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调角度高压线路接地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995发布日期:2018-11-20 21:0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路导线接地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可调角度高压线路接地线夹。



背景技术:

接地线夹通常应用于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将检修处装设地线是保障线路停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障。现有技术中心,挂接和拆卸地线工作的繁琐使得抢修工作的操作强度变大,以专利号“201621153426.1”,专利名称为“一种角度连续可调螺旋自锁式高压输电线路接地线夹”的实用新型专利为例,该实用新型中线夹仅仅只能在横向上进行调节,不能在纵向上进行调节,使用时仍存在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新型可调角度高压线路接地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可调角度高压线路接地线夹,该线夹本体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分布的左操作架、导向滑轨、右操作架,左操作架包括通过固定螺母安装固定的次螺旋丝杆,次螺旋丝杆上螺设有线夹左压头,线夹左压头凸出左操作架,

右操作架上固定有可旋转的操作台,导向滑轨、右操作架上设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正交锥齿轮副、螺旋机构,正交锥齿轮副包括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螺旋机构包括主螺旋丝杆和主导向螺母,驱动轴固定在操作台上,驱动轴的一端设有用于套接操作杆的接头,另一端上固定有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齿轮连接在主螺旋丝杆的底端,主螺旋丝杆固定在操作台上;

传动机构包括:导向滑轨和剪叉机构,剪叉机构的一端固定在主导向螺母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右压头,线夹右压头的一端卡设在导向滑轨上,线夹右压头沿着导向滑轨在剪叉机构的作用下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线夹右压头的两端均为叉形,与导向滑轨、线夹左压头相匹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接头为快速转换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机构与推杆机构的配合设计,实现了线夹与导线角度灵活可调,不需更换线夹,既可用于直线塔线路接地,也可用于耐张塔线路接地,操作适应性强。

2、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机构及推杆机构与剪叉机构相配合设计,剪叉机构设计使得操作行程由原来需拧20圈以上减少为5~6圈,极大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实现了线夹夹持机构自锁,保证线夹不会因为风力、自身重力等原因而弹开或脱落,有效保证接地线与导线的接触。

3、本实用新型采用快速插拔结构,实现了一杆多用。可在验电操作后不用更换绝缘操作杆,直接接上线夹再进行接地操作。避免作业人员携带多余绝缘杆上塔,减小了线路作业人员工作量。用绝缘杆操作接地线夹后,能在保持线夹夹紧输电线路的情况下,方便的取下和接上绝缘杆,无需担心绝缘杆放置在横担对检修人员造成妨碍。

4、本实用新型采用自适应设计,能够适应多线径的导线,无需在线路接地操作时需提前选好对应型号的线夹,导线适应性强,线夹与导线间始终保持面与面的接触,线夹挂接牢固不易脱落,保证良好的电气接触和可靠接地,有效降低作业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夹本体,2、左操作架,21、固定螺母,22、次螺旋丝杆,23、线夹左压头,3、导向滑轨,4、右操作架,41、操作台,5、驱动机构,51驱动轴,511、接头,52、螺旋机构,521、主螺旋丝杆,522、主导向螺母,53、正交锥齿轮副,531、主动锥齿轮,532、被动锥齿轮,6、传动机构,61、线夹右压头,62、剪叉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可调角度高压线路接地线夹,线夹本体1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分布的左操作架2、导向滑轨3、右操作架4,左操作架2包括通过固定螺母21安装固定的次螺旋丝杆22,次螺旋丝杆22上螺设有线夹左压头23,通过转动次螺旋丝杆22上可以调节线夹左压头23的位置,线夹左压头23凸出左操作架2,右操作架2上固定有可旋转的操作台41,导向滑轨3、右操作架4上设有驱动机构5、传动机构6,

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轴51、正交锥齿轮副53、螺旋机构52,正交锥齿轮副53包括主动锥齿轮531和被动锥齿轮532,螺旋机构52包括主螺旋丝杆521和主导向螺母522,驱动轴51固定在操作台41上,驱动轴51的一端设有用于套接操作杆的接头511,接头511为快速转换接头,绝缘棒通过快速转换接头即插即用,另一端上固定有主动锥齿轮531,被动锥齿轮齿轮532连接在主螺旋丝杆521的底端,主螺旋丝杆521固定在操作台41上;

传动机构6包括:导向滑轨3和剪叉机构62,剪叉机构62的一端固定在主导向螺母52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右压头61,线夹右压头61的一端卡设在导向滑轨3上,线夹右压头61沿着导向滑轨3在剪叉机构62的作用下运动。线夹右压头61的两端均为叉形,与导向滑轨3、线夹左压头23相匹配。

通过转动驱动轴51从而带动正交锥齿轮副53,正交锥齿轮副53中的被动锥齿轮532带动主螺旋丝杆521转动,主导向螺母522在主螺旋丝杆521上的螺纹部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剪叉机构62的一端,线夹右压头61沿着导向滑轨3在剪叉机构62的推动下平移,与线夹左压头23固定导线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灵活调节线夹角度与开合程度,大大提高线夹的工作效率,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