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柔性光纤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958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特种柔性光纤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成果的成熟应用、设计的不断优化、智能设备的不断完善并大规模的生产应用,智能电缆应运而生,光电复合电缆便是其中之一,光纤通信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但在煤矿开采及其他运动和移动领域所用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弯曲,同时需要经受拖拽压砸等多种机械外力的综合作用,致使电缆的光纤化难度系数超高,是电缆行业的难题。但电缆的光纤化又是极其必要的,比如:煤矿开采行业所用的采煤机电缆,基于煤矿井下的环境特殊性,具有爆炸性危险气体和煤尘的环境,光缆的敷设和连接受到限制,针对目前煤矿采用的采煤机,不能将采煤机的工作状态及其周围环境的图像,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数据采集到的问题,或者需要单独敷设光缆线路,成本高,线路复杂,不能实现及时控制和一线多用的性能要求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特种柔性光纤复合电缆,适用于频繁移动弯曲场合,实现了大功率运动型电缆的远距离、抗干扰、高保真、高比特率信号的并存传输,使光纤的应用领域从静态拓展到运动和移动领域,完美实现了恶劣环境(拉伸、扭曲、冲砸等等)、运动弯曲场合下光缆信号传输和与大功率动力频繁弯曲移动电缆的复合光纤信号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种柔性光纤复合电缆,包括复合缆芯以及包覆在缆芯外部的护层,所述复合缆芯由三根主线芯和三根辅助线芯同心绞合,绞合节径比为5~14倍,所述主线芯与辅助线芯的中心设有一根超柔性光纤组件,且所述超柔性光纤组件与主线芯以及辅助线芯之间填充有异型填充条,且异形填充条外侧与主线芯及辅助线芯紧密贴合,所述辅助线芯由内至外依次为辅助线芯导体,包覆在辅助线芯导体外的绝缘层,地线芯导体及半导电层,所述地线芯导体为多股束绞铜丝围绕绝缘层做同心式缠绕,且缠绕角度为30~80度。

作为优选,所述主线芯包括主线芯导体,包覆在主线芯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及非金属屏蔽层。

作为优选,所述超柔性光纤组件为多根耐高温硅氧烷涂覆的光纤,光纤外面包覆有缓冲层,缓冲层外螺旋卷绕或平束芳纶纱,芳纶纱外部采用耐温大于150℃的护套包覆。

作为优选,所述护层为单层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护层为内护套,外护套以及设于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的加强层,该加强层为多股高强度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超柔性光纤组件位于异型填充条中心。

本实用新型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在光纤组件外设置马鞍形填充条,一方面起到了对超柔性光纤组件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线芯边缘和马鞍条边缘紧密贴合,提高了电缆紧实度,有效减少了电缆内部线芯在频繁弯曲卷绕过程中的移位,位移、扭曲、应力集中;光纤缓冲层采用极耐弯曲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创造出耐180°弯曲的超柔性光纤的同时,将光纤和电信号传输同时运用到采煤机或其他运动和移动设备所用的电缆,并且含有多根超柔性光纤和多根控制线传输通道来进行信号传输,有效得实现了及时控制与传输和一线多用的性能要求。一方面解决了常规微弱的通信信号无法在大功率动力电缆中并存高保真传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传统光纤比较脆弱,受弯折易断,只适用于固定敷设场合使用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特种柔性光纤复合电缆,实现了大功率运动型电缆的远距离、抗干扰、高保真、高比特率信号的并存传输,使光纤的应用领域从静态拓展到运动和移动领域,完美实现了恶劣环境或运动弯曲场合下,光缆信号传输和与大功率动力频繁弯曲移动电缆的复合光纤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电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特种柔性光纤复合电缆,包括复合缆芯以及包覆在缆芯外部的护层1,所述复合缆芯由三根主线芯2和三根辅助线芯3同心绞合,绞合节径比为5~14倍,所述主线芯与辅助线芯的中心设有一根超柔性光纤组件4,且所述超柔性光纤组件与主线芯以及辅助线芯之间填充有异型填充条5,超柔性光纤组件位于异型填充条中心,且异形填充条外侧与主线芯及辅助线芯紧密贴合。

所述辅助线芯由内置外依次为辅助线芯导体31,包覆在辅助线芯导体外的绝缘层32,地线芯导体33及半导电层34,所述地线芯导体为多股束绞铜丝围绕绝缘层做同心式缠绕,且缠绕角度为30~80度。

所述主线芯包括主线芯导体21,包覆在主线芯导体外部的绝缘层22及非金属屏蔽层23。

所述超柔性光纤组件为多根耐高温硅氧烷涂覆的光纤,光纤外面包覆有耐高温、耐弯曲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缓冲层,缓冲层外螺旋卷绕或平束芳纶纱,芳纶纱外部采用耐温大于150℃的护套包覆。

所述护层为单层护套或多层护套,多层护套结构为内护套,外护套以及设于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的加强层,该加强层为多股高强度纤维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