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80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避免隔离开关在锁定位置因为施加过大外力导致操作装置失效。



背景技术:

用于防止未被允许操作的安全旋转操作手柄是目前常见的电气设备控制装置。为了实现安全保护功能旋转操作手柄常常设置有挂锁功能。但是现有的旋转手柄实现锁定的方式通常为使用某些限位结构,从而阻止手柄转动,当被施加的外力过大时(例如误操作或者故意破坏),往往会造成限位结构失效,从而造成安全手柄失效。同时以限位结构来实现锁定的手柄需要较多零件,其制造复杂且昂贵。

中国专利ZL201010181576.4公开了旋转操作器组件,包括手柄部件、轴部件和操作器本体部件。轴部件附接到操作器本体部件,能相对操作器本体部件绕操作旋转轴线旋转。手柄部件可动接合到轴部件和操作器本体部件,并可相对操作器本体部件在第一平移位置和第二平移位置之间平移。手柄部件和操作器本体部件包括配合装置,用于阻挡手柄部件在第一平移位置绕操作旋转轴线相对操作器本体部件旋转并允许手柄部件在第二平移位置绕操作旋转轴线相对于操作器本体部件从第一角度位置转到第二角度位置。手柄部件配置成至少在第二平移位置可操作地与轴部件接合,并且手柄部件包括与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合的至少一部分,用于阻止手柄部件在第一角度位置中在第一平移位置和第二平移位置之间平移。但是该旋转操作器组件只能在常规正常范围内的外力作用下起到保护作用,当外力过大结构被破坏时,会造成误操作,带动开关切换合分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旋转式手柄在实现锁定过程中限位机构容易失效导致手柄安全控制功能丧失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在锁定过程中手柄处于空转状态,解锁后能够实现驱动机构转动。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它包括手柄本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底座与手柄本体装在一起,所述手柄本体能够相对于固定底座沿轴线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手柄本体相对固定底座来回运动的过程中至少分成空转段和联动段,手柄本体在空转段相对于固定底座能够沿自身周向转动,手柄本体在联动段带动开关转动轴一起沿自身周向转动;

所述手柄本体上装有复位弹簧,手柄本体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能够相对于固定底座沿轴线方向远离;

所述手柄本体内腔中装有挂锁机构,挂锁机构在手柄本体处于空转段时能够让手柄本体上的挂锁孔通畅,在手柄本体处于联动段时能够让手柄本体上的挂锁孔被挡住。

进一步,所述手柄本体的内腔边缘沿竖直方向设有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盘体和杆柄,盘体的外缘周上设置有与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相对应的导向槽和切换槽;

所述手柄本体相对于固定底座沿轴线方向来回运动过程中,固定底座的盘体位于限位卡块与切换卡块之间时,手柄本体处于空转段,固定底座的盘体位于切换卡块与手柄本体内腔底面之间时,手柄本体处于联动段;

所述手柄本体内腔中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伸入固定底座上的导向轴孔内,开关转动轴装在导向轴孔内,导向杆上设有联动键槽,手柄本体位于联动段时,开关转动轴位于联动键槽内,导向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住手柄本体上的限位台阶一,另一端抵住固定底座上的限位台阶二。

优选地,所述挂锁机构包括挂锁滑块,所述挂锁滑块装在手柄本体内腔的挂锁导向槽内能够来回运动,所述挂锁滑块下端置于固定底座上端面,挂锁滑块在挂锁导向槽内来回运动过程中能够使挂锁孔被挡住或通畅。

进一步,所述挂锁滑块上设置有导向针孔槽,复位侧簧套装在导向针上,下端位于导向针孔槽内,导向针装在挂锁导向槽内。

优选地,所述手柄本体的内腔边缘沿竖直方向均匀布置四组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

优选地,所述导向轴孔包括圆轴孔和导向键轴孔,开关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联动块与导向键轴孔对应,联动块还与联动键槽对应。

优选地,所述挂锁滑块上设有导向滑槽,挂锁导向槽内设有与导向滑槽对应的导向条。

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杆柄上设有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在手柄本体的内腔边缘沿竖直方向上下并排设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及于上述所述的旋转式安全手柄的隔离开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通过离合的方式,对旋转装置进行可靠的切换或者锁定,在锁定位置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外界施加的旋转力过大而造成失效,相对于现有的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挂锁位置手柄传动轴与旋转装置的传动轴可靠分离,从而保证旋转装置安全锁定;其次,挂锁位置处在分离状态时,此时手柄转动为空转,外界无法施加过大的旋转力,从而保证结构安全;进一步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安全手柄零件集成度高,数量少,装配简单便捷,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手柄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手柄本体主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手柄本体仰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底座主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底座俯视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底座仰视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挂锁滑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位于空转段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位于联动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本说明书所披露的内容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其它的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旋转式安全手柄,它包括手柄本体1,固定底座2与手柄本体1装在一起,如附图2和3所示,手柄本体1的内腔101边缘沿竖直方向设有限位卡块102和切换卡块103,如附图5和6所示,所述固定底座2包括盘体201和杆柄202,盘体201的外缘周上设置有与限位卡块102和切换卡块103相对应的导向槽201a和切换槽201b;

所述手柄本体1相对于固定底座2能够沿轴线方向来回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固定底座2的盘体201位于限位卡块102与切换卡块103之间时,手柄本体1处于如附图10所示的手柄本体1与开关转动轴3分离的空转段,手柄本体1在空转段相对于固定底座2能够沿自身周向转动;当固定底座2的盘体201位于切换卡块103与手柄本体1内腔底面之间时,手柄本体处于如附图11所示的联动段,手柄本体1在联动段带动开关转动轴3一起沿自身周向转动,具体的联动结构是所述手柄本体1内腔中设置有导向杆104,导向杆104伸入固定底座2上的如附图5、7和8所示的导向轴孔203内,开关转动轴3装在导向轴孔203内,如附图4所示,导向杆104上设有联动键槽104a,手柄本体1位于联动段时,开关转动轴3位于联动键槽104a内,所述导向轴孔203包括圆轴孔203a和导向键轴孔203b,开关转动轴3的一端设有联动块301与导向键轴孔203b对应使开关转轴3导向进入导向键轴孔203b,联动块301还与联动键槽104a对应。

同时,如附图10和11所示,导向杆104上套装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一端抵住手柄本体1上的限位台阶一105,另一端抵住固定底座2上的导向轴孔203内的限位台阶二204,手柄本体1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能够沿固定底座2轴线方向远离复位。

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手柄具有挂锁功能,所述手柄本体1内腔101的挂锁导向槽101a内装有挂锁机构5,所述挂锁机构5包括如附图9所示的挂锁滑块501,所述挂锁滑块501上设有导向滑槽501a,挂锁导向槽101a内设有与导向滑槽501a对应的导向条101a01,导向滑槽501a与导向条101a01配合使挂锁滑块501装在手柄本体1内腔101的挂锁导向槽101a内来回运动,所述挂锁滑块501下端置于固定底座2上端面,手柄本体1处于空转段时,如附图10所示,挂锁滑块501使挂锁孔106通畅,当手柄本体1沿轴线方向运动到如附图11所示的联动段时,挂锁滑块501使挂锁孔106被挡住。为了保证挂锁滑块501一直与固定底座2上端面接触,所述挂锁滑块501上设置有导向针孔槽501b,复位侧簧502套装在导向针101a02上,下端位于导向针孔槽501b内,导向针101a02装在挂锁导向槽101a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固定底座2通过杆柄202的外螺纹固定在断路器的壳体上,固定底座2通过限位卡块102和导向槽201a的配合位于手柄本体1内腔101中,手柄本体1首先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处于空转段,此时,挂锁滑块501没有挡住挂锁孔106,可以实现挂锁锁定,提高安全性;当手柄本体1受到外力作用通过切换卡块103和切换槽201b配合向下平动进入联动段,开关转动轴3开始伸入联动键槽内104a,手柄本体1转动带动开关转动轴3从而实现对断路器的操作,此时,挂锁滑块501挡住挂锁孔106。最后,当手柄本体1旋转到切换卡块103与切换槽201b配合处,施加在手柄本体1上的外力消失后,手柄本体1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能够沿固定底座2轴线方向远离。

实施例2

所述手柄本体的内腔边缘沿竖直方向均匀布置四组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本实施例中四组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与对应的导向槽和切换槽配合使手柄本体每90°在空转段和联动段进行一次切换。

实施例3

所述限位卡块和切换卡块在手柄本体的内腔边缘沿竖直方向上下并排设置。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对象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所提及的具有高密封性的旋转式安全手柄,还包括包含上述具有高密封性的旋转式安全手柄的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