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78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器已经在各种家电产品中广泛得到使用,现有的断电复位突跳式的温控器在两个端子之间设置发热片,当电热器具超过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内的双金属碟片反向突跳,并推动顶杆,克服动触头弹片的弹力把动触头推离定触头,断开动触头和定触头的连接,此时由于发热体与电源之间还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全部通过发热体,发热体处于持续发热状态,发热体将热量传递到双金属碟片上,使双金属碟片持续高温,保持高温反向突跳状态,始终断开动触头和定触头的连接,然而现有的发热体是通过弹簧、垫片等零件与端子连接,结构十分复杂,而且安装繁琐,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420696008.1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绝缘件和设置在绝缘件下方的双金属片,绝缘件与双金属片之间设置有金属垫,双金属片的一端通过金属垫固定设置在绝缘件的下方,该实用新型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发热部件的发热温度的上限调节不方便,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器,包括瓷环,所述瓷环的底端左侧安装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的底端右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瓷环的顶端左侧安装有横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左侧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依次贯穿安装板、双金属片、瓷环和横板,所述螺栓的顶端外壁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瓷环的右侧顶端安装有第一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接线板螺纹连接,所述瓷环的右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二接线板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二接线板螺纹连接,所述瓷环的左侧顶端安装有软铜板,所述软铜板的右端与第一接线板相连,所述软铜板的底端左侧安装有动触片,所述动触片的底端左侧安装有瓷米,所述瓷米的底端与双金属片相连,所述动触片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动触点,所述瓷环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定触片,所述动触片的右端与第二接线板相连,所述动触片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定触点,所述定触点与动触点搭接配合,所述横板的顶端左侧安装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弹簧槽,所述螺杆与弹簧槽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安装有手柄,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安装有瓷柱,所述瓷柱的底端依次贯穿弹簧槽和横板。

优选的,所述动触片的右侧设有通孔,所述动触片的下方安装有储能簧片,所述储能簧片的右侧顶端贯穿通孔,所述储能簧片的右侧顶端安装有卡板,所述储能簧片的左侧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动触片的左侧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一接线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二接线板之间安装有第二垫片。

优选的,所述瓷柱与弹簧槽的连接处安装有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温控器,通过双金属片、压缩弹簧和动触片的配合,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板传导到双金属片,由于各组元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双金属片受热向上弯曲,瓷米带动动触片和软铜板向上移动,当热量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动触点脱离定触点,使发热部件断开电源,发热部件停止发热,当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双金属片恢复原状,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使软铜板和动触片向下移动,动触点与定触点接触,使发热部件接通电源,发热部件开始发热,转动手柄可以调节压板在弹簧槽的内部上下移动,向下调节压板,增加压缩弹簧的压力,使发热部件可以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向上调节压板,减少压缩弹簧的压力,使发热部件可以加热的温度上限降低,发热部件的发热温度的上限调节方便,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瓷环,2、安装板,3、螺栓,4、螺帽,5、横板,6、软铜板,7、双金属片,8、瓷米,9、动触片,10、动触点,11、定触片,12、定触点,13、第一接线板,14、第二接线板,15、第一螺钉,16、第一垫片,17、第二螺钉,18、第二垫片,19、弹簧槽,20、压缩弹簧,21、压板,22、螺杆,23、手柄,24、挡板,25、瓷柱,26、滑套,27、储能簧片,28、卡板,29、通孔,3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器,包括瓷环1,瓷环1为绝缘体,瓷环1的底端左侧安装有双金属片7,双金属片7也称热双金属片,由于各组元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7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则这种复合材料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形变,其中,膨胀系数较高的称为主动层,膨胀系数较低的称为被动层,双金属片7的底端右侧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与发热部件连接,瓷环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横板5,安装板的2底端左侧安装有螺栓3,螺栓3的顶端依次贯穿安装板2、双金属片7、瓷环1和横板5,螺栓3的顶端外壁安装有螺帽4,螺帽4与螺栓3螺纹连接,瓷环1的右侧顶端安装有第一接线板13,第一接线板13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一螺钉15,第一螺钉15与第一接线板13螺纹连接,第一螺钉15与第一接线板13之间安装有第一垫片16,第一垫片16可以更好地压住电源线,第一螺钉15把电源线接在第一接线板13的右端,瓷环1的右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接线板14,第二接线板14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第二螺钉17,第二螺钉17与第二接线板14螺纹连接,第二螺钉17与第二接线板14之间安装有第二垫片18,第二垫片18可以更好地压住导线,第二螺钉17把导线接在第二接线板14的右端,瓷环1的左侧顶端安装有软铜板6,软铜板6的右端与第一接线板13相连,软铜板6的底端左侧安装有动触片9,动触片9的底端左侧安装有瓷米8,瓷米8的底端与双金属片7相连,动触片9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动触点10,动触片9的右侧设有通孔29,动触片9的下方安装有储能簧片27,储能簧片27的右侧顶端贯穿通孔29,储能簧片27的右侧顶端安装有卡板28,储能簧片27的左侧顶端设有开口30,开口30与动触片9的左侧卡接配合,储能簧片27弯成弧形,使动触片9保持平直,防止动触片9受热变形,瓷环1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定触片11,动触片11的右端与第二接线板14相连,动触片11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定触点12,定触点12与动触点10搭接配合,横板5的顶端左侧安装有弹簧槽19,弹簧槽19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20,压缩弹簧20的弹性系数为5N/CM,压缩弹簧20的顶端安装有压板21,压板21的顶端安装有螺杆22,螺杆22的顶端贯穿弹簧槽19,螺杆22与弹簧槽19螺纹连接,螺杆22的顶端安装有手柄23,转动手柄24可以调节压板21在弹簧槽19的内部上下移动,向下调节压板21,增加压缩弹簧20的压力,向上调节压板21,减少压缩弹簧20的压力,压缩弹簧20的底端安装有挡板24,挡板24的底端安装有瓷柱25,瓷柱25的底端依次贯穿弹簧槽19和横板5,瓷柱25与弹簧槽19的连接处安装有滑套26,瓷柱25可以在滑套26的内部上下移动,瓷柱25的底端与软铜板6的顶端接触。

安装板2与发热部件连接,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板2传导到双金属片7,双金属片7也称热双金属片,由于各组元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7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双金属片7受热向上弯曲,瓷米带动动触片9和软铜板6向上移动,当热量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动触点10脱离定触点12,使发热部件断开电源,发热部件停止发热,当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双金属片7恢复原状,压缩弹簧20的弹性作用使软铜板6和动触片9向下移动,动触点10与定触点12接触,使发热部件接通电源,发热部件开始发热,转动手柄24可以调节压板21在弹簧槽19的内部上下移动,向下调节压板21,增加压缩弹簧20的压力,使发热部件可以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向上调节压板21,减少压缩弹簧20的压力,使发热部件可以加热的温度上限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