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13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中都会设有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勾扣配合的卡钩2`以及端子,若干端子中包含有接地端子3`,卡钩2`还与电连接器的金属外壳4`相抵接,接地可起到电磁屏蔽作用。现在的电连接器中,如图4所示,接地端子3`与卡钩2`是分别焊接至PCB板1`上的接地回路中的不同的焊盘上,导致PCB板电路设计复杂,且焊接点多,浪费焊料及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简化电路,减少焊点数量,节省焊料及工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PCB板、用于勾扣对接的电连接器的卡钩和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抵接导通的端子,所述PCB板上设有焊盘,所述卡钩尾端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尾端设有第二焊接部,所述电连接器的靠两侧处均分别设有一个卡钩和一个接地端子,位于电连接器同侧的卡钩的第一焊接部和接地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均焊接于同一焊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对应在靠两侧处各设有一个穿孔,所述卡钩的第一焊接部末端弯折形成定位柱,每一侧的卡钩的所述定位柱插设于PCB板对应侧的穿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部末端垂直弯折形成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卡钩包括位于一端且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进行勾扣配合的勾扣部及连接于勾扣部和第一焊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勾扣部和第一焊接部均只设有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边还进一步延伸形成的用于将所述卡钩定位于对应的胶芯上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勾扣部平行且相距预定间距设置,定位部和勾扣部之间形成第一避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部设置有焊盘避位凹槽,所述焊盘避位凹槽的槽底壁接触焊盘。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抵接导通的弹性抵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弹性抵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靠两侧缘处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弹性抵接部且在与形成弹性抵接部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靠一侧缘处进一步延伸形成第一延伸臂,第一延伸臂的末端构成所述第二焊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形成第一延伸臂的一端的另一侧缘处进一步延伸形成与第一延伸臂平行设置且长度比第一延伸臂短的第二延伸臂,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之间设置有第二避位槽。

进一步地,焊接于同一焊盘上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在焊盘上分别并排放置。

进一步地,用于焊接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的焊盘包围穿孔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把位于电连接器同侧的卡钩的第一焊接部和接地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均焊接于同一焊盘上,可简化电路,减少焊点数量,节省焊料及工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通过卡钩第一焊接部末端设置折弯而成的定位柱,将定位柱插入PCB板穿孔中,使卡钩与PCB板焊接的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焊接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个实施例的卡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申请,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PCB板1、用于勾扣对接的电连接器的卡钩2和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抵接导通的端子,所述PCB板1上设有焊盘11,所述卡钩2尾端设有第一焊接部21,所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3,接地端子3的尾端设有第二焊接部31,所述电连接器的靠两侧处均分别设有一个卡钩2和一个接地端子3,位于电连接器同侧的卡钩的第一焊接部21和接地端子的第二焊接部31均焊接于同一焊盘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把位于电连接器同侧的卡钩的第一焊接部21和接地端子的第二焊接部31均焊接于同一焊盘11上,可简化电路,减少焊点数量,节省焊料及工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1上对应在靠两侧处各设有一个穿孔12,所述卡钩的第一焊接部21末端弯折形成定位柱22,每一侧的卡钩2的所述定位柱22插设于PCB板1对应侧的穿孔12中,通过第一焊接部21末端弯折形成的定位柱22插设至PCB板1上对应的穿孔12中进行限位,使卡钩2与PCB板1焊接时位置更精确且焊接更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21末端垂直弯折形成定位柱22,与卡钩2焊接面垂直,减少卡钩2焊接面与焊盘11之间的间隙,避免虚焊等焊接隐患,还节约焊接材料,定位柱22垂直插入穿孔12,连接更紧固。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钩2包括位于一端且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进行勾扣配合的勾扣部23及连接于勾扣部23和第一焊接部21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4,所述勾扣部23和第一焊接部21均只设有一个,通过将卡钩的勾扣部23和第一连接部24均只设有一个,有效简化了卡钩2结构,可提高冲压成型时的料带利用率,减少边角废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边还进一步延伸形成的用于将所述卡钩2定位于对应的胶芯上的定位部25,所述定位部25与所述勾扣部23平行且相距预定间距设置,定位部25和勾扣部23之间形成第一避位槽26,定位部25两侧面还可设置一些倒刺,装配时定位部25卡入胶芯预留的卡接孔内,胶芯的一部份进入第一避位槽26中,并且定位部25的倒刺与胶芯过盈配合并刺入胶芯侧壁内,将卡钩2固定在胶芯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21设置有焊盘避位凹槽27,所述焊盘避位凹槽27的槽底壁接触焊盘11,既可以给PCB板1避位,也可避免第一焊接部21与PCB板1的焊接面之间间隙太小焊料无法流入而产生的虚焊,还能容纳更多的焊料,保证焊料不流失,使卡钩2与PCB板1焊接的更牢固。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3包括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抵接导通的弹性抵接部32以及连接于所述弹性抵接部32和第二焊接部31之间的第二连接部33,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一端的靠两侧缘处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弹性抵接部32且在与形成弹性抵接部32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靠一侧缘处进一步延伸形成第一延伸臂34,第一延伸臂34的末端构成所述第二焊接部31。通过在第二连接部33一端的靠两侧缘处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弹性抵接部32来替代传统的两排分布的端子对,将两个端子连成一体,即简化了成型过程,也节约了端子的冲压成本,在第二连接部33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臂34的末端构成第二焊接部31,两个弹性抵接部32通过一个第二焊接部31连接至PCB板1,焊点可比传统方式减少一半,方便焊接装配,且节约焊接工时及焊接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3在形成第一延伸臂34的一端的另一侧缘处进一步延伸形成与第一延伸臂34平行设置且长度比第一延伸臂短的第二延伸臂35,第一延伸臂34和第二延伸臂35之间设置有第二避位槽36,通过设置第二延伸臂35,可以在组装时,由第二延伸臂35的端面抵靠于PCB板1的侧面实现初定位,有利于提高组装便利性和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焊接于同一焊盘11上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1与第二焊接部31在焊盘11上分别并排放置,方便第一焊接部21与第二焊接部31的同时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焊接第一焊接部21和第二焊接部31的焊盘11包围穿孔12设置,定位柱22插入穿孔12后,定位柱22周围全部是焊盘11,使卡钩2与PCB板1焊接更方便牢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