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099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



背景技术: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以其占地面积小,元器件全部密封、不受环境干扰、可靠性高、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少、安装迅速、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电力工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GIS产品现场安装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耐压试验,而避雷器由于其特殊性不能与GIS设备一同进行耐压试验,则需要将避雷器从GIS设备中断开或移除,进行耐压试验完成后再组装。常规技术现场交接试验进行一次绝缘试验时,对装有避雷器的间隔,需要将避雷器部分与主回路相连通的母线导体拆除,隔离避雷器后进行耐压操作。待耐压完成后再将避雷器内部联通导体安装,此项工作因在现场进行操作,现场环境清洁度有一定的差异不能百分百的保证气室内的清洁度及微水含量,存有一定的质量隐患。或者在避雷器上方增加一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耐压时将避雷器隔离接地,满足耐压要求。此上两种方式操作步骤复杂,时间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已不满足现场实际安装需求。

现有隔离断口避雷器有三根输出轴,导致避雷器壳体密封部位需要三个动密封口,大大的增加了漏气的可能性,而且是单相进行操作运动。隔断装置采用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需要增加齿轮齿条等旋转运动件,增加了旋转卡滞问题。伸缩导电杆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保证梅花触头与其同心性,否则将出线偏移虚接现象,伸缩导电杆的合闸及分闸状态无法进行判断,留有一定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以解决现有避雷器存在的无法进行三相同步隔离操作,且隔离操作复杂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三相绝缘子、第一避雷器、第二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所述第一避雷器包括其第一芯组和第一隔离装置,所述第二避雷器包括第二芯组和第二隔离装置,所述第三避雷器包括第三芯组和第三隔离装置;所述第一芯组、所述第二芯组和所述第三芯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下端且呈品字型分布,所述第一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组和所述三相绝缘子之间,所述第二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组和所述三相绝缘子之间,所述第三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芯组和所述三相绝缘子之间;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离装置、所述第二隔离装置和所述第三隔离装置相连;通过所述传动组件的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隔离装置、所述第二隔离装置和所述第三隔离装置同步进行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避雷器、所述第二避雷器和所述第三避雷器同步实现导通和隔离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三相绝缘子、第一避雷器、第二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所述第一避雷器包括其第一芯组和第一隔离装置,所述第二避雷器包括第二芯组和第二隔离装置,所述第三避雷器包括第三芯组和第三隔离装置;所述第一芯组、所述第二芯组和所述第三芯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下端且呈品字型分布,所述第一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组和所述三相绝缘子之间,所述第二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组和所述三相绝缘子之间,所述第三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芯组和所述三相绝缘子之间;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离装置、所述第二隔离装置和所述第三隔离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第一避雷器、第二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且呈品字型分布,可以使得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传动组件的转动使得第一隔离装置、第二隔离装置和第三隔离装置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避雷器、第二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同步实现导通和隔离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三相避雷器的导通和隔离操作简单易实施,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且可以保证有效的导通和隔离,进而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隔离状态)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导通状态)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第一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的图4中A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部分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第一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内部的三相绝缘子20、第一避雷器30、第二避雷器40和第三避雷器50,第一避雷器30包括其第一芯组31和第一隔离装置32,第二避雷器40包括第二芯组41和第二隔离装置42,第三避雷器50包括第三芯组51和第三隔离装置52;第一芯组31、第二芯组41和第三芯组51设置在壳体10下端且呈品字型分布,第一隔离装置32设置在第一芯组31和三相绝缘子20之间,第二隔离装置42设置在第二芯组41和三相绝缘子20之间,第三隔离装置52设置在第三芯组51和三相绝缘子20之间;还包括传动组件60,传动组件60与第一隔离装置32、第二隔离装置42和第三隔离装置52相连;通过传动组件60的转动使得第一隔离装置32、第二隔离装置42和第三隔离装置52同步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避雷器30、第二避雷器40和第三避雷器50同步实现导通和隔离状态。

本实施例的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的第一避雷器30、第二避雷器40和第三避雷器50且呈品字型分布,可以使得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传动组件60的转动使得第一隔离装置32、第二隔离装置42和第三隔离装置52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避雷器30、第二避雷器40和第三避雷器50同步实现导通和隔离状态;本实施例的三相避雷器的导通和隔离操作简单易实施,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且可以保证有效的导通和隔离,进而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传动组件6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绝缘转轴61、第一传动轴62、第二绝缘转轴63和第二传动轴64,还包括连接杆65和第三传动轴66;第二绝缘转轴63上设有第一凸轮67,第三传动轴66上设有第二凸轮68,连接杆65的一端与第一凸轮67轴销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凸轮68轴销连接。

传动组件60还包括固定块67、端盖68和滚动轴承69,固定块67固定在壳体10外部,端盖68固定在固定块67上;第一绝缘转轴61的端部伸出壳体10和固定块67,并通过滚动轴承69与端盖68相连;第一绝缘转轴61和固定块67之间设有密封轴套70。

本实施例中,固定块67焊接固定在壳体10外部,端盖68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块67上,固定块67可以加强传动组件60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滚动轴承69可以减小摩擦力,增加传动组件60的传动效率。密封轴套70可以增加本实施例的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的密封性,还可以增加传动组件60运动的密封可靠性,可使得本实施例的带隔离装置的三相避雷器满足年泄漏量≤0.3%的要求。

第一隔离装置32包括第一静触头321、第一动触头322、第一支撑导体323和第一屏蔽罩324,第一静触头321的上端与三相绝缘子20相连,第一动触头322的下端通过第一传动轴62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导体323的上端,且第一动触头322和第一支撑导体323电导通,第一支撑导体323下端与第一屏蔽罩324上端相连,第一屏蔽罩324下端与第一芯组31相连,第一芯组31下端安装在壳体10底部;通过第一动触头322的转动使得第一动触头322与第一静触头321电导通和隔离,进而实现第一避雷器30的导通和隔离状态。

第一静触头321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第一静触头321一体成型,为一体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静触板3211、第二静触板3212和第三静触板3213。第二静触板3212的上端与三相绝缘子20螺栓连接,第二静触板3212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L型限位板325,L型限位板325用于对第一动触头322进行限位,当第一动触头322进行逆时针转动以实现导通状态时,L型限位板325可以防止第一动触头322转动越位、虚接发热等异常现象。第一静触板3211和第三静触板3213上安装有多个表带触指326,用于加强第一静触头321和第一动触头322的导电性;本实施例中,第一静触板3211和第三静触板3213上均设有多个安装槽(未在图中示出),表带触指326安装在安装槽中,表带触指326可以加强第一静触头321和第一动触头322的导电性,从而可以保证第一避雷器30的导通状态的有效性。

第一支撑导体323一体成型,为一体件,第一支撑导体323包括开口朝上的U性槽3231和固连在U型槽3231下端的固定板3232,固定板3232和第一屏蔽罩324通过螺栓相连。U性槽3231上安装有多个表带触指326,用于加强第一动触头322和第一支撑导体323的导电性;本实施例中,U性槽3231内设有多个安装槽(未在图中示出),表带触指326安装在安装槽中,表带触指326可以加强第一动触头322和第一支撑导体323的导电性,从而可以保证第一避雷器30的导通状态的有效性。

第二隔离装置42包括第二静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二支撑导体和第二屏蔽罩,第二静触头的上端与三相绝缘子20相连,第二动触头的下端通过第二传动轴64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导体的上端,且第二动触头和第二支撑导体电导通,第二支撑导体下端与第二屏蔽罩上端相连,第二屏蔽罩下端与第二芯组41相连,第二芯组41下端安装在壳体10底部;通过第二动触头的转动使得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电导通和隔离,进而实现第二避雷器40的导通和隔离状态。

第三隔离装置52包括第三静触头、第三动触头、第三支撑导体和第三屏蔽罩,第三静触头524的上端与三相绝缘子20相连,第三动触头的下端通过第三传动轴66可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导体的上端,且第三动触头和第三支撑导体电导通,第三支撑导体下端与第三屏蔽罩上端相连,第三屏蔽罩523下端与第三芯组51相连,第三芯组51下端安装在壳体10底部;通过第三动触头523的转动使得第三动触头523与第三静触头电导通和隔离,进而实现第三避雷器50的导通和隔离状态。

转动第一绝缘转轴61,可以同时带动第一传动轴62、第二绝缘转轴63和第二传动轴64转动,第二绝缘转轴63转动可以带动第一凸轮67转动,第一凸轮67可以带动连接杆65移动,连接杆65移动可以带动第二凸轮68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三传动轴66转动,即第一传动轴62、第二传动轴64和第三传动轴66可以进行同步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轴62转动可以使得第一动触头322进行逆时针转动或者顺时针转动,当第一动触头322进行逆时针转动时,第一动触头322可以和第一静触头321电导通,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避雷器30实现导通功能;当第一动触头322进行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动触头322会和第一静触头321相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避雷器30实现隔离功能。通过第二传动轴64转动可以使得第二动触头进行逆时针转动或者顺时针转动,当第二动触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动触头可以和第二静触头电导通,从而可以使得第二避雷器40实现导通功能;当第二动触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动触头会和第二静触头相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第二避雷器40实现隔离功能。通过第三传动轴66转动可以使得第三动触头进行逆时针转动或者顺时针转动,当第三动触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第三动触头可以和第三静触头电导通,从而可以使得第三避雷器50实现导通功能;当第三动触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第三动触头会和第三静触头相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第三避雷器50实现隔离功能。综上所述,由于第一传动轴62、第二传动轴64和第三传动轴66进行同步转动,因此,第一避雷器30、第二避雷器40和第三避雷器50同步实现导通和隔离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