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及其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241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及其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及其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IC卡预付费电表这种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需要手动操作的断路器已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因此,需匹配预付费电表专门使用的断路器产品,可实现自动重合闸操作,传输一个控制信号,进而可实现远程操控,使断路器进行自动合闸或分闸,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去手动分合闸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现有与断路器配套使用的重合闸装置,主要采用大动力电机与齿轮传动机构配合传递动力的方式,驱动断路器手柄实现断路器的分合闸。其中,齿轮传动机构的形式较多,常见的由多个直齿轮形成的齿轮副,或是锥齿轮、斜齿轮构成的齿轮副,以及蜗杆蜗轮传动等,能够起到减速并提高力矩的作用,各齿轮之间也相应具有反向自锁的特性。

中国专利文献CN206163436U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驱动电机和断路器手柄的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由依次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组成,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联动设置有蜗轮,蜗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通过第三传动齿轮驱动断路器手柄动作,实现断路器的分合闸。并在装置壳体上设置有切断重合闸装置自动控制功能的拨动开关,其功能通过拨动开关的动作,给控制电路板一个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电机不动作或切断电机电源,从而断开重合闸装置的自动传动功能。上述专利文献的重合闸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分合闸,而一旦发生系统停电,瞬间启动的电机驱动齿轮机构带动断路器手柄在分闸和合闸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运动时,齿轮停止不转,多个齿轮传动的力矩作用大,并相互卡死,以致手柄无法左右转动,处在靠中间位置,而拨动开关只能起到电源切断作用,无法改变断路器手柄卡阻无法拨动的现状,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可解决断路器手柄卡阻无法拨动的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167338A公开了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小型断路器重合闸装置,包括电机、手柄轮体、手柄轮体轮齿、扇形齿轮和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键、离合插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手柄轮体轮齿和扇形齿轮通过离合键连接,即离合键从扇形齿轮的一侧轴向串接在手柄轮体轮齿和扇形齿轮形成的连接孔中,通过离合插的自由端硬挤压插入离合键和扇形齿轮之间,挤推离合键轴向移动使两齿轮分离,从而使手柄不受手柄轮体轮齿的限制,但要使两齿轮联动时则需要实施两步过程:先将离合插拨回位,然后离合键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才能复位,这种结构设置,离合键和离合插之间易磨损,若复位弹簧的机械复位力不够时以致复位不到位,或者两齿轮之间的连接孔相对转动后不对应,也无法正确复位,结构复杂,配合传动可靠性差。

综上所述可知,上述两种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系统停电状况下使多个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卡死,以致断路器手柄卡阻在分合闸两个极限位置间无法拨动,若用力转动断路器手柄,易造成手柄断裂或内部结构变动,而离合机构与传动齿轮的配合可靠性差,存在运动误差,使得离合键和离合插动作不同步,易出现离合插拨至回位后,而离合键无法准确回位造成多个传动齿轮之间联动失效的问题;2.离合机构中的复位弹簧位于壳体和离合键之间,其一端与壳体相抵并随离合键转动,从而会使复位弹簧(铁件)与壳体进一步摩擦损耗,易影响弹簧的动作特性,造成弹性元件疲劳,引起离合机构动作失效,配合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断路器与分合闸装置配套使用时,一旦系统停电使齿轮之间相互卡死,以致断路器手柄卡阻无法拨动,以及现有离合机构配合可靠性差,动作易失效,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断路器手柄在停电状态下可自由拨动回位,安全可靠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电机、断路器手柄机构,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的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进而带动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执行分合闸动作,还包括: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可驱动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动作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一侧用以传递电机驱动力的第二从动齿轮;还包括:

拨动切换结构,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拨杆部件,以及随所述拨杆部件动作而移动的联动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在所述拨杆部件带动下可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沿二者的轴向往复移动,具有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形成同轴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解除联动关系,从而使得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在停电状态可自由拨动回位的第二位置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拨杆部件为固定连接或一体结构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杆部件在手动驱动下带动所述联动部件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轴向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通过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联动或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包括朝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一侧轴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联动部件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在轴向上伸缩连接,所述联动部件在所述拨杆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转轴往复移动,以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联动或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保持联动配合实现伸缩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形成可分离的同轴转动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凸块,成型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朝向所述联动部件的表面上;

第二凸块,成型于所述联动部件朝向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向延伸且配合设置;

当所述联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联动部件带动下与所述第一凸块形成抵推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当所述联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联动部件带动下与所述第一凸块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为弧形状的尖齿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定位轴,沿轴向成型于所述联动部件朝向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上;

至少一个安装孔,成型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适于所述定位轴嵌入,以使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伸缩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安装孔的嵌合深度大于所述联动部件在轴向上的最大位移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部件呈柱形状;

所述拨杆部件包括设置所述壳体表面的拨动键,由所述拨动键向所述联动部件方向延伸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成型有适于容纳所述联动部件的半圆形夹口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部件的柱形表面成型有环形嵌槽,所述半圆形夹口端成型有与所述环形嵌槽相适配的凸边,所述凸边卡固于所述环形嵌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依次啮合连接的三个柱形齿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齿轮为蜗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包括断路器手柄,和与所述断路器手柄配合安装且同步转动的联动轴,以及配合安装在所述联动轴上的手柄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手柄齿轮以带动所述联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中,所述拨动切换结构包括同步动作的拨杆部件和联动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在拨杆部件带动下可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配合往复伸缩移动,以使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联动或分离,这种结构设置,一旦发生系统停电以致断路器手柄卡阻时,只需将联动部件拨动至第二位置状态,使断路器手柄与齿轮传动机构断开传递运动和力的关系,断路器手柄不受齿轮传动机构的阻力限制,并只与第一从动齿轮传动,传动力矩极小,从而可自由转动断路器手柄回位,操作安全可靠;当需要联动配合时,将联动部件拨动至第一位置状态,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形成同轴联动配合,此时分合闸装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可驱动断路器手柄自动分合闸,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离合键和离合插配合不同步、无法准确回位以致联动失效的问题,并相比只能切断电源的拨动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拨动切换结构既能克服断路器手柄卡阻无法拨动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在分合闸装置与断路器配套使用时真正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切换,不受外部电源控制切换,简化控制系统,节约制造成本,使用方便,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中,所述拨杆部件在手动驱动下带动所述联动部件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轴向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通过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联动或分离。这种结构设置,所述联动部件起到一个中间连接的作用,且不会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完全脱离,因此联动或分离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便于联动时的找准操作;所述联动部件用于传递或断开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运动和力,从而使齿轮传动机构与断路器手柄形成联动关系或解除联动关系,在齿轮传动机构出现卡阻情况下,确保断路器手柄的独立性,能够手动自由地转动至分闸或合闸的位置上。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中,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保持联动配合,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形成可分离的同轴转动配合。这种结构设置,当所述联动部件利用第二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联动时,才通过所述联动部件使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形成联动配合,而当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离时,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也相应解除联动配合,此时,第二从动齿轮随断路器手柄转动时带动联动部件转动,但不与第一从动齿轮传递运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中,所述第二结合结构为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形成的一种抵推运动的配合结构,当联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即联动部件最靠近第二从动齿轮时),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的第一凸块与联动部件上的第二凸块在转动过程中形成抵推配合,以带动第一从动齿轮驱动断路器手柄动作;反之,联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第二从动齿轮上的第一凸块与联动部件上的第二凸块分离不接触,此时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之间相互空转,进而断路器手柄不受第二从动齿轮一侧的传动力矩影响,即使电机停电,齿轮不转的情况下,通过联动部件解除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联动关系,断路器手柄便可手动转动,无卡阻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其设置有如上所述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因而自然具有因设置上述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而带来的一切优点,通过分合闸装置可实现远程自动分合闸控制,满足智能化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合闸传动装置和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合闸传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分合闸传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特别示出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联动状态;

图4为自动分合闸传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特别示出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分离状态;

图5为自动分合闸传动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拨动切换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拨动切换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电机,3-驱动齿轮,4-手柄齿轮,51-第一从动齿轮,511-安装孔,52-第二从动齿轮,521-第一凸块,522-转轴,6-拨动切换结构,61-联动部件,611-第二凸块,612-定位轴,613-环嵌槽,62-拨杆部件,621-拨动键,622-传动杆,623-半圆形夹口端,624-凸边,7-联动轴,8-断路器手柄,9-柱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7所示的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驱动电机2、断路器手柄机构,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和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的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进而带动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执行分合闸动作,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可驱动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动作的第一从动齿轮51,和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一侧用以传递电机驱动力的第二从动齿轮52;还包括:

拨动切换结构6,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之间,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拨杆部件62,以及随所述拨杆部件62动作而移动的联动部件61,所述联动部件61在所述拨杆部件62带动下可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之间沿二者的轴向往复移动,具有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形成同轴联动配合的第一位置状态,以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解除联动关系,从而使得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在停电状态可自由拨动回位的第二位置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所述拨杆部件62和联动部件61同步动作,所述联动部件61在拨杆部件62带动下可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配合往复伸缩移动,以使第一从动齿轮51和第二从动齿轮52联动或分离,这种结构设置,一旦发生系统停电以致断路器手柄卡阻时,只需将联动部件61拨动至第二位置状态,即使得第一从动齿轮51和第二从动齿轮52彼此远离,解除联动,从而使断路器手柄与齿轮传动机构断开传递运动和力的关系,断路器手柄不受齿轮传动机构的阻力限制,并只与第一从动齿轮传动,传动力矩极小,从而可自由转动断路器手柄回位,操作安全可靠;当需要联动配合时,只需将联动部件61按照第一从动齿轮51和第二传动齿轮52之间的轴向拨动至第一位置状态即可,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与第二从动齿轮52形成同轴联动配合,此时分合闸装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可驱动断路器手柄自动分合闸,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离合键和离合插配合不同步、无法准确回位以致联动失效的问题,并相比只能切断电源的拨动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拨动切换结构既能克服断路器手柄卡阻无法拨动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在分合闸装置与断路器配套使用时真正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切换,不受外部电源控制切换,简化控制系统,节约制造成本,使用方便,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3-7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拨动切换结构具体设置方式:

所述联动部件61与所述拨杆部件62的连接方式不唯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件61与所述拨杆部件62为固定连接,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体结构成型,达到一体联动的效果,占用空间小,可同步同向动作,配合准确性高,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拨杆部件62在手动驱动下带动所述联动部件61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的轴向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通过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联动或分离。由上可知,所述联动部件起到一个中间连接的作用,且具有确定的运动轨迹—轴向运动,用于传递或断开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之间的运动和力,从而使齿轮传动机构与断路器手柄机构形成联动关系或解除联动关系,在齿轮传动机构出现卡阻情况下,确保断路器手柄的独立性,能够手动自由地转动至分闸或合闸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包括朝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一侧轴向延伸的转轴522,所述联动部件61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522上,并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在轴向上伸缩连接,所述联动部件61在所述拨杆部件62的带动下沿所述转轴往复移动,以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联动或分离。联动部件61在第一从动齿轮51和第二从动齿轮52之间的往复移动以第二从动齿轮52的转轴522为导向,以实现联动部件61和第二从动齿轮52绕所述转轴同轴转动,便于联动时的找准操作以实现联动或分离,防止联动部件随拨杆部件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保证联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联动部件61的一端通过第一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保持联动配合实现伸缩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形成可分离的同轴转动配合。这种结构设置,当所述联动部件61利用第二结合结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联动时,才可通过所述联动部件61实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形成联动配合,而当所述联动部件61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分离时,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也相应解除联动配合,此时,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随断路器手柄转动时带动联动部件转动,但不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传递运动。

下面结合图3-6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结合结构作具体说明:

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包括第一凸块521和第二凸块611;所述第一凸块521成型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朝向所述联动部件61的表面上;第二凸块611,成型于所述联动部件61朝向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凸块611与所述第一凸块521相向延伸且配合设置。

当所述联动部件6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611在所述联动部件61带动下与所述第一凸块521形成抵推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当所述联动部件6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611在所述联动部件61带动下与所述第二凸块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合结构为第一凸块521与第二凸块611形成的一种抵推运动的配合结构,当联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即联动部件最靠近第二从动齿轮时),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上的第一凸块与联动部件61上的第二凸块在转动过程中形成抵推配合,二者相互卡死,以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1驱动断路器手柄动作;反之,所述联动部件6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第二从动齿轮上的第一凸块与联动部件上的第二凸块分离不接触,此时第二从动齿轮52和第一从动齿轮51之间相互空转,进而断路器手柄不受第二从动齿轮52一侧的传动力矩影响,即使电机停电,齿轮不转的情况下,通过联动部件解除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联动关系,断路器手柄便可手动转动,无卡阻问题。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凸块521和所述第二凸块611分别为弧形状的尖齿结构,抵推配合可靠,保证第二从动齿轮和联动部件形成联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时,本实施例中虽然给出了第二结合结构的具体优选方案,显然所述第二结合结构不仅限于第一凸块521和所述第二凸块611的配合形式,还可以凸块与凹槽的配合形式,进而能够通过所述联动部件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形成联动配合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替代,在此则不对第二结合结构的其他等同实施方式进行一一赘述。

下面结合图5-6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结合结构作具体说明:

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包括:

四个定位轴612,沿轴向环向成型于所述联动部件61朝向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上;相邻两个定位轴612之间预留有空隙,以方便嵌入。

四个安装孔511,环向成型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上适于所述定位轴612嵌入,以使所述联动部件61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伸缩连接。结构简单,配合可靠,安装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轴612与所述安装孔511的嵌合深度大于所述联动部件61在轴向上的最大位移距离,这样当所述联动部件沿转轴移动时,其定位轴也不会脱出所述安装孔,保证联动部件61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联动设置。同时第一从动齿轮51和第二从动齿轮52在壳体中的位置可以相对固定,联动部件61运动时改变的仅是联动部件61套设在转轴522上的长度,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联动部件61呈柱形状,包括底座和成型在底座上的四个定位轴612,联动部件61与转轴522同轴设置;所述拨杆部件62包括设置所述壳体表面的拨动键621,由所述拨动键621向所述联动部件61方向延伸的传动杆622,所述传动杆622包括适于容纳所述联动部件61的半圆形夹口端623。作为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所述联动部件61的圆周表面成型有环形嵌槽613,所述半圆形夹口端623成型有与所述环形嵌槽613相适配的凸边624,所述凸边624卡固于所述环形嵌槽613内。上述结构设置,设计合理,通过凸边624与所述环形嵌槽613的固定配合,使所述联动部件61和所述拨杆部件62保持联动配合,结构简单紧凑,连接方便,配合传动可靠。

参考图1-2,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上的驱动齿轮3,以及在所述驱动齿轮3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之间依次啮合连接的三个柱形齿轮9,其中,所述驱动齿轮优选为蜗轮,通过所述柱形齿轮9、第一从动齿轮51、第二从动齿52形成的多级传动,提高电机输出力矩,传动平稳,确保驱动断路器手柄合闸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断路器手柄机构包括断路器手柄8,和与所述断路器手柄8配合安装且同步转动的联动轴7,以及配合安装在所述联动轴7上的手柄齿轮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啮合所述手柄齿轮4以带动所述联动轴7转动,使得所述联动轴7会跟随所述手柄齿轮4转动,从而带动断路器手柄8同步转动,以实现的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

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联动部件61和第一从动齿轮51也可以固接或一体成型,此时,壳体1中需要预留第一从动齿轮51与第二从动齿轮52解除联动关系时在轴向上的位移空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如图1所示,包括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手柄、以及安装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其中A表示断路器,B表示分合闸传动装置;本实施的断路器,由于设置了实施例1中的具有离合功能的分合闸传动装置,因而自然具有因设置上述分合闸传动装置而带来的一切优点。

综上所述,通过分合闸传动装置中能够对断路器的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的自动分合闸操作,即有用户欠费时,可远程控制断路器自动分闸,并将其锁死在无法合闸的状态,当有用户缴费时,可远程控制断路器自动合闸,因而配有分合闸传动装置的断路器能够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可与预付费电表专门匹配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