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边框产品侧边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834发布日期:2018-07-11 04:2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窄边框产品侧边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印不良主要由生产治具产生的,而侧挡条和底部挡条就属于治具的一部分,挡条在蚀刻的过程中用于支撑并固定产品,使产品不因强烈的鼓气而破损;但由于产品在蚀刻液中不断的发生反应,且因鼓气而发生抖动,产品的边缘会在这个过程反复与挡条接触碰撞,从而形成治具印;又由于强烈的鼓气带动蚀刻液冲刷产品,产品与挡条的接触点会形成局部强烈的涡流,造成局部冲刷量大,速率高,形成延伸的治具晕,所以根除治具印不良目前无法做到(产品必须与挡条有接触);但是可以通过挡条的设计提升良率。

挡条的设计关键工艺参数在于①开槽深度;②开槽角度,挡条使用过程的倾斜方向及倾斜角度,③材质。挡条产品插入槽的槽深,影响到治具印不良比例,其中槽深过深,治具印越长,反而升高了不良,槽深过浅,极易导致产品在蚀刻液中发生叠片破损甚至直接从挡条上脱落;开槽角度影响到产品叠片破损风险,开槽角度过大,产品容易滑落,造成叠片破损,开槽角度过小,局部涡流变强,产品与挡条接触碰撞频繁,升高不良比例,挡条倾斜方向及倾斜角度影响治具印不良比例挡条的倾斜方向若顺着蚀刻液的流动方向,将最大限度降低涡流的流速,降低治具印的延伸;材质太硬容易导致产品破损,太软容易造成空胶渗液。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挡条设计过程中,槽深过深,升高了不良,槽深过浅,极易导致产品在蚀刻液中发生叠片破损甚至直接从挡条上脱落;开槽角度过大,产品容易滑落,造成叠片破损,开槽角度过小,产品与挡条接触碰撞频繁,升高不良比例;挡条倾斜方向及倾斜角度若顺着蚀刻液的流动方向,会降低治具印的延伸;材质太硬容易导致产品破损,太软容易造成空胶渗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边框产品侧边治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窄边框产品侧边治具设置有机床体,所述机床体的前端设置有冶具槽,所述冶具槽的下端设置有工作台;

所述冶具槽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焊接有挡条;

所述冶具槽的槽深为4.0mm,冶具槽的预留间隙为0.5mm-1.0mm。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齿接有液压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挡条的表面设置有刻蚀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技术效果是:冶具槽的槽深设为4.0mm,治具印不良比例明显减少;预留间隙0.5mm-1.0mm时产品在蚀刻液中不容易发生叠片破损或者从挡条上脱落的现象;治具印的延伸较好;挡条采用软硬适宜的材质,既可以避免产品与挡条之间“硬碰硬”而导致的破损,也可以避免过软的材质让蚀刻后的产品下陷,造成产品边缘的空胶不良及降低了挡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窄边框产品侧边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体;2、冶具槽;3、挡条;4、支撑柱;5、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窄边框产品侧边治具设置有机床体1,所述机床体1的前端设置有冶具槽2,所述冶具槽2的下端设置有工作台5;

所述冶具槽2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下端焊接有挡条3;

所述冶具槽2的槽深为4.0mm,冶具槽2的预留间隙为0.5mm-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工作台5的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柱4的上端齿接有液压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挡条3的表面设置有刻蚀槽。

将窄边框产品,夹在冶具工作台5上,侧挡冶具槽2,槽深设为4.0mm,治具印不良比例明显减少;窄边框产品和挡条3预留间隙设为0.5mm-1.0mm时产品在蚀刻液中不容易发生叠片破损或者从挡条3上脱落的现象,挡条3的表面刻蚀槽的设置,使治具印的延伸较好。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能够有效的对支撑柱4下降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进行检测;在压力过高的情况下,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液压装置,使液压装置停止工作,避免高压对工作台5造成破坏。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