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137发布日期:2018-07-13 19: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伏连接器是连接光伏组件的关键性连接器件,也是将光伏组件的电能向外传输的重要载体,通常光伏连接器包括公端和母端,分别连接光伏组件的正、负极,两者相互插接实现电性连接,公端和母端通常都包括:螺母、收紧圈、密封圈、金属端子及限位环,所述金属端子的一端通过与剥去线头的电缆铆接。为了防止金属端子在使用过程中被拉脱,导致安全隐患,现有的金属端子都会冲压出倒刺A,而限位环上同样冲压有倒刺B,其可与所述金属端子的倒刺A配合,保证线缆与铜端子不被拉出,如图1。但是,这种方案也有不足,例如,限位环的安装需专用机器,且易漏装、安装不到位,而且在安装、运输、使用以及人为转动拖拉电缆时,金属端子的倒刺A与限位环的倒刺B的配合容易错位,从而发生电缆松脱,导致连接器因接触不良而引起组件隐患,长时间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电站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端子易受线缆旋转、拖拽而引起连接不稳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伏连接器,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和限位环,所述导电端子的表面设有向外翘起的定位臂,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导电端子外围,且所述限位环的一端设有连续的、封闭的圆形收紧口,所述收紧口与所述定位臂抵接以实现对导电端子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呈圆筒形,其套设在所述导电端子外围,且所述收紧口的外表面呈锥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连接器包括安装于所述本体后端的螺帽及位于螺帽内侧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对接部,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螺帽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对接部内设有对接腔,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和对接腔分别位于所述卡持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内的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卡持于所述导电端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入所述对接腔内的接头及自主体部向后延伸入所述安装腔内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卡持部相互卡持,且所述定位臂自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向外翘起形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限位环,通过限位环套设在导电端子的外围,并使限位环可全角度抵接住所述导电端子的定位臂,防止导电端子被线缆拖拽而发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伏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伏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伏连接器的限位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包括本体10、设置于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和限位环30、安装于所述本体10后端的螺帽40及位于螺帽40内侧的密封圈50,所述光伏连接器的一端用于实现电性插接,而另一端则与线缆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10的一端设有对接部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螺帽40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对接部11内设有对接腔13,以容纳所述导电端子20,且所述对接部11还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13内的卡持部14,所述卡持部14卡持于所述导电端子20,使得导电端子20限位在所述对接腔13内,不易发生位移松动。所述连接部12表面设有与所述螺帽40旋紧配合的螺纹。所述连接部12的内部设有安装腔15,用于容纳线缆和限位环30,所述安装腔15和对接腔13分别位于所述卡持部14的两侧。

所述导电端子20设有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向前延伸入所述对接腔13内的接头22及自主体部21向后延伸入所述安装腔15内的固定部23。所述主体部21与所述卡持部14相互卡持,且主体部21的表面设有向外翘起的定位臂24。所述限位环30呈圆筒形,其套设在所述导电端子20外围,且限位环30的一端设有圆形的收紧口31,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圈50抵接,如图3所示,所述收紧口31用于卡持所述导电端子20上的定位臂24,且收紧口31的外表面呈锥形面3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收紧口31为封闭的圆形口,其连续环绕在所述导电端子20的主体部21四周,从而可以与定位臂24形成连续、可靠的抵接关系,不会因为线缆的旋转、拉拽而导致定位臂24与限位环30的连接失效。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限位环30,通过限位环30套设在导电端子20的外围,并使限位环30可360度全角度抵接住所述导电端子20的定位臂24,防止导电端子20被线缆拖拽而发生松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