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513发布日期:2018-07-04 08:2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供电网络智能化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供电网络智能化。因此,需要供电网络的终端执行机构——小型断路器(或微型断路器)执行上端信号具备跳闸、合闸功能。因此小型断路器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除了具备传统的手动分合闸及过流过载自动脱扣功能外,还需要具有自动分合闸以及重合闸功能,以实现远程控制;尤其是结合智能电表,实现欠费自动跳闸断电,充费自动合闸送电的功能。

自动重合闸的重要作用:电力线路故障大多是“瞬时性”的故障,在线路被断路器迅速断开后,故障点的绝缘水平可自行恢复,故障也就随即消失。此时,如果把断开的断路器自动重新合上,也即自动重合闸,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由此,自动重合闸能够提供供电可靠性,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和时间;对于断路器本身由于机构不良或继电保护误动作引起的误跳闸,也能起纠正的作用。

然而现在的2p自动重合闸断路器大多是n级单元一个壳体、l级单元(断路器)一个壳体、重合闸单元一个壳体,一方面造成结构冗杂,另一方面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主要解决现在的自动重合闸断路器大多是n级单元一个壳体、l级单元(断路器)一个壳体、重合闸单元一个壳体,一方面造成结构冗杂,另一方面成本也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包括第二壳体和用于安装断路器单元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脱扣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脱扣机构和触头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动力源、转动盘和摆动杆;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动盘转动;还包括与所述转动盘同轴设置的传动盘,所述转动盘通过传动盘带动手柄转动,所述摆动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壳体上,所述转动盘通过传动盘带动摆动杆摆动,所述摆动杆用于在转动时通过带动脱扣针使第一脱扣机构脱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将重合闸单元设于n级壳体(第二壳体)内,整体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内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分闸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合闸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动盘与摆动杆的配合示意图(合闸时)。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动盘与摆动杆的配合示意图(分闸时)。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动盘与传动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和连接盘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自动重合闸断路器,包括第二壳体2和用于安装断路器单元的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脱扣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脱扣机构21和触头机构22,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动力源31、转动盘和摆动杆35;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32带动转动盘33转动;还包括与所述转动盘同轴设置的传动盘34,所述转动盘通过传动盘带动手柄37转动,所述摆动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壳体上,所述转动盘通过传动盘带动摆动杆摆动,所述摆动杆用于在转动时通过带动脱扣针使第一脱扣机构脱扣。第一壳体的第一脱扣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锁扣、第一跳扣等,为现有技术,锁扣上设有脱扣针,摆动杆摆动的时候拨动脱扣针使锁扣脱扣,第二脱扣机构与第一脱扣机构相同,也包括第二支架、第二锁扣和第二跳扣等,并在第一脱扣机构脱扣后也脱扣,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使用的时候,如要小型断路器(安装于第一壳体)合闸,则需要给控制信号线一个电压输入信号,电压输入信号给出后,电机开始朝正方向(顺时针)转动(电机的转动方向完全由智能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板(pcb板)控制)。作为可选方案之一,由于蜗杆固定在电机传动轴上,所以蜗杆也一起转动。这时与蜗杆齿轮咬合的蜗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传动盘逆时针转动,最后将动作齿轮同芯轴带动断路器手柄进行合闸操作。当传动盘根据智能电路的线路板设定的时间编程到达约定时间进行合闸操作,接收到指令后电机停止转动到达预定位置。相应的各齿轮也停止转动,并停在合闸位置上,分励脱扣装置也由传动盘带动处在下方合闸处。这时小型断路器属于合闸状态。小型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可以通过人工扳动手柄可以任意分闸或合闸。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如要使断路器分闸,则需要断开控制信号线的输入电压。电机开始朝正方向转动(马达的转动方向完全由智能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板控制)。由于蜗杆固定在电机传动轴上,所以蜗杆也一起转动。这时与蜗杆齿轮咬合的蜗轮顺时针转动,带动传动盘逆时针转动,最后将断路器手柄进行合闸操作。当传动盘根据智能电路的线路板设定的时间编程到达约定时间进行分闸操作,智能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板接到指令后电机停止转动到达预定位置。相应的各齿轮也停止转动,并停在分闸开关位置上,分励脱扣装置也由传动盘带动处在下方分闸处。这时产品处于分闸状态,即小型断路器属于锁死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扳动小型断路器手柄合闸。该产品在与小型断路器组装过程中,采用导电柱及导电弹簧29组合方式,利用导电弹簧的弹性,把导电柱压紧在智能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板上,并使导电柱与智能电路电子元器件组件板电气连接接触良好;相反,另一端亦利用弹簧弹性,把导电柱压紧在小型断路器的引弧片上不需要烙铁焊接,轻松进行电气连接。组装及拆卸过程快捷、方便。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转动盘轴向外壁偏心处设有推动块331,所述传动盘上与所述推动块对应设有弧形槽341,所述传动盘通过伸入所述弧形槽的推动块带动所述传动盘转动。在转动盘转动的时候,推动块随着转动盘的转动在弧形槽内活动,在其与弧形槽顶部内壁接触后会推动传动盘转动,转动盘底部设有触动部用于推动摆杆转动,摆杆的一端用于带动脱扣针转动,脱扣针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壳体内的脱口脱扣机构脱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有凹槽201,所述凹槽内设有铰接轴2011,所述摆动杆中端设有与所述铰接轴配合的铰接孔351,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摆动杆转动的触动部342。此处采用凹槽的结构,而且摆动杆的外表面不高于第二壳体的表面,使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摆动杆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外壁,动作更加迅速,分断灵敏。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触动部342为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的凸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通槽202,所述摆动杆一端设有凸块352,所述凸块穿过所述通槽伸入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凸台对应设置。作为可选方案之一,该触动部为转动盘上设有的凸台,摆动杆上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凸块,在转动盘转动的时候,通过凸台推动凸块使摆动块转动,运行平稳,使用方便。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凸块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凸台外侧为与所述凸台周向外壁滑动配合的弧形面3421。凸台的横截面为弧形面,而且前端的宽度大于后端的宽度,在转动的时候通过弧形面顶开凸块进而使摆动杆摆动,进而带动脱扣针运动使锁扣运动,最后使断路器脱扣,在复位的时候,与之相反,先带动锁扣转动然后带动脱扣针转动然后使摆动杆转动,(此时凸台与凸块错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摆动杆另一端设有用于脱扣针穿过的通孔353,所述摆动杆摆动时通过所述通孔内壁带动所述脱扣针转动。该脱扣针伸入通孔内,在摆动杆转动的时候带动脱扣针运动。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pcb板4。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传动机构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蜗杆51,所述转动盘33上设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332。通过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比较大,且可具有自锁性。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所述传动盘周向壁上设有第一扇形齿部344,所述手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扇形齿部344相啮合的第二扇形齿部371。手柄内设有复位用的扭簧,为现有技术,当传动盘转动到一定行程后,第一扇形齿部与第二扇形齿部啮合,进而带动手柄运动。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还包括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盘38,所述第二扇形齿部371设于所述连接盘周向外壁,所述手柄轴向设有若干卡接槽372,所述连接盘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381。该手柄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盘,用于与传动盘配合使用,使用效果更佳。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