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2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或其他有发热设备的行业中,往往需要对发热设备进行散热。有的发热设备(比如,电池模组)需要设置相应工件(比如,液冷扁管)以实现散热,而该工件一般需要粘贴导热层(比如,导热硅胶片),才能使发热设备和该工件充分接触以提高散热效果。目前导热层的粘贴操作,大多数为人工作业。整个操作过程大致如下:操作员撕去导热层背面的离型纸,将需要粘贴的工件摆放于工作台上,轻轻放下导热层,使导热层先与工件预贴合,再手工将其紧密贴合在工件表面。

在手工粘贴时,由于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导热硅胶片的位置没有参考的位置标记,导热硅胶片放置的位置不一,而导致粘贴在液冷扁管上的导热硅胶片一部分超出液冷扁管,需要进行裁剪,或者液冷扁管有部分没被粘贴上导热硅胶片,导致粘贴效果差,粘贴效率低,还浪费了导热硅胶片的原材料。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粘贴效果好且效率高的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粘贴校准装置,用于给工件粘贴黏胶层,所述粘贴校准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位置校准器、至少一个粘贴工装、框架体、相对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的底板和顶板、用于承载所述粘贴工装的升降板、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板升降的驱动部;

所述位置校准器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粘贴工装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顶板开设有供所述粘贴工装伸出的开口;

所述位置校准器与所述粘贴工装相配合,用于发出可见光束并照射在所述粘贴工装的预设位置处形成位置标记,以使放置在所述粘贴工装上的所述黏胶层与所述位置标记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位置校准器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光源发射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光源发射器用于发出面型光或发出至少两束线型光以形成所述位置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粘贴校准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位置校准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位置校准器开启或关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升降板上升或下降而生成的电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粘贴工装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一挤压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一挤压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升降板的一端;

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一挤压部对应配合的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二挤压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远离所述升降板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并排设置且预留有可容纳所述工件的空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挤压部、第二挤压部为与所述工件相配合的柱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工件为用于筒状电池散热的曲面状液冷扁管,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液冷扁管的曲面相配合的挤压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驱动部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滑动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塞与所述升降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板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粘贴校准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引导所述升降板的升降方向,以避免所述升降板的升降方向上发生偏离的导轨;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相配合的用于限定或卡固所述工件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粘贴校准系统,所述校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以及上述的粘贴校准装置,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粘贴校准装置的底板上,以支撑所述粘贴校准装置的升降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通过位置校准器发出可见光束照射在粘贴工装的预设位置处形成位置标记,以使放置在所述粘贴工装上的黏胶层与所述位置标记重合,以便所述黏胶层整齐地粘贴在工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通过所述位置校准器提高了对工件粘贴的精度,通过驱动部使粘贴工装对工件进行粘贴,提高了粘贴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I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中的粘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2中底板上设置的各个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标:100-粘贴校准装置;110-位置校准器;111-光源发射器;112-固定架;120-粘贴工装;121-第一支撑部;122-第二支撑部;123-第一挤压部;124-第三支撑部;125-第四支撑部;126-第二挤压部;127-挤压单元;130-框架体;131-底板;132-顶板;1321-限位槽;133-升降板;140-驱动部;150-导轨;151-滑块;160-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100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100用于给工件粘贴黏胶层。可选地,所述工件可以为用于给电池组散热的液冷扁管,所述黏胶层为涂布有黏胶的导热硅胶层。所述粘贴校准装置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校准器110、至少一个粘贴工装120、框架体130、相对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30上的底板131和顶板132、用于承载所述粘贴工装120的升降板133、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板133升降的驱动部140。

具体地,所述位置校正器可以包括固定架11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12上的光源发射器111。所述固定架112设置在所述顶板132的一侧,以固定所述光源发射器111并使光源发射器111突出于所述顶板132。所述光源发射器111发出面型光或至少两束线型光照射在所述粘贴工装120的预设位置处,以形成位置标记。例如图1中所示的加粗虚线部位即为位于预设位置的位置标记。可选地,所述粘贴工装120中第一挤压部123、第二挤压部126(可参见图7)所预留的空隙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面型光所在平面重合,或者两束或多束线型光所在平面与该竖直平面重合。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光源发射器111所发出的面型光或发出的所有线型光也可以是不同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比如,所述面型光所在平面与上述的竖直平面相交形成交线,可理解地,在对工件粘贴黏胶层时,该交线即为照射在黏胶层上的位置标记。光源发射器111发出的线型光与面型光形成位置标记的原理以及达到效果相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地,所述黏胶层在进行粘贴前,预先设置有中心线。比如,所述黏胶层为矩形状的导热硅胶层,根据具体的粘贴方向,可以在该导热硅胶层的横向或纵向设置对应的中心线。在进行粘贴时,导热硅胶层放置在所述粘贴工装120上,且具有黏胶的一侧向上;光源发射器111发出可见光,照射在黏胶层上,形成相应的位置标记;操作员调整所述导热硅胶层,以使中心线与所述位置标记重合,便实现了对待粘贴的导热硅胶层的位置的校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校准器110与所述粘贴工装120相配合。每个所述位置校准器110可发出至少一束线型光或至少一束面型光。可理解地,一个所述位置校准器110与一个所述粘贴工装120相配合,用于形成与该粘贴工装120相适宜的位置标记。当然,也可以是多个位置校准器110与一个所述粘贴工装120相配合,比如若所述位置校准器110仅发出的一束线型光,可通过两个或多个位置校准器110发出对应数量的线型光,以在黏胶层上形成位置标记。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位置校准器110与粘贴工装120的配合关系也可以不同于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标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置。例如,根据光源发射器111所发出的不同类型的光,而设置相应的位置标记。具体地,比如,若所述光源发射器111发射出面型光,照射在黏胶层上时,便形成一段实线状的光线,即为所述位置标记。若所述光源发射器111发射出两束或多束线型光,则在黏胶层上形成两点或多点的光点,可理解地,所有光点呈直线状的分布在黏胶层上,形成虚线状的光线,即为所述位置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器111为可发出激光的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具有亮度高、颜色纯、高度集中不易分散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本实施例中形成位置标记的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140设置在所述底板131上,所述驱动部140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133连接,所述粘贴工装120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3上,所述顶板132开设有供所述粘贴工装120伸出的开口。通过驱动部140,可使升降板133上升或下降,进而使粘贴工装120上升或下降,即实现对工件黏胶层的粘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贴校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部140和所述位置校准器110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位置校准器110开启或关闭。可理解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驱动部140使所述升降板133上升或下降而生成的电信号。

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驱动部140使升降板133上升的电信号时,控制所述位置校准器110开启,以使光源发射器111发出可见光束。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驱动部140使升降板133下降的电信号时,控制所述位置校准器110关闭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单片机、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3、图4、图5分别为图2中对应的I、II、I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32上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相配合的限位槽1321,所述限位槽1321用于限定或卡固所述工件,以使粘贴工装120在上升时,工件恰好处于第一挤压部123和第二挤压部126之间的空隙中。

在对工件进行粘贴时,通过操作员或其他设备向工件施加向下的压力,而驱动部140驱使粘贴工装120上升,以使位于工件上的黏胶层与工件接触并挤压,并使工件处于粘贴工装120的第一挤压部123、第二挤压部126的预留空隙中,通过第一挤压部123、第二挤压部126配合挤压黏胶层和工件,进而完成在工件上粘贴黏胶层的工序。而对工件施加的向下压力可避免工件被顶出于限位槽1321,而不能完成黏胶层的粘贴。设置的驱动部140,实现了粘贴工序的半机械化或机械化,进而提高了粘贴的效率。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100中的粘贴工装12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工装120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2、第一挤压部123。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2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3上,所述第一挤压部12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2远离所述升降板133的一端。

所述粘贴工装120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撑部124、第四支撑部125、第二挤压部126,并与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2、第一挤压部123对应配合。所述第三支撑部124、第四支撑部125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3上,所述第二挤压部126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124、第四支撑部125远离所述升降板133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一挤压部123和第二挤压部126并排设置且预留有可容纳所述工件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部123、第二挤压部126可以为与所述工件相配合的柱状结构,在进行粘贴时,便于转动挤压黏胶层和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可以用于筒状电池散热的曲面状液冷扁管,该液冷扁管沿管道的轴向的截面呈波浪线状。所述第一挤压部123和第二挤压部126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液冷扁管的曲面相配合的挤压单元127,所述挤压单元127并排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挤压部123和第二挤压部126上的挤压单元127交错互补设置,以配合液冷扁管的曲面。

通过在液冷扁管中输入流动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以吸收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元(比如,锂离子电池)散发的热量。当然,在液冷扁管中输入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时,可以用于加热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黏胶层可以为与所述液冷扁管相配合的由导热系数高的导热层,比如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层。通过在液冷扁管上设置导热层,可增加液冷扁管与筒状电池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而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粘贴校准装置100对液冷扁管粘贴导热层,可将导热层整齐地粘贴在液冷扁管的表面,减少或避免粘贴的导热层超过液冷扁管的宽度而需要进行后续修剪导热层,进而影响粘贴的效率以及浪费导热层的原材料;以及可减少或避免液冷扁管有部分没有粘贴到导热层,而影响液冷扁管的散热效率。另外,设置的挤压单元127可减少或避免粘贴的导热层出现气泡,进一步提高液冷扁管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所述挤压单元127可以为球状或椭球状结构,且具有一定的柔性。比如,所述挤压单元127由泡棉或橡胶或硅胶制成,以形成与液冷扁管的曲面相配合的球状或椭球状结构。

请参照图7,为基于图2中底板131上设置的各个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140可以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活塞与气缸滑动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板131上,所述活塞与所述升降板133连接。通过气缸驱动活塞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板133伴随着活塞的运动而运动,进而使粘贴工装120上升或下降,以实现对工件黏胶层的粘贴。可选地,所述活塞连接在升降板133的重心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粘贴校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轨150以及与导轨150相配合的滑块151。所述导轨150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31上,所述滑块151一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板133上,另一端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设置的轨道可用于引导所述升降板133,以避免升降板133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旋转,进而影响粘贴工装120的粘贴工序。

请再次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粘贴校准系统,该粘贴校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16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粘贴校准装置100。所述支撑件160设置在所述粘贴校准装置100的底板131上。可选地,所述支撑件160为两个,且分布在粘贴校准装置100的驱动部140的两侧。当所述粘贴校准系统停止粘贴时,即,所述升降板133下降至框架体130内。设置的支撑件160可以用于支撑承载板,并分担驱动部140的所承载的重力。设置的支撑件160可延长驱动部140的使用寿命,避免驱动部140因承载的升降板133的重力过大,而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所述粘贴校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校准器、至少一个粘贴工装、框架体、相对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的底板和顶板、用于承载所述粘贴工装的升降板、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板升降的驱动部。所述位置校准器与所述粘贴工装相配合,用于发出可见光束并照射在所述粘贴工装的预设位置处形成位置标记,以使放置在所述粘贴工装上的所述黏胶层与所述位置标记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贴校准装置及系统,通过所述位置校准器提高了对工件粘贴的精度,通过驱动部使粘贴工装对工件进行粘贴,提高了粘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