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位导通结构及包括它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14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位导通结构及包括它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位导通结构及包括它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现有的连接器导通结构通常采用单点接触方式,卡位槽方式定位,此结构存在产品功能不稳定、产品寿命短、且存在因晃动而造成的接触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位导通结构,该导通结构具有接触性能好、导通性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多位导通结构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位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一端设有夹持部,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夹持部包括沿基部水平延伸出的平板,沿平板的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出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与之对应,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基部、夹持部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是由平板向上延伸形成的具有弧形接触部的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臂是由平板向上延伸形成的具有弧形接触部的弹性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的两侧均设有卡点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沿基部水平延伸出的纵向截面为n字形的导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个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所述的多位导通结构;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座及若干个端子槽,若干个端子槽沿着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端子槽包括U形凹槽及与U形凹槽连通的方形通孔;

所述若干个多位导通结构分别设置于端子槽内,其中,多位导通结构的夹持部设置于U形凹槽中,多位导通结构的基部设置于方形通孔内,多位导通结构的连接部穿过方形通孔向外伸出。

进一步地,每相邻的两个U形凹槽之间设有隔栏。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通孔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高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位导通结构,该多位导通结构包括基部,基部一端设有夹持部,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夹持部包括沿基部水平延伸出的平板,沿平板的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出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可牢固地包接对插件,提高了导通结构的接触性能,而且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与之对应,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接触点设计为四点以上接触,使其接触性能好,导通性稳定,且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基部、夹持部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导通结构的整体强度,可在更严格的条件下而工作且不影响性能,使导通结构应用时性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位导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多位导通结构;110、基部;120、夹持部;121、平板;1211、卡点部;122、第一弹性臂;123、第二弹性臂;130、连接部;200、绝缘本体;211、U形凹槽;212、方形通孔;220、隔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多位导通结构100,包括基部110,基部110一端设有夹持部120,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130;夹持部120包括沿基部110水平延伸出的平板121,沿平板121的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出的第一弹性臂122和第二弹性臂123;第一弹性臂122和第二弹性臂12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基部110、夹持部120和连接部130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弹性臂122是由平板121向上延伸形成的具有弧形接触部的弹性片,第二弹性臂123是由平板121向上延伸形成的具有弧形接触部的弹性片。夹持过程中,两个弹性片的弧形接触部相互抵靠在对插件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弹性臂122的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第二弹性臂123的数量为两个。接触点设计为四点接触,使其接触性能好,导通性稳定,且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平板121的两侧均设有卡点部1211。卡点部1211有效解决产品与固体配合后晃动问题,卡点部1211为弧形,在与固体配合时便于更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130为沿基部110水平延伸出的纵向截面为n字形的导体结构。

参照图2-3,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200和多位导通结构100;

绝缘本体200包括底座及若干个端子槽,若干个端子槽沿着绝缘本体200的长度方向排列;端子槽包括U形凹槽211及与U形凹槽211连通的方形通孔212;

若干个多位导通结构100分别设置于端子槽内,其中,多位导通结构100的夹持部120设置于U形凹槽211中,多位导通结构100的基部110设置于方形通孔212内,多位导通结构100的连接部130穿过方形通孔212向外伸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相邻的两个U形凹槽211之间设有隔栏220。可有效定位接触点的位置,防止产品对插时,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方形通孔212的高度小于第二弹性臂123的高度。这样设计,能够形成台段式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在震动时接触不良、烧毁电子元器件等问题,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它实施例:

第一弹性臂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以上,与之对应,第二弹性臂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以上。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