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4752发布日期:2018-08-21 18:0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系统,具体涉及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同时急需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其充放电效率以及整体使用寿命,并且车用动力电池单体温度不均匀容易导致电池整体寿命的快速衰减,因而,不仅要控制电池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工作,同时要保持电池包内部各个电池单体温度的一致性,使其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并且具有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及延长其寿命,现有的电池冷却系统多是风冷、水冷两种,风冷系统安全性高、成本低,但是其散热效果较差,特别是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差较为明显,而水冷系统虽然散热效果好,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能耗较高,从而,影响了电池整体的充放电寿命及充放电能力,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于电池箱体内整齐排列并且相邻电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电芯的空隙内放置冷却设备,所述电芯周围设置环电芯水道,所述环电芯水道与外部水道连通,用以给所述电芯散热,所述冷却设备与所述环电芯水道连接,所述冷却设备为柱形胶囊结构,所述胶囊结构包括壳体结构与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并且所述空心结构内填充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与冷却水道的配合使用,保证了电芯的散热效果,并且利用相变材料维持电芯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了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于电池箱体内整齐排列并且相邻电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电芯的空隙内放置冷却设备,所述电芯周围设置环电芯水道,所述环电芯水道与外部水道连通,用以给所述电芯散热。

所述冷却设备为柱形胶囊结构,所述胶囊结构包括壳体结构与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并且所述空心结构内填充相变材料。

所述壳体结构为高导热系数材质,进一步,所述壳体结构为高导热系数的聚合物材质,或者所述壳体结构为金属材质。

所述外部水道包括主循环水道和微循环水道,分别与所述环电芯水道构成主循环冷却回路与微循环冷却回路,所述主循环冷却回路包括主循环水道、环电芯水道、所述散热器;所述微循环冷却回路包括微循环水道、环电芯水道,所述主循环冷却回路与所述微循环冷却回路的共同水道上设置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实用新型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通过设置主循环冷却回路与微循环冷却回路,根据动力电池的需求开启其中一个回路,既能够满足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也能减少水泵的功耗,节省能源;

2.使用本实用新型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通过设置相变材料冷却设备,在动力电池停止工作后由其给动力电池保温,并且在动力电池启动初期热交换给动力电池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散热结构中相变材料冷却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散热结构中相变材料冷却设备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结构,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芯1,所述电芯1于电池箱体内整齐排列并且相邻电芯之间留有空隙3,所述电芯1的空隙3内多个放置冷却设备,所述电芯1周围设置环电芯水道2,所述环电芯水道2与外部水道连通,用以给所述电芯1散热。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散热结构中相变材料冷却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散热结构中相变材料冷却设备横截面示意图,所述冷却设备31为微型柱形胶囊结构,所述胶囊结构包括壳体结构311与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空心结构312,并且所述空心结构312内填充相变材料。

所述壳体结构311为高导热系数材质,进一步,所述壳体结构311为高导热系数的聚合物材质,或者所述壳体结构311为金属材质。

所述外部水道包括主循环水道4和微循环水道5,分别与所述环电芯水道2构成主循环冷却回路与微循环冷却回路,所述主循环冷却回路包括主循环水道4、环电芯水道2、散热器;所述微循环冷却回路包括微循环水道5、环电芯水道2,所述主循环冷却回路与所述微循环冷却回路的共同水道上设置水泵。

所述主循环冷却回路与所述微循环冷却回路的共同水道上设置阀门,用以切换所述主循环冷却回路与所述微循环冷却回路,所述阀门为电磁阀,并且所述阀门为三通阀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