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853发布日期:2018-09-11 22:5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工业用电或临时用电过程中,电源与用电器的连接并不是常规的插头插座,而是多通过插接、打螺钉、旋紧等安装方式,将用电器的导线连接在电源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源端接线端子种类较多,有时会出现设备无法匹配电源端口的情况,且如果需要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较多,或者需要将用电器更换使用地点,就需要拆下或者重新更换相应的端子,这时通过螺钉旋紧等固定方式连接的电源线弊端就体现了出来,其拆装极为不便,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经常拆装也很容易导致接线的端头受损或者损坏,特别是在遇到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况下,临时的拆装的工艺水平往往难以保证,极易造成绝缘不良引起短路等故障,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的供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有吸附功能端子的低压供电装置,以实现用电器更换使用时能够快速拆装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压供电装置,包括有

降压器,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接,所述火线和零线分别经降压器后形成输出火线和输出零线;

第一导电板,与输出火线相连接;

第二导电板,与输出零线相连接;

第一导电端子,一端与用电器的输入端相连,另一端吸附在第一导电板上,以与输出火线电连接;

第二导电端子,一端与用电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吸附在第二导电板上,以与输出零线电连接,从而形成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有用于吸附的磁吸端头,所述磁吸端头外套设有绝缘壳,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用电器相连接,这样能够便于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与对应金属板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端头接触部位外露于绝缘壳之外。

进一步,所述接触部位是设置在磁吸端头的底面,而非接触部位在磁吸端头的上面包裹有绝缘壳。

进一步,所述磁吸端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便于收纳所述导线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大致呈L型。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火线上串联有熔断丝,这样可以保证电路安全,防止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为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具有便于安装对应第一导电端子或第二导电端子的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为采用铁或钢制成的金属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压供电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压供电装置通过一降压器将火线零线降压形成输出火线和输出零线,输出火线和输出零线分别与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用电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并通过磁吸端头,吸附在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将用电器、输出火线和输出零线连接成回路,磁吸端头与导电板吸附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使用电器方便快捷地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接,当需要更换使用时,可以方便地拆卸,同时,不必考虑端头的型号尺寸,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压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板或第二导电板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以及用电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或第二导电端子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与对应第一导电板(或第二导电端子与对应第二导电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出火线,2-输出零线,3-降压器,4-第一导电板,5-第二导电板,6-第一导电端子,61-绝缘壳,62-磁吸端头,7-第二导电端子,71-导线,8-限位槽,9-安装面,101-火线,102-零线,103-用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低压供电装置,包括有降压器3、第一导电板4、第二导电板5、第一导电端子6、第二导电端子7以及用电器103,其中,降压器3与火线101和零线102相连接,火线101和零线102分别经降压器3后形成输出火线1和输出零线2,在输出火线1上还串联有熔断丝;第一导电板4与输出火线1相连接;第二导电板5与输出零线2相连接;第一导电端子6的一端与用电器103的输入端相连,另一端磁力吸附在第一导电板4上,以与输出火线1电连接;第二导电端子7的一端与用电器103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磁力吸附在第二导电板5上,以与输出零线2电连接,从而形成回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板4和第二导电板5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8,如图2所示,该限位槽8的横截面大致呈L型,其作用是,当由用电器103引出的第一导电端子6或第二导电端子7,其所带的导线71过长时,导线71可以通过缠绕的方式容置在限位槽8,这样,便于收纳导线71,防止线路混乱。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6和第二导电端子7均包括有用于吸附的磁吸端头62,磁吸端头62非接触部位外套设有绝缘壳61,本实施例中,磁吸端头62接触部位外露于绝缘壳61之外,且该磁吸端头62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这样其接触部位通常是设置在磁吸端头62的底面,方便吸附,而非接触部位在磁吸端头62的上面包裹有绝缘壳61,便于手拿而避免触电。此外,第一导电端子6和第二导电端子7分别通过导线71与用电器103相连接,其中,绝缘壳61为塑料或环氧树脂。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带有磁吸端头62的第一导电端子6磁力吸附在金属制成的、并能被磁铁吸引的第一导电板4,带有磁吸端头62的第二导电端子7吸附在第二导电板5上,即第一导电板4和第二导电板5均为金属板,且在金属板上具有便于安装对应第一导电端子6或第二导电端子7的安装面9,该金属板可以采用利于磁铁吸附的铁或钢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