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760发布日期:2018-07-18 02:2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属于水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池的使用通常是由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构成电池组进行使用,以增强电池的供电性能。但是多个电池同时通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热现象,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电池组的这种发热现象表现得尤为严重,可能造成电池过热燃烧甚至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对电池的降温方式一般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风冷主要依靠外界的冷风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带走电池表面的热量,但其降温过程中受气流、风速等许多不稳定因素的限制,容易造成散热不均,严重影响电池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水冷降温主要通过水流带走电池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这种降温冷却方式降温均匀稳定、安全可靠,但由于现有技术的水冷结构仍存在不足,以至于水冷降温的稳定性、均匀性不够,同样会影响电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佳的电池水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不仅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而且降温稳定、散热均匀,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包括水冷散热片组件、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外循环测试系统,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与外循环测试系统相连,所述外循环测试系统用于提供循环用水、水压测试及水压控制;所述水冷散热片组件至少为一副,单副的水冷散热片组件包括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所述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尺寸匹配、两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软包装电池,上水冷板的底面和下水冷板的顶面均嵌设有通水管路,通水管路的进水端通过进水软管与进水管路相连,通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出水软管与出水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路通过总进水软管与外循环测试系统相连,所述出水管路通过总出水软管与外循环测试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冷散热片组件为四副,每两副水冷散热片组件共用一根进水管路、共用一根出水管路、共用一根总进水软管和共用一根总出水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总进水软管和进水管路之间、总出水软管和出水管路之间均设置有穿板加工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板加工件包括穿板轴,依次安装于穿板轴上的穿板密封件、O型密封圈、防滑垫片和紧固螺母;所述穿板轴为中空管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光面段和螺纹段,其中光面段的外表面为光面,螺纹段的外表面为螺纹面,光面段的外径尺寸小于螺纹段的外径尺寸;所述穿板密封件和O型密封圈安装于光面段,所述防滑垫片和紧固螺母安装于螺纹段,所述光面段用于与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相连;所述穿板密封件为圆环体,圆环体的一侧面设置有O型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嵌装入O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总进水软管和总出水软管上均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设置于靠近穿板加工件的管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管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同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管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同侧设置于宽度边的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管路为铜管,所述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均为铝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路、出水管路、通水管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焊接接头,所述进水软管的两端和出水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快接接头,所述快接接头与焊接接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水冷散热片组件、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外循环测试系统的设置,其中水冷散热片组件至少为一副,单副的水冷散热片组件包括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使用时软包装电池容置于上水冷板和下水冷板之间,不仅电池容置安装方便,而且上下双面降温、四面通透性好,可实现降温稳定、散热均匀的效果。另外,在水冷散热片组件为多副情况时,通过共用管路的方式使得水冷系统整体不仅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而且形成模块化拆卸结构,可大幅增加适用范围。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中穿板加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软包装电池的水冷系统,包括水冷散热片组件1、进水管路2、出水管路3和外循环测试系统4,所述进水管路2和出水管路3均与外循环测试系统4相连,所述外循环测试系统4用于提供循环用水、水压测试及水压控制;所述进水管路2通过总进水软管5与外循环测试系统4相连,所述出水管路3通过总出水软管6与外循环测试系统4相连。

所述水冷散热片组件1至少为一副,图1所示的水冷散热片组件1为四副,每两副水冷散热片组件1共用一根进水管路2、共用一根出水管路3、共用一根总进水软管5和共用一根总出水软管6。

单副的水冷散热片组件1包括上水冷板11和下水冷板12,所述上水冷板11和下水冷板12相互平行设置、且尺寸匹配、两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软包装电池,上水冷板11的底面和下水冷板12的顶面均嵌设有通水管路13,通水管路13的进水端通过进水软管14与进水管路2相连,通水管路13的出水端通过出水软管15与出水管路3相连。

如图1所示的通水管路1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同侧设置,并同侧设置于宽度边的板面上,使得管路布设更集中紧凑,用管材料更节省。

所述通水管路13为铜管,所述上水冷板11和下水冷板12均为铝板,铝板和铜管的相结合应用使得水冷效果更好。

所述进水管路2、出水管路3、通水管路1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焊接接头7,所述进水软管14的两端和出水软管15的两端均设置有快接接头8,所述快接接头8与焊接接头7相连,可确保连接快速而牢固。

所述总进水软管5和进水管路2之间、总出水软管6和出水管路3之间均设置有穿板加工件9,实现高效密封;所述总进水软管5和总出水软管6上均设置有卡箍10,所述卡箍10设置于靠近穿板加工件9的管体上,使得连接更牢固。

如图2所示,所述穿板加工件9包括穿板轴91,依次安装于穿板轴91上的穿板密封件92、O型密封圈93、防滑垫片94和紧固螺母95;所述穿板轴91为中空管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光面段911和螺纹段912,其中光面段911的外表面为光面,螺纹段912的外表面为螺纹面,光面段911的外径尺寸小于螺纹段912的外径尺寸;所述穿板密封件92和O型密封圈93安装于光面段911,所述防滑垫片94和紧固螺母95安装于螺纹段912,所述光面段911用于与进水管路2或出水管路3相连,则螺纹段912用于与总进水软管5或总出水软管6相连;所述穿板密封件92为圆环体,圆环体的一侧面设置有O型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93嵌装入O型凹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