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水高反射含铝箔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589发布日期:2018-06-30 06:21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水高反射含铝箔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阻水高反射含铝箔太阳能电池背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背板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外面,要求背板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性,因而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老化性、耐高温、耐水解、耐腐蚀性能、抵御光照射能力,优良的水汽阻隔性能。随着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不断发展及其他类型电池片的使用量的逐渐增加,客户对背板水汽透过率,及通过提高背板的反射率来提高组件的整体发电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现行降低背板水汽透过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铝箔复合技术,此种背板水汽透过率最低;

2,采用提高中间层PET厚度以降低水汽透过率,此种方案降低水汽效果较差且成本较贵;

3,采用复合溅镀膜技术,此种背板水汽阻隔效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老化后溅镀层存在易脱落,水汽阻隔效果降低等不良。

但以上几种背板的反射率都比较低,不能提高组件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水性能好且反射率高的太阳能电池背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阻水高反射含铝箔太阳能电池背板,其包括铝箔层、分布在所述的铝箔层的两侧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的铝箔层和所述的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一胶黏剂层、设置在所述的铝箔层和所述的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的第一绝缘层与外界空气相接触,所述的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一耐候层、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耐候层和所述的第二胶黏剂层之间的第一基材层;所述的第一基材层的材质为具有高反射功能的发泡PET或添加有高反射填料的PET。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20~300微米,所述的第一耐候层的厚度为1~30微米。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耐候层的材质为四氟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耐候丙烯酸树脂、耐候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绝缘层的材质为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高耐候PET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25~400微米。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绝缘层包括与外界空气相接触的第二耐候层、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耐候层和所述的第一胶黏剂层之间的第二基材层,所述的第二耐候层和所述的第二基材层通过胶黏剂粘合或者通过共挤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耐候层的材质为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高耐候PET中的一种,所述的第二基材层的材质为PET、PBT、PEN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耐候层的厚度为5~100微米,所述的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20~300微米。

优选地,所述的铝箔层的厚度为2~100微米。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胶黏剂层的材质和所述的第二胶黏剂层的材质分别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的第一胶黏剂层和所述的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分别为3~20微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原料均可市购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良好的水汽阻隔率、与汇流条及电池片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良好的反射率的同时,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易于向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方案一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铝箔层;12、第一绝缘层;13、第一胶黏剂层;14、第二胶黏剂层;15、第一耐候层;16、第一基材层;

附图2为方案二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铝箔层;22、第一胶黏剂层;23、第二胶黏剂层;24、第二耐候层;25、第二基材层;26、第一耐候层;27第一基材层;

附图3为方案三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铝箔层;32、第一胶黏剂层;33、第二胶黏剂层;34、第二耐候层;35、第二基材层;36、第一耐候层;37、第一基材层;38、第三胶黏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方案一:

一种高阻水高反射含铝箔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铝箔层11、分布在铝箔层11的两侧的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设置在铝箔层11和第一绝缘层12之间的第一胶黏剂层13、设置在铝箔层11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胶黏剂层14。

第一绝缘层12与外界空气相接触,第一绝缘层12为单层结构,其材质为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高耐候PET中的一种,优选地为PVDF,PVDF购自杭州福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PV1010。第一绝缘层12的厚度为25~400微米。

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一耐候层15、设置在第一耐候层15和第二胶黏剂层14之间的第一基材层16。

第一基材层16的材质为具有高反射功能的发泡PET或添加有高反射填料的PET,优选地,具有高反射功能的发泡PET购自如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号WRM系列,所述的添加有高反射填料的PET购自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DS11系列。

第一耐候层15的材质为四氟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耐候丙烯酸树脂、耐候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第一基材层16的厚度为20~300微米,第一耐候层15的厚度为1~30微米。

铝箔层11的厚度为2~100微米。

第一胶黏剂层13的材质和第二胶黏剂层14的材质分别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优选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酯型胶黏剂,第一胶黏剂层13和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分别为3~20微米。

方案二:

一种高阻水高反射含铝箔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铝箔层21、分布在铝箔层21的两侧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设置在铝箔层21和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一胶黏剂层22、设置在铝箔层21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胶黏剂层23。

第一绝缘层包括与外界空气相接触的第二耐候层24、设置在第二耐候层24和第一胶黏剂层22之间的第二基材层25,第二耐候层24和第二基材层25通过共挤而成。

第二耐候层24的材质为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高耐候PET中的一种,优选为PVDF,PVDF购自杭州福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PV1010。

第二基材层25的材质为PET、PBT、PEN中的一种,优选为PET,PET购自四川东方绝缘材料厂生产的牌号DS10。

第二耐候层24的厚度为5~100微米,第二基材层25的厚度为20~300微米。

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一耐候层26、设置在第一耐候层26和第二胶黏剂层23之间的第一基材层27。

第一基材层16的材质为具有高反射功能的发泡PET或添加有高反射填料的PET,优选地,具有高反射功能的发泡PET购自如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号WRM系列,所述的添加有高反射填料的PET购自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DS11系列。

第一耐候层26的材质为四氟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耐候丙烯酸树脂、耐候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第一基材层27的厚度为20~300微米,第一耐候层26的厚度为1~30微米。

铝箔层21的厚度为2~100微米。

第一胶黏剂层13的材质和第二胶黏剂层14的材质分别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优选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酯型胶黏剂,第一胶黏剂层13和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分别为3~20微米。

方案三:

与方案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绝缘层为三层结构,第二耐候层34和第二基材层35之间通过第三胶黏剂层38。第三胶黏剂层38的材质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优选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酯型胶黏剂,厚度为3~20微米。

实施例1:

第一绝缘层为三层结构,第二耐候层34为杭州氟膜科技生产的PVDF薄膜,型号PV1010,厚度为22.5μm,第二基材层35为PET,四川东方绝缘材料厂生产,牌号DS10,厚度为75微米,第三胶黏剂层38为赛伍自产聚酯型胶黏剂,厚度为10微米;铝箔层31为无锡力同铝业生产,厚度为20微米。第一耐候层36为采用常熟三爱富生产,牌号为ZHM-2及ZHM-70所制备的的涂层,厚度为4微米,第一基材层37采用具有高反射功能的发泡PET为基材,宁波长阳技术有限改善生产,牌号WRM75,厚度为75微米;然后依次采用赛伍自产聚酯型胶黏剂复合成正式产品,厚度为15um。

实施例2,除了第一绝缘层厚度为125微米,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除了第二绝缘层厚度为125微米,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根据实验所制备的透明绝缘条具有以下测试性能: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