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型断路器的极间连接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158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型断路器的极间连接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中的直流断路器,具体涉及直流断路器的极间连接排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直流断路器的分断性能,现有的直流断路器通常是在断路器的基座外部用连接排连接多断点,即采用多断点串联的极间连接方式,同时,为了降低连接处的温升,在连接排旁加装散热片。这种结构外形尺寸大,不利于现场安装。还有的直流断路器采用在基座内部用连接排连接多断点,但由于基座内部的空间限制,此种连接结构在连接处的导电截面积只能设计的较小,导致连接排散热面积小,温升高,断路器长期工作时不可靠。如图1所示,在直流断路器的基座1上开设凹槽101,将极间连接排3嵌入凹槽101中,极间连接排3由两个相同的两端连接部分301和一个中间的极间连接部分302相连接组成,使两端连接部分301与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子2通过螺钉4连接,从而实现直流断路器的两极的串联。极间连接排3具有与接线端子2的两端连接部分301和极间连接部分302,由于断路器两极之间距离和空间的限制,极间连接部分302的体积都较小,通过额定电流时的电流密度较大,容易导致温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直流断路器极间连接排存在的温升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散热表面积的直流断路器的极间连接排。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两个相同的两端的连接部分和一个中间的极间连接件相连接组成,极间连接件垂直于两端的连接部分,向上凸出于两端的连接部分,极间连接件是U型结构,U型开口朝向直流断路器,U型的两侧壁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端的连接部分。

进一步地,在直流断路器的基座上向基座内部开设一个凹槽,两端的连接部分和中间的极间连接件嵌入该凹槽中,两端的连接部分与相邻的断路器接线端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极间连接部分采用U形结构,U形结构不突出于基座外部,增大了表散热面积,有利于散热,在通过额定电流时电流密度较小,有利于降低直流断路器此处的温升,保证直流断路器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直流断路器与其极间连接排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K向视图;

图中:1.基座;2.接线端子;3.极间连接排;4.螺钉连接;101.凹槽;301.两端连接部分;302.中间的极间连接;

5.两端的连接部分;6.中间的极间连接件;7.通孔;601.两侧壁;602.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两个相同的两端的连接部分5和一个中间的极间连接件6相连接组成。在两端的连接部分5的中间开有通孔7。连接时,在直流断路器的基座上向基座内部开设一个凹槽,将本实用新型嵌入该凹槽中,并且将两端的连接部分5通过通孔7和螺钉与相邻的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连接,一端的连接部分5连接一个接线端子,从而实现直流断路器的两极的串联。

中间的极间连接件6垂直于两端的连接部分5,向上凸出于两端的连接部分5,中间的极间连接件6是U型结构,U型的两侧壁60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端的连接部分5,

U型开口朝向直流断路器,即朝向基座的凹槽,极间连接件6的外壁602朝向直流断路器的外部。外壁602的外端面与两端的连接部分5的外端面平齐。

如图3和图4所示,中间的极间连接件6的上下高度不超过基座上的凹槽的上下高度,极间连接件6的内外宽度B等于两端的连接部分5的内外宽度A。两端的连接部分5的厚度T1与极间连接件6的两侧壁601的厚度T3以及外壁602的厚度T2均相等。极间连接件6的内端面与两端的连接部分5的内端面平齐,极间连接件6的外端面与两端的连接部分5的外端面平齐,从而保证极间连接件6和两端的连接部分5安装后,极间连接件6不凸出于基座。

当电流通过本实用新型时,先流过一端的连接部分5,再流向U形的中间的极间连接件6的一侧壁601,经过外壁602后再流向另一侧壁601,然后再流向另一端的连接部分5。当连接部分5和极间连接件6中通过直流电流时,电流在连接部分5和极间连接件6截面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因此连接部分5和极间连接件6的截面积越大时,通过同样大的电流时其电流密度越小,从而也越有利于降低断路器此处的温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排时,极间连接件6通过额定电流时的电流密度远小于传统的极间连接排,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此处温升较低,从而保证断路器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