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373发布日期:2018-07-04 06:5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气设备领域,导线之间的连接工艺是电气安装或维修工作中常用的工艺,遇到导线连接时,通常会采用压接或者缠绕连接的方式。对于压接连接,当线材承受的拉力较大时,需要增加压接长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对于缠绕连接,接头工艺粗糙,可靠性差。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54812.2,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电力接线装置,包括左绝缘管以及右绝缘管,所述左绝缘管以及右绝缘管为中空圆形筒状且在两者内部中间截面位置固定设置有卡线板,所述卡线板上设置有若干过线孔,所述左绝缘管与右绝缘管接口处设置有卡扣结构,同时所述左绝缘管与右绝缘管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抱箍,其可以将需要连接的导线分别插于卡线板上,导线内的电线分别从过线孔内穿过连接固定,左右绝缘管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并通过抱箍固定住导线的两端,保证连接部位的稳定性。

但是现有的电力接线装置还存在着不具备剥线的功能,防护效果差和容易进水受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电力接线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力接线装置不具备剥线的功能,防护效果差和容易进水受潮的问题。一种电力接线装置,包括左侧连接头,右侧连接头,防护套结构,接头,插槽,刮线刀结构和接线固定座结构,所述的右侧连接头设置在左侧连接头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结构套接在左侧连接头和右侧连接头的外侧;所述的接头胶接在左侧连接头的右侧;所述的插槽开设在右侧连接头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刮线刀结构嵌入在左侧连接头的前表面左侧;所述的接线固定座结构分别纵向卡接在左侧连接头和右侧连接头的内部;所述的刮线刀结构包括金属切线板,防护套,卡槽,卡孔,刀孔和凸块,所述的防护套轴接在金属切线板的左下部;所述的卡槽开设在防护套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卡孔开设在防护套的右上部;所述的刀孔开设在金属切线板的左侧;所述的凸块胶接在金属切线板的前表面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套结构包括硅胶防护套,固定环,尼龙扎带和限位块,所述的固定环纵向套接在硅胶防护套的中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尼龙扎带套接在硅胶防护套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块胶接在硅胶防护套的内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接线固定座结构包括固定架,通线框,线槽和夹紧螺钉,所述的通线框横向焊接在固定架上;所述的线槽横向开设在通线框内;所述的夹紧螺钉螺纹连接在通线框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线槽内插接有硅胶伸缩管。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连接头和右侧连接头与夹紧螺钉的正对方向还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连接头的长度和右侧连接头的长度之和比硅胶防护套的长度短二至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刀孔开设有多个,所述的刀孔由上至下依次缩小。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环设置在限位块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槽内插接有硅胶伸缩管,有利于提高接线时,提高对导线电的防护效果,且防止导线过乱造成短路。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侧连接头和右侧连接头与夹紧螺钉的正对方向还开设有安装孔,有利于方便将夹紧螺钉拧紧,进而方便对导线进行固定。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侧连接头的长度和右侧连接头的长度之和比硅胶防护套的长度短二至三厘米,配合尼龙扎带,有利于方便将电缆的外侧夹紧,进而提高防御防潮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孔由上至下依次缩小,有利于方便根据导线直径的大小不同进行剥皮,进而增加使用功能。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环设置在限位块的内侧,有利于提高使用时对电缆的固定效果,且防止固定环在硅胶防护套的外侧晃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卡槽开设在防护套的内部右侧,有利于方便盖接在金属切线板盖起,进而提高对刀孔的防护效果,且防止刀孔将使用者的手割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刮线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侧连接头;2、右侧连接头;3、防护套结构;31、硅胶防护套;32、固定环;33、尼龙扎带;34、限位块;4、接头;5、插槽;6、刮线刀结构;61、金属切线板;62、防护套;63、卡槽;64、卡孔;65、刀孔;66、凸块;7、接线固定座结构;71、固定架;72、通线框;73、线槽;74、夹紧螺钉;8、硅胶伸缩管;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接线装置,包括左侧连接头1,右侧连接头2,防护套结构3,接头4,插槽5,刮线刀结构6和接线固定座结构7,所述的右侧连接头2设置在左侧连接头1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结构3套接在左侧连接头1和右侧连接头2的外侧;所述的接头 4胶接在左侧连接头1的右侧;所述的插槽5开设在右侧连接头2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刮线刀结构6嵌入在左侧连接头1的前表面左侧;所述的接线固定座结构7分别纵向卡接在左侧连接头1和右侧连接头 2的内部;所述的刮线刀结构6包括金属切线板61,防护套62,卡槽63,卡孔64,刀孔65和凸块66,所述的防护套62轴接在金属切线板61的左下部;所述的卡槽63开设在防护套62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卡孔64开设在防护套62的右上部;所述的刀孔65开设在金属切线板61的左侧;所述的凸块66胶接在金属切线板61的前表面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套结构3包括硅胶防护套 31,固定环32,尼龙扎带33和限位块34,所述的固定环32纵向套接在硅胶防护套31的中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尼龙扎带33套接在硅胶防护套31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块34胶接在硅胶防护套31 的内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接线固定座结构7包括固定架 71,通线框72,线槽73和夹紧螺钉74,所述的通线框72横向焊接在固定架71上;所述的线槽73横向开设在通线框72内;所述的夹紧螺钉74螺纹连接在通线框72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线槽73内插接有硅胶伸缩管8。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左侧连接头1和右侧连接头2与夹紧螺钉74的正对方向还开设有安装孔9。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左侧连接头1的长度和右侧连接头2的长度之和比硅胶防护套31的长度短二至三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刀孔65开设有多个,所述的刀孔65由上至下依次缩小。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环32设置在限位块34的内侧。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利用刀孔65将电缆内的导线拨开,然后将电线贯穿硅胶伸缩管8,并插接在线槽73内,然后将接头4插接在插槽5内,接着将左右两侧的导线全部插接在线槽 73内后,利用辅助工具贯穿安装孔9将夹紧螺钉74拧紧将其固定,最后将硅胶防护套31套接在左侧连接头1和右侧连接头2的外侧,并利用固定环32固定,接着利用尼龙扎带33将硅胶防护套31的左右两端夹紧密封。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