功率较小,对接线端子的加热效果较差,因而大大降低了接线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连接装置,以解决电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后导电性能差且接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包括机身、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接线组件和用于为所述接线组件提供能量的电源;

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下电极臂、与所述下电极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的下绝缘棒、与所述下绝缘棒相对设置的上绝缘棒和用于驱动所述上绝缘棒在竖直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绝缘棒之间固定设置有上电极臂;所述上绝缘棒设置在所述下绝缘棒的正上方,且两者的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上电极臂和所述下电极臂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上电极臂和所述下电极臂的材质均为铜,所述上绝缘棒和所述下绝缘棒的材质均为铅。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包括用于对通入所述上电极臂和所述下电极臂中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和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脚踏电源。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脚踏电源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上电极臂、所述下电极臂均为电连接。

所述脚踏电源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外部下方。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与所述控制开关之间设置有空气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电极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臂通过上连接块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下电极臂通过下连接块与所述机身相连。

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的材质均为隔热材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气缸的压力大小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臂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且所述上电极臂的端面、沿所述上电极臂的轴线方向,开设有竖直的狭缝;所述狭缝向着所述机身的方向延伸,并越过所述通孔设置。

所述通孔内穿设固定有上电极握杆,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上电极握杆的轴径。

所述上电极握杆的下端设置有上夹持部,所述上绝缘棒通过所述上夹持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电极握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部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上夹持部的一端面与所述上电极握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沿所述上夹持部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开设有向所述上电极握杆方向延伸的纵缝,在所述上夹持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纵缝垂直的横缝。

所述纵缝和所述横缝将所述上夹持部分为夹持固定块和夹持活动块,所述夹持活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纵缝垂直的连接孔,所述夹持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上绝缘棒插入所述上夹持部的空腔中,连接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并旋接固定在所述螺纹孔中,将所述上绝缘棒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夹持部上。

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机身、接线组件和电源,其中,接线组件安装在机身上,电源用于为接线组件提供能量。接线组件包括下电极臂、下绝缘棒、上电极臂、上绝缘棒和驱动装置,其中,下电极臂固定设置在机身上,下绝缘棒固定安装在下电极臂的自由端,且上绝缘棒与下绝缘棒的端面相对设置,上绝缘棒设置在下绝缘棒的正上方,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上电极臂固定连接,用于实现上绝缘棒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并且,上电极臂和下电极臂均与电源电连接,且上电极臂和下电极臂的材质均为铜,上绝缘棒和下绝缘棒的材质均为铅。

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对电线与接线端子进行接线操作时,先将套有接线端子的电线放置在下绝缘棒上,并将焊锡丝放在待焊接位置处;然后,开启电源,驱动装置动作,使得上绝缘棒压在接线端子上,以实现接线端子在电线上的压紧;由于铜的电阻率较低、电阻较小,而铅的电阻率较高、电阻较大,通电时,上绝缘棒与下绝缘棒均产生热量,使焊锡丝熔化,从而使熔化后的焊锡进入到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缝隙中,以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从而提高电线与接线端子的导电性能。

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使上绝缘棒向下运动,从而实现接线端子在电线上的压紧连接;并利用上绝缘棒及下绝缘棒与接线端子接触时产生的电阻热,使焊锡丝熔化,以达到提高电线及接线端子导电性能的目的。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利用电烙铁对接线端子进行焊接加工时,由于操作人员自身水平差异而造成的融入电线中的焊锡的均匀性较差的弊端,故大大提高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其导电性能。而且,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接线效率。此外,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连接设备,以解决适应不同型号工件接线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连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上述接线端子连接装置。

所述工作台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平台、用于为所述平台进行支撑的支撑件和用于调节所述平台高度的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

所述调节螺杆旋接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调节螺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连接设备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接线端子连接设备中设置工作台和上述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其中,工作台包括平台、支撑件和调节组件,平台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支撑件用于为平台提供支撑,调节组件用于对平台的高度进行调整。而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的结构、接线过程和有益效果已在上述文字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该接线端子连接设备在使用前,可以先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型号对平台的高度进行调整,使需要进行接线处理的工件的电线能够满足在下绝缘棒上放置的高度要求;然后,开启电源,利用上述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实现接线处理。

该接线端子连接设备能够满足多种型号工件的接线需求,大大提高了接线处理的通用性,从而拓展了该接线端子连接设备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线端子连接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线端子连接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中控制模块对上电极臂和下电极臂进行控制的原理框图;

图4为图1和图2中上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机身;20-控制模块;30-气缸;40-气压调节器;50-上连接块;60-上电极臂;70-上电极握杆;80-上绝缘棒;90-下绝缘棒;100-下电极握杆;110-下电极臂;120-下连接块;130-平台;140-调节螺杆;150-支撑件;21-脚踏电源;22-控制开关;23-空气开关;24-变压器;71-上夹持部;712-夹持固定块;713-夹持活动块;101-下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包括机身10、安装在机身10上的接线组件和用于为接线组件提供能量的电源。具体的,接线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机身10上的下电极臂110、与下电极臂11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的下绝缘棒90、与下绝缘棒90相对设置的上绝缘棒80和用于驱动上绝缘棒80在竖直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上绝缘棒80之间还固定设置有上电极臂60。其中,上绝缘棒80设置在下绝缘棒90的正上方,且两者的端面相对设置。并且,上电极臂60和下电极臂110均与电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上电极臂60和下电极臂110的材质均为铜,上绝缘棒80和下绝缘棒90的材质均为铅。

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对电线与接线端子进行接线操作时,先将套有接线端子的电线放置在下绝缘棒90上,并将焊锡丝放在待焊接位置处;然后,开启电源,驱动装置动作,使得上绝缘棒80压在接线端子上,以实现接线端子在电线上的压紧;由于铜的电阻率较低、电阻较小,而铅的电阻率较高、电阻较大,通电时,上绝缘棒80与下绝缘棒90均产生热量,使焊锡丝熔化,从而使熔化后的焊锡进入到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缝隙中,以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从而提高电线与接线端子的导电性能。

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使上绝缘棒80向下运动,从而实现接线端子在电线上的压紧连接;并利用上绝缘棒80及下绝缘棒90与接线端子接触时产生的电阻热,使焊锡丝熔化,以达到提高电线及接线端子导电性能的目的。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利用电烙铁对接线端子进行焊接加工时,由于操作人员自身水平差异而造成的融入电线中的焊锡的均匀性较差的弊端,故大大提高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其导电性能。而且,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接线效率。此外,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绝缘棒80和下绝缘棒90中的“绝缘”指的是其具有较大的电阻值,该电阻值远远大于上电极臂60和下电极臂110的电阻值,而非绝缘体之意。故其要是满足上绝缘棒80和下绝缘棒90的电阻值远远大于上电极臂60和下电极臂110的电阻值,从而实现电源通电后上绝缘棒80和下绝缘棒90的放热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电源可以包括用于对通入上电极臂60和下电极臂110中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20和与控制模块20电连接的脚踏电源21。

如图3所示,具体的,控制模块20可以包括变压器24,其中,变压器24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22与脚踏电源21电连接,变压器24的输出端与上电极臂60、下电极臂110均为电连接。控制模块20与驱动装置也为电连接。并且,为了操作方便,脚踏电源21设置在机身10的外部下方。

在使用时,脚踏电源21的外接电压通常为220V或者380V,通过设置变压器24对输入的电压进行转换,使其降到所需的工作电压,大大降低了因电压过高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变压器24与控制开关22之间还可以设置空气开关23。当电路出现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不利工况时,通过设置空气开关23,实现了对电路事故的应急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及安全性。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气缸30,其中,气缸30的活塞杆与上电极臂60固定连接。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工作时,通过控制气缸30的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动作,实现上绝缘棒80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压紧动作,及上绝缘棒80、下绝缘棒90与接线端子接触后对焊锡丝的加热熔化处理,并且,气缸30动作的可靠性较高。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上电极臂60可以通过上连接块50与气缸30的活塞杆相连,下电极臂110可以通过下连接块120与机身10相连,并且,上连接块50和下连接块120的材质均为隔热材料。这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上电极臂60和下电极臂110上的热量过高而对气缸30及机身10造成的热损伤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该接线端子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气缸30的压力大小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器40。通过设置气压调节器40,使得气缸30的压力大小能够达到最佳的焊接压力,从而保证本实施例电线与接线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当对电线及接线端子进行接线处理时,将套有接线端子的电线置于下绝缘棒90上,并将焊锡丝放置在待焊接的缝隙处;启动脚踏电源21,控制模块20工作,气缸30工作,此时气缸30的活塞杆伸出,上绝缘棒80移向接线端子处,将接线端子压紧;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模块20进入焊接状态,接通变压器24,上绝缘棒80及下绝缘棒90开始对焊锡丝进行加热焊接;焊接时间结束后,焊接电流切断,气缸30的活塞杆缩回,将电极松开,以防在带电状态下断开焊接回路出现拉弧而造成的焊点表面质量较差的不利情形。至此,完成一个电线与接线端子的焊接过程。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上电极臂6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且上电极臂60的端面、并沿上电极臂60的轴线方向,开设有竖直的狭缝。具体的,狭缝向着机身10的方向延伸,并越过通孔设置。在该通孔内穿设固定有上电极握杆70,且通孔的孔径小于上电极握杆70的轴径。在上电极握杆70的下端设置有上夹持部71,上绝缘棒80通过上夹持部71固定设置在上电极握杆70上。

通过设置狭缝以对上电极握杆70进行夹持处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这样的设置,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上绝缘棒80与下绝缘棒90之间相对距离的调整。下电极握杆100的结构及其对下绝缘棒90的夹持原理与上电极握杆7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上夹持部71为空心柱状结构,且上夹持部71的一端面与上电极握杆7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沿上夹持部71的轴线方向,另一端面开设有向上电极握杆70方向延伸的纵缝,在上夹持部7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上述纵缝垂直的横缝。上述纵缝和横缝将上夹持部71分为夹持固定块712和夹持活动块713,在夹持活动块713上设置有与纵缝垂直的连接孔,对应的,夹持固定块712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匹配的螺纹孔。具体的,上绝缘棒80插入上夹持部71的空腔中,连接螺钉穿过上述连接孔并旋接固定在螺纹孔中,从而实现上绝缘棒80在上夹持部71上的固定安装。下夹持部101的结构及下绝缘棒90在下夹持部101上的固定安装原理与上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上夹持部71和下夹持部101,实现了对上绝缘棒80和下绝缘棒90的可靠固定,而且,当需要对上绝缘棒80及下绝缘棒90进行更换时,可以将连接螺钉拆下,以将上绝缘棒80和下绝缘棒90取出,从而实现对其的快速更换,十分方便。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连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上述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具体的,工作台包括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平台130、用于为平台130进行支撑的支撑件150和用于调节平台130高度的调节组件。而接线端子连接装置的结构、接线过程和有益效果已在上述文字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该接线端子连接设备在使用前,可以先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型号对平台130的高度进行调整,使需要进行接线处理的工件的电线能够满足在下绝缘棒90上放置的高度要求;然后,开启电源,利用上述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实现接线处理。

该接线端子连接设备能够满足多种型号工件的接线需求,大大提高了接线处理的通用性,从而拓展了该接线端子连接设备的适用范围。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140。具体的,调节螺杆140旋接于支撑件150上,且调节螺杆140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平台130上。

当需要对平台130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旋动调节螺杆140,以带动平台130上升或下降。该调节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