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8025发布日期:2018-07-25 00:0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导体线芯绞合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制造设备自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电缆生产厂家。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现有的管式绞线机设备在生产电线电缆时,只能用于(1+6)芯导体的绞制紧压,是50mm2及以下小截面电线电缆导体的绞制专用设备。

当需要生产较大截面(截面面积大于50mm2)电线电缆导体时,则需要使用框式绞线机,不仅操作上繁琐、需要操作人员多,而且框式绞线机占地大、耗能高、生产效率低,使得生产成本高。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研究出一种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该绞线机特别的设置有绞笼,以绞笼内的线为线芯,通过延长绞管的长度,增加放线盘的数量,在线芯外层绞合多根单线,实现(1+6+N,N为大于1的整数)芯导体的绞制紧压,从而实现大截面导线体的绞合工艺。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管式绞线机的后端,即图1中最左端,设置有孔外放线盘1;在孔外放线盘1的右侧方向设置有绞管2,在绞管2的管体上开设有3个观察窗21。在绞管2的内部,一般对应于观察窗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3个管内放线盘;通过两个串联的绞管2,共设置有6个管内放线盘。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分别设置有单根单线,这6个管内放线盘与最左端的一个孔外放线盘1共同配合使用,实现了(1+6)芯导体的绞合紧压。

管式绞线机的放线盘可以容纳不同截面面积的单线,一般而言,截面面积越大,加工难度越大;截面面积较小时,加工难度会降低很多。从加工难易程度来讲,通常单线的直径不超过4mm,因而,现有技术中的管式绞线机可以绞制截面在50mm2以下的电线电缆。当电线电缆的截面面积大于50mm2时,该制备(1+6)芯导体的管式绞线机便无法实现。

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的设置有绞笼8,并增加管内放线盘的数量,从而实现截面面积大于50mm2的电线电缆的绞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尤其适用于截面为50~150mm2的大截面的电线电缆的绞合,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绞线机,该管式绞线机由左端至右端依次包括:

孔外放线盘1和内部设置有管内放线盘的绞管2,在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上分别安装有待绞合的单线

绞笼8,设置于绞管2的右端,并单独固定于底座上,其内部的笼内放线盘上安装有预先绞合的作为电线电缆线芯的(1+6)芯导体;

压模架3,压模架3将绞合得到的电线电缆导体紧压成设定形状后,经牵引导轮5将紧压成型后的电线电缆导体牵引拖动向盘线器7移动,并通过盘线器7将电线电缆导体弯曲盘线成圆筒状。

所述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上安装的待绞合的单线数量总计有N根,其中,7<N≤33;进一步的,7<N≤19。

其中,所述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上安装的待绞合的单线数量为12根。

所述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相同。

所述绞管2设置有3~6个,串联连接。

所述绞笼8内设置的笼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大于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

其中,所述绞笼8内设置的笼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为φ800;所述孔外放线盘1和管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为φ630。

所述绞合得到的电线电缆导体中具有不超过(1+6+N)芯。

所述绞合得到的电线电缆导体的截面面积为50~150mm2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生产速度是框式绞线机的3倍,耗电量可节约10%左右,仅需1名操作人员即可,同时设备占地面积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常规的(1+6)芯导体,还可以生产常规设备无法生产的大截面(截面面积50~150mm2)(1+6+N)芯导体的电线电缆,因此,扩大了使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设置有计米装置,可以自动记录导体的长度并在达到设定长度时自动报警,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管式绞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之一的管式绞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孔外放线盘

2-绞管

21-观察窗

3-压膜模架

4-计米装置

5-牵引导轮

6-排线器

7-盘线器

8-绞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其由左端至右端依次包括:孔外放线盘1、设置有管内放线盘的绞管2、绞笼8、压模架3、牵引导轮5、排线器6和盘线器7。

其中,孔外放线盘1上安装有待绞合的单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绞管2中,开设有2~4个观察窗21,优选开设有2~3个观察窗21,例如3个;所述绞管2中观察窗21的结构和位置,以及绞管2内部设置的管内放线盘的结构和位置,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通过绞管2上开设的观察窗21可以查看和维护其内的管内放线盘即可。

优选的,所述绞管2中观察窗21的结构和位置与现有技术中绞管观察窗21的结构和位置相同;更优选的,绞管2内部的管内放线盘结构与位置也与现有技术相同,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利于维护和改装。

更优选的,所述绞管2内管内放线盘的数量与绞管2上开设的观察窗21的数量相同。

如图2所示,所述绞管2设置有多个,并串联连接;当绞管数量越多时,绞管2串联后的占地面积越大,耗能越高。另外,放线盘在生产运行时会产生振动,由于绞管2串联连接,长度较长,管内放线盘的振动极容易带动绞管2晃动,造成绞管2的动力不平衡。

另外,放线盘上安装有待绞合的单线线圈,单线线圈在放线盘的转动作用下,单线展开并逐渐向绞线机的右端(前端),即收线端移动。单线悬空贯穿多个绞管2,当放线盘,尤其是管内放线盘振动时,其会带动将单线的晃动,而长距离悬空的单线会加剧单线的晃动。放线盘的振动通过单线的放大和传播,使得收线端,例如盘线器7,同样产生振动,影响生产终端盘线的操作,使得绞合得到的电缆缆芯在盘线时容易松垮和移动,造成产品质量降低。

因此,有必要加强多个绞管2串联后的动力稳定性,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考虑到生产成本的经济性和绞管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绞管2设置有3~8个,更优选设置有3~6个,例如3个、4个或5个;所述数量的绞管2串联连接时,绞管占地面积和设备耗能更为合理,设备固定安装后的动力平衡性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所述数量的绞管2,其内的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加和后共有放线盘N个,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进一步的,7<N≤33;优选7<N≤19,例如,N为19。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绞管2设置有4个,其中,3个绞管2开设有3个观察窗21,其内设置有等数量(3个)的管内放线盘;另一个为开设有2个观察窗21、2个管内放线盘的绞管2;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绞管内共设置有11个管内放线盘。此时,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共为12个,此时,N为12。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绞管2设置有6个,其中,每个绞管2设有2个观察窗21和2个管内放线盘;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绞管内共设置有12个管内放线盘。此时,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共为13个,即N为13。

由于每根放线盘上只有单根单线,因此,通过多个管内放线盘和最左端的一个孔外放线盘1,可以绞合不大于N芯的导体。

所述不同的绞管2通过加强型轴承底座连接,并将绞管2通过螺栓固定在绞管2下方的固定支架上,以增强绞管2的稳定性,提高多个绞管2的动力平衡,减少管内放线盘的晃动。

优选的,所述多个绞管2内在安装时同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中,特别的还设置有绞笼8。在所述绞笼8内同样设置有放线盘,为笼内放线盘,所述笼内放线盘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结构的放线盘,只要能够满足管式绞线机中的放线要求即可。所述笼内放线盘也可以和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在结构和安装上相同。

在使用时,可以将待绞合的单线首先在现有技术中的管式绞线机中绞合紧压成为(1+6)芯导体,然后再将该(1+6)芯导体线圈安装于绞笼8内的笼内放线盘上。笼内放线盘上的(1+6)芯导体、多个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和最左端的一个孔外放线盘1共同配合绞合制备为(1+6+N)芯导体。

优选的,所述绞笼8内安装的(1+6)芯导体在制备(1+6+N)芯导体时作为线芯使用,而N根由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支撑的单线均匀环绕分布于(1+6)芯导体的外周,再进行绞合,使得多根小截面的单线绞合制备成为大截面的电缆导体。

优选所述绞笼8设置于绞管2的右端(前端),更优选所述绞笼8与绞管2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线盘中,孔外放线盘1中电缆盘的直径和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中电缆盘的直径相同,以保证安装在孔外放线盘1和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上的单线线圈的长度相同,在加工的时候便于统一安装和更换,更为便利和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更优选的,所述绞笼8内的笼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大于孔外放线盘1中电缆盘的直径和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中电缆盘的直径。这是由于在绞笼8内的笼内放线盘上安装的(1+6)芯导体的直径较其余放线盘的直径粗,为了使笼内放线盘上安装的(1+6)芯导体的长度与孔外放线盘1、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上的单线线圈的长度相同,增加笼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可以使增加(1+6)芯导体线圈每圈的长度,降低了(1+6)芯导体线圈的厚度,便于安装在绞笼8的内部。这样使得(1+6)芯导体和单线的长度达到基本相同,可以在工作时统一安装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多根单线的绞合紧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绞线机可以制备10~150mm2的绞合导体,例如10~50mm2的绞合导体、50~70mm2的绞合导体、75~150mm2的绞合导体、50~150mm2的绞合导体。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孔外放线盘1中电缆盘的直径和绞管2内的管内放线盘中电缆盘的直径为φ600~650,例如,φ630;绞笼8内的笼内放线盘中的电缆盘的直径为φ780~820,例如,φ800。

由于绞笼8的负载重量大,优选的,所述绞笼8单独固定于加强型轴承底座上,并对绞笼8单独设置电机驱动和独立的传动系统,以保证可靠运行。

所述绞笼8上还可以开设有观察窗,通过该窗口安装或更换电缆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绞线机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绞笼8内选择性地安装(1+6)芯导体。当不在绞笼8不安装(1+6)芯导体时,可以使用本新型提供的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制备不高于N芯的绞合导体。例如,可以只在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中的任意7个放线盘上分别安装单线进行绞合紧压,制备现有技术中可以制备的(1+6)芯导体。

例如,当需要制备截面面积在50~150mm2的大于7根单线的绞合导体时,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制备的(1+6)芯导体或本装置制备的(1+6)芯导体作为绞合线芯安装于绞笼8内,通过将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中的N根单线绞合在线芯的外层,从而制备得到不大于(1+6+N)芯的导体;例如,当N为12时,可以制备得到(1+6+12)芯的电线电缆导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绞线机中,在管内放线盘和孔外放线盘1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安装所需数目的单线,以便制备各种不同截面需求的导线。

优选所述(1+6+N)芯的电线电缆导体的截面面积为50~150mm2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绞线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不仅可以用于制备小于50mm2的绞合导体,还可以制备50~150mm2的绞合导体,扩大了仪器的使用范围,还提高了绞合导体的生产效率。

绞合后的(1+6+N)芯电线电缆导体经过压模架3的压模和紧压成型作用后,形成设定的形状;压模后的(1+6+N)芯电线电缆导体经过牵引导轮5的牵引作用,与盘线器7连接,盘线器7不断转动,将导体弯曲盘线成型。

优选的,在所述压模架3和牵引导轮5之间还设置有计米装置4,所述计米装置4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计米装置相同,通过测定压模后的导体在其内的移动的长度确定工作时制备的大截面导体的长度。所述计米装置4与操作台电连接,并不断将测定的数据传输至操作台。当计米装置4测定的长度达到了设定长度时,计米装置4发出警报声,提醒操作人员停机或进行其他操作。所述计米装置4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式绞线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更优选的,在盘线器7与牵引导轮5之间设置有排线器6,所述排线器6将牵引导轮5牵引传输的压模后的大截面电缆导体梳理整齐,以便盘线器7将导体整齐紧密的弯曲盘线成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扩能管式绞线机占地面积小,耗能低,操作简单,仅需1名操作人员即可。研究中发现,该管式绞线机的生产速度达到了框式绞线机生产速度的3倍,同时耗电量节约了10%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普通;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