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50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转接板。



背景技术:

转接板一般用于调试、检修,用于引入或引出信号以方便连接测试仪器或提供信号源,转接板一般只有连接器和印制线,个别的也有简单的电路,这种转接板一般不是控制柜正常工作必须的插板。而另一种转接板提供信号合并或分路。目前设计的电子转接板在使用上存在跳线不方便,而且容易弄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转接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转接板,其主要构造有:转接槽架、针脚槽、卡位底脚、卡位顶脚、插板、卡槽脚、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连接线,所述的转接槽架内设有多个针脚槽,每个针脚槽可容纳两个L形针脚;所述的转接槽架内两端末底部设有卡位底脚,顶部设有顶脚;

所述的插板两端末设有卡槽脚,卡槽脚内嵌于卡位底脚、卡位顶脚之间;所述的转接槽架内嵌入有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并且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两者以背靠背的方式插入;

所述的插板内根据匹配的电子板需要融合有匹配规则的连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数量相同,均为8-32根。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背靠背之间设有绝缘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板顶部标识有匹配规则型号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板侧面设有凹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转接槽架内嵌入有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并且右L形针脚组、左L形针脚组两者以背靠背的方式插入;插板内根据匹配的电子板需要融合有匹配规则的连接线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快速跳线,提供高效的信号合并或分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转接板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转接板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转接板的转接槽架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转接板的插板原理图。

图中1-转接槽架,11-针脚槽,12-卡位底脚,13-卡位顶脚,2-插板,21-卡槽脚,3-右L形针脚组,4-左L形针脚组,5-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电子转接板,其主要构造有:转接槽架1、针脚槽11、卡位底脚12、卡位顶脚13、插板2、卡槽脚21、右L形针脚组3、左L形针脚组4、连接线5,所述的转接槽架1内设有多个针脚槽11,每个针脚槽11可容纳两个L形针脚;所述的转接槽架1内两端末底部设有卡位底脚12,顶部设有顶脚13;

所述的插板2两端末设有卡槽脚21,卡槽脚21内嵌于卡位底脚12、卡位顶脚13之间;所述的转接槽架1内嵌入有右L形针脚组3、左L形针脚组4;并且右L形针脚组3、左L形针脚组4两者以背靠背的方式插入;

所述的插板2内根据匹配的电子板需要融合有匹配规则的连接线5。

所述的右L形针脚组3、左L形针脚组4数量相同,均为8-32根。

所述的右L形针脚组3、左L形针脚组4背靠背之间设有绝缘隔膜。

所述的插板2顶部标识有匹配规则型号说明。

所述的插板2侧面设有凹痕。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在于插板2上,其插板2内根据匹配的电子板需要融合有匹配规则的连接线5,且插板2顶部标识有匹配规则型号说明。也就说需要调试时,可以根据不同设计的插板2直接扣插于转接槽架1即可完成每种不同的转接、跳线。

设计的插板2侧面设有凹痕是方便使用者拔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