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457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的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对新能源尤其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太阳能发电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噪声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随着太阳能发电的广泛应用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光伏组件种类及应用方式也不断增加,如背板普通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幕墙,太阳能光伏屋顶等。公知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基本由钢化玻璃、电池片、包腹膜、塑料背板、密封圈组成,这种结构不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存在发电时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电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设置在四周的框架,所述框架内侧设置有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所述在第一挡边上方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滤光层和超白玻璃层;所述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透光保护层、二氧化硅膜层、太阳能电池板和背板;所述超白玻璃层、所述滤光层以及所述框架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空腔;所述滤光层、所述透光保护层以及所述框架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填充有惰性气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板底面、所述框架的外侧面开设有多条V形槽。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0.1-1mm。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镓砷半导体膜、碲化镉半导体膜和砷化镓半导体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之间填充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且其厚度为0.2-0.8mm。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材料为单晶硅或多晶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厚度为100微米~300微米。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超白玻璃的厚度为2mm-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其优点在于:

1、本装置通过设置由上层的铝镓砷半导体膜、中间层的碲化镉半导体膜和下层的砷化镓半导体膜制成的滤光层,能够在太阳光进入本装置时有效减少光线的反射和散射,并将太阳能电池板不需要的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只允许有效光线穿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的效率。

2、通过在滤光层的上下两侧设置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且在其中填充惰性气体,能够有效对滤光层上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的内部温度,防止其过热而影响电池板过热受损。

3、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具体将框架设置成薄壁结构,并在背板底面和框架的外表面设置V形槽,增加了表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散热效率,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有效散热,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和延长了使用寿命。

4、在夏日的正午时分,在太阳光即使穿过滤光层后,光线的光照强度仍然很强,这种光线如果直接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光电转换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由于光线过强而使温度升高造成光电转换效率不升反降,因此在滤光层之下设置透光保护层和二氧化硅膜层,当光线进入透光保护层和二氧化硅膜层后会进行折射和散射,最后光线依然是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光电转换效率不受影响,但是能够有效的将温度隔绝在第二空腔中,防止了太阳能电池板温度的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结构合理,比现有技术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加强了散热能力,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100、框架;101、第一挡边;102、第二挡边;200、滤光层;300、超白玻璃层;400、透光保护层;500、二氧化硅膜层;600、背板;700、第一空腔;800、第二空腔;900、粘结层;110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即并不意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附图中的比例不代表实际的比例,只是用来更好的理解方案。

图1中示出了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如图1所示,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设置在四周的框架100,框架100内侧设置有第一挡边101和第二挡边102,在第一挡边101的上方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滤光层200和超白玻璃层300,第一挡边101和第二挡边102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透光保护层400、二氧化硅膜层500、太阳能电池板1100和背板600,超白玻璃层300、滤光层以及框架100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空腔700,滤光层200、透光保护层400以及框架100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空腔800,第一空腔700和第二空腔800中填充有惰性气体。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实现增加散热效率的目的,优选地,在背板600的底面及框架100的外侧面开设有多条V形槽。

在另一个示例中,二氧化硅膜层500的厚度为0.1-1mm,优选为0.6mm,滤光层200由上层的铝镓砷半导体膜、中间层的碲化镉半导体膜和下层的砷化镓半导体膜制成,透光保护层400和二氧化硅膜层500之间填充有粘结层900,粘结层900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且其厚度为0.2-0.8mm,优选0.5mm,太阳能电池片1100的材料为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1100的厚度为100微米~300微米,超白玻璃300的厚度为2mm-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组装方法非常简单,通过粘结剂将各个膜层与框架相粘合,然后向空腔内填充惰性气体,等待粘结剂凝固之后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

尽管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