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式温度敏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78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接式温度敏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温度敏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式温度敏感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家用电器,防止家用电器使用中因为元器件过热而损坏,常在家用电器中安装一个温度敏感控制器。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温度敏感控制器早已是家用电器中,尤其是小家电中,如饮水机、热水器、小功率电加热器等最常用的机械温控和电执行器件。而现有的温度敏感控制器一般用铆钉作为固定及载流元件,电路接点多,铆接的质量直接影响载流元件的接触电阻,造成发热,影响产品性能,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温度敏感控制器的失效及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接式温度敏感控制器,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铆钉不再是导电元件,只是固定元件,减少了连接点,降低了接触电阻,具有性能稳定性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高等诸多优点,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接式温度敏感控制器,其中:包括铝盖、双金属片、推杆、绝缘外壳、铆钉、静接线片、静触点、动触点、动触片、接线片和后盖,所述的双金属片安装在绝缘外壳顶端的凹槽里,所述的铝盖安装在绝缘外壳顶端,所述的推杆安装在绝缘外壳的中心孔里且推杆可沿垂直方向在绝缘外壳的中心孔里移动,所述的静接线片通过铆钉安装在绝缘外壳与后盖左侧的安装槽里,所述的接线片通过铆钉安装在绝缘外壳与后盖右侧的安装槽里,所述的静触点铆接在静接线片孔内,所述的动触点安装在动触片的安装孔里,所述的动触片安装在绝缘外壳内且动触片位于推杆的正下方,所述的后盖安装在绝缘外壳底部。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静触点与动触点相接触。

上述的动触点和动触片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的静触点固定安装在静接线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铆钉不再是导电元件,只是固定元件,减少了连接点,降低了接触电阻,具有性能稳定性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高等诸多优点,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铝盖1、双金属片2、推杆3、绝缘外壳4、铆钉5、静接线片6、静触点7、动触点8、动触片9、接线片10、后盖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直接式温度敏感控制器,其中:包括铝盖1、双金属片2、推杆3、绝缘外壳4、铆钉5、静接线片6、静触点7、动触点8、动触片9、接线片10和后盖11,所述的双金属片2安装在绝缘外壳4顶端的凹槽里,所述的铝盖1安装在绝缘外壳4顶端,所述的推杆3安装在绝缘外壳4的中心孔里且推杆3可沿垂直方向在绝缘外壳4的中心孔里移动,所述的静接线片6通过铆钉5安装在绝缘外壳4与后盖11左侧的安装槽里,所述的接线片10通过铆钉5安装在绝缘外壳4与后盖11右侧的安装槽里,所述的静触点7铆接在静接线片6孔内,所述的动触点8安装在动触片9的安装孔里,所述的动触片9安装在绝缘外壳4内且动触片9位于推杆3的正下方,所述的后盖11安装在绝缘外壳4底部。

实施例中,静触点7与动触点8相接触。

实施例中,动触点8和动触片9固定安装在一起。

实施例中,静触点7固定安装在静接线片6上。

安装时,先将动触点8与动触片9通过铆接固定构成动触点组件,静触点7与静接线片6通过铆接固定构成静触点组件,铆钉5分别穿入外壳内,在铆钉5的另一端分别套上静触点组件、动触点组件、接线片10扣上后盖11,通过铆接加以固定,在外壳中心孔内放入推杆3,在上沿放上双金属片2,扣上铝盖1挤压固定。

当温度敏感控制器温度升高到双金属片2跳动临界时,双金属片2突跳,便推动推杆3,从而推动动触片9使动触点8与静触点7断开,温度下降,双金属片2突跳成原始状态,带动推杆3从而使得动触点8与静触点7接触,即复位,电路接通,完成温度的控制和过温保护。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