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82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通信和电力传输需要更多的电缆提供支持,越来越多电缆布设会受到空间的制约,无法满足需要。

目前在售的线缆大都仅仅具备单一的功能,无法实现通信和电力的整合,且在布线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采用线箍进行捆绑固定,一方面不够美观,另一方面,多条线缆捆扎之后,在维修其中的某条线缆时很难寻找走向,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顾通信和电力传输的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电缆,其包括若干个导体,每个所述导体包括中部的导线、绕包在导线外侧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层以及绕包在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层外侧的云母带;若干个导体外侧包覆内护套层构成缆芯,导体与内护套层之间填充石棉绳;内护套层外侧依次绕包云母带、无碱玻璃纤维带、钢带装铠层以及外护套层;

所述钢带装铠层与外护套层之间设置有通信线束;所述通信线束包括通信导线以及包覆在通信导线外的聚乙烯护套;

所述外护套层外侧设置有连接槽以及与连接槽对应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内套置有铜管。

进一步的,所述铜管内穿设有光导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的截面为圆形,其由若干条截面为扇形的铜线围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铜线的数量为8根。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导线由若干根铜丝和钢丝混绞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层为PVC绝缘带绕包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层为无卤低烟聚乙烯挤包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为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连接凸台与连接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凸台均为两个,间隔设置在外护套层的周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若干个扇形铜丝围合形成导体,较多股铜丝绞合具有更低的电阻率,导电性能更好。石棉绳、云母带以及绕包的各层联合作用,有效提高电缆的防火性能,提高安全性能。通信光缆至于钢带装铠层外侧,避免电力传输过程中给通信线路带来的影响。外层设置有连接槽和连接凸台,在布线时可以捋顺各个线路,实现相邻线路的直接固定,有利于检修和维护。连接凸台通过铜管支撑,内部穿置光导纤维,实现多通路通信,同时节省了布线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层、2云母带、3内护套层、4石棉绳、5无碱玻璃纤维带、6钢带装铠层、7外护套层、8聚乙烯护套、9连接槽、10连接凸台、11铜管、12光导纤维、13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一种控制电缆,其包括若干个导体,每个所述导体包括中部的导线、绕包在导线外侧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层1以及绕包在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层1外侧的云母带2;若干个导体外侧包覆内护套层3构成缆芯,导体与内护套层3之间填充石棉绳4;内护套层3外侧依次绕包云母带2、无碱玻璃纤维带5、钢带装铠层6以及外护套层7。

所述钢带装铠层6与外护套层7之间设置有通信线束;所述通信线束包括通信导线以及包覆在通信导线外的聚乙烯护套8。

所述外护套层7外侧设置有连接槽9以及与连接槽9对应的连接凸台10,所述连接凸台10内套置有铜管11。所述铜管11内穿设有光导纤维12或通信线缆。

所述云母带为三合一氟金云母带,不但可以提高导体与导体之间的绝缘效果,更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耐火和防火性能。石棉绳可以起到防潮和绝缘的作用,防止云母吸潮导致绝缘性能下降。钢带装铠层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同时可以避免电力传输过程中给通信线缆造成的影响。无碱玻璃纤维带具有耐温等级高、绝缘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所述导线的截面为圆形,其由若干条截面为扇形的铜线13围合而成。所述铜线13的数量为8根。每个铜线截面为八分之一圆。通过对铜线截面的选择,避免多股绞合带来的电阻率高的问题。

所述通信导线由若干根铜丝和钢丝混绞而成,抗拉耐磨。

所述内护套层3为PVC绝缘带绕包而成。所述外护套层7为无卤低烟聚乙烯挤包而成。

所述连接槽9为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连接凸台10与连接槽9相适配。所述连接槽9和连接凸台10均为两个,间隔设置在外护套层7的周向上。电缆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凸台可以和与其相邻的电缆完成连接,可以捋顺整个线路,避免线路混乱,在某一条线缆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很容易找到故障线缆。连接凸台内设置有铜管,铜管内穿置有光导纤维,铜管具有很好的柔性和刚性,能够保护其内部的光导纤维收损坏,另外,光导纤维可以随时更换,使用方便,如有需要还可以换成通信线缆,省去布线问题,简单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