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6606阅读:1313来源:国知局
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作为执行元件,用于接通、分断线路、或频繁的控制电动机等设备运行。交流接触器配合控制器工作还能对负载设备起到过欠压保护,从而交流接触器需要与控制器拼装为一体,而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交流接触器与控制器装配不便捷、接线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性能稳定可靠的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与接触器本体相拼接的控制器、连接在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上的盖板、呈L型的导电片、导线,所述的导电片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盖板内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卡接块卡装在卡接槽内且构成导电片与盖板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器通过连接端子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采用,实现控制器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过欠压、缺相监测,从而接触器配合控制器可对负载设备起到过欠压、缺相保护,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拼装为一体,且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外置式的连接端子,便于用户使用,且连接端子的导线片与盖板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导线片与盖板的组装。

特别地,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卡子,所述的接触器外壳上设置有与卡子相配合的卡槽,卡子卡装在卡槽内且构成盖板与接触器外壳的卡接配合。盖板与接触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将整个连接端子安装在接触器外壳上,提高了装配效率。

特别地,所述的接触器外壳上设置有拼接槽,控制器外壳上设置有与拼接槽相配合的拼接块,拼接块卡装在拼接槽内且构成接触器外壳与控制器外壳的卡接配合。接触器外壳与控制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的装配。

特别地,所述的盖板内对应导线处设置有布线槽,所述的导线设置在布线槽内。导线设置在盖板的布线槽内,保证了导线布置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触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电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10、与接触器本体10相拼接的控制器20、连接在接触器本体10与控制器20之间的连接端子30,所述的连接端子30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11上的盖板31、呈L型的导电片32、导线33,所述的导电片32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 32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21,卡接部321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 322,所述的盖板31内设置有与卡接槽322相配合的卡接块311,卡接块311卡装在卡接槽322内且构成导电片32与盖板31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33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321上,导线33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所述的盖板31上设置有卡子312,所述的接触器外壳11上设置有与卡子312相配合的卡槽111,卡子312卡装在卡槽312内且构成盖板31与接触器外壳11的卡接配合。盖板与接触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将整个连接端子安装在接触器外壳上,提高了装配效率。如图2和4所示,所述的接触器外壳 11上设置有拼接槽112,控制器外壳21上设置有与拼接槽112相配合的拼接块211,拼接块211卡装在拼接槽112内且构成接触器外壳 11与控制器外壳21的卡接配合。接触器外壳与控制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的装配。如图3所示,所述的盖板31内对应导线33处设置有布线槽313,所述的导线33设置在布线槽313内。导线设置在盖板的布线槽内,保证了导线布置整齐、美观。

控制器通过连接端子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采用,实现控制器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过欠压、缺相监测,从而接触器配合控制器可对负载设备起到过欠压、缺相保护,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拼装为一体,且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外置式的连接端子,便于用户使用,且连接端子的导线片与盖板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导线片与盖板的组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