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881发布日期:2018-11-09 17:1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指示牌往往需要牢固安装以避免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道路施工或者道路规划建设改变等因素,道路指示牌往往需要更换以适应变化的信息。而由于位置较高以及往往位于道路行车道附近等因素,其安装更换等操作需要用时减少等要求。现有一些固定方式往往需要耗时较多。而一些简易安装的固定方式虽然操作方便但是难以实现紧固安装的需要。另外,一些交通指示牌的安装是永久固定安装的以保证安装的牢固可靠从而避免形成安全隐患。但是这给指示信息的更换带来困难,同时,现有带led显示屏的指示牌供电连接的安全性低,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用以与所述安装座配合连接的指示牌体,所述安装座右侧端面内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下侧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底壁相连通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插槽与所述第一滑腔之间的部分内相连通设置第一通滑槽,所述插槽左侧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左侧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腔左侧延伸段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滑腔上侧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三滑腔上侧的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部端固设有斜面顶压部,所述第一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右侧顶部与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一侧的顶部端面内设有斜面推槽,所述第一通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锁滑杆,所述第一通滑槽左侧内壁内设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锁滑杆固定配合连接的导滑块,所述导滑块上侧的所述导滑槽内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锁滑杆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腔内且用以与所述斜面顶压部顶压滑动配合连接的斜面顶推块,所述第三滑腔与所述插槽之间的部分内相连通设有第二通滑槽,所述第三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顶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顶部端动力连接有伸出所述第四滑块顶部端面外的外键轴,所述第四滑块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斜面推槽内的斜面挤推块,所述外键轴外侧环绕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四滑腔内顶壁以及所述第四滑块顶部端面顶压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紧固支撑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第一滑腔左侧内壁内,所述第一螺杆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块左侧端面上固设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相对的所述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供电槽,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四滑腔之间的部分内的传动轴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三滑腔之间的部分内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三滑腔内且与所述第三滑块顶部端面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轴底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外键轴相对设置的内键槽,所述外键轴顶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三滑块右侧端面内固设有弹性供电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牌体包括显示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左侧端面上的插杆,所述插杆左侧端面固设有弹性导电头,所述插杆底部端面内设有锁定凹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和减温片,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护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首先将指示牌体移动至安装座的右侧位置,同时,使插杆与插槽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将插杆完全插入插槽内,同时,使锁定凹槽与第一通滑槽顶部端处于相对位置,此时,由插杆带动弹性导电头最大程度伸入第二通滑槽内,同时,使弹性导电头与第三滑块右侧端面滑动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此时,通过第一电机控制第一螺杆转动,由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滑腔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由斜面顶压部与斜面顶推块顶压滑动配合工作,使斜面顶推块带动锁滑杆顶部末端最大程度伸入锁定凹槽内,从而实现稳定锁定工作,由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滑动至第二滑腔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导电块与供电槽完全配合连接,同时,由斜面推槽与斜面挤推块顶压滑动配合工作,使斜面挤推块带动第四滑块最大程度滑动至第四滑腔内的顶部位置,此时,使外键轴最大程度伸入内键槽,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外键轴转动,进而由外键轴带动传动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以及第二螺杆转动,同时,由第二螺杆带动第三滑块滑动至第三滑腔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使弹性供电片与第二通滑槽处于相对位置,同时,使弹性导电头滑动至弹性供电片处且弹性顶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锁定连接工作,减少工人操作量,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供电连接工作,大大提高的供电插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安装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指示牌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承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交通控制指示装置,包括安装座6以及用以与所述安装座6配合连接的指示牌体7,所述安装座6右侧端面内设有插槽63,所述插槽63下侧的所述安装座6内设有第一滑腔64,所述第一滑腔64内底壁相连通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腔65,所述插槽63与所述第一滑腔64之间的部分内相连通设置第一通滑槽68,所述插槽63左侧的所述安装座6内设有第三滑腔69,所述第三滑腔69左侧的所述安装座6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66,所述第四滑腔66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腔65左侧延伸段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滑腔66上侧的所述安装座6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传动腔67,所述传动腔67右侧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三滑腔69上侧的所述安装座6内,所述第一滑腔6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641,所述第一滑块641顶部端固设有斜面顶压部644,所述第一滑块64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642,所述第一螺杆642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机64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6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右侧顶部与所述第一滑块641底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651,所述第二滑块651远离所述第一滑块641一侧的顶部端面内设有斜面推槽652,所述第一通滑槽68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锁滑杆681,所述第一通滑槽68左侧内壁内设有导滑槽682,所述导滑槽68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锁滑杆681固定配合连接的导滑块684,所述导滑块684上侧的所述导滑槽682内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簧683,所述锁滑杆681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腔64内且用以与所述斜面顶压部644顶压滑动配合连接的斜面顶推块685,所述第三滑腔69与所述插槽63之间的部分内相连通设有第二通滑槽631,所述第三滑腔69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滑块691,所述第四滑腔66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四滑块661,所述第四滑块661顶部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机663,所述第二电机663顶部端动力连接有伸出所述第四滑块661顶部端面外的外键轴664,所述第四滑块661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斜面推槽652内的斜面挤推块662,所述外键轴664外侧环绕设有第二弹簧665,所述第二弹簧665与所述第四滑腔66内顶壁以及所述第四滑块661顶部端面顶压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腔67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643的外部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安装座6上下两侧对称设有紧固支撑件61,提高所述安装座6安装的稳固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电机643外表面固嵌于所述第一滑腔64左侧内壁内,所述第一螺杆642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腔64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滑块651左侧端面上固设有导电块653,所述导电块653相对的所述第二滑腔65左侧内壁内设有供电槽654,所述导电块653与所述第二电机663电性连接,从而提高第二电机663的供电安全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7与所述第四滑腔66之间的部分内的传动轴671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传动腔67与所述第三滑腔69之间的部分内的第二螺杆675,所述第二螺杆675上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螺杆675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67内且所述第二螺杆675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一齿轮674,所述第二螺杆675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三滑腔69内且与所述第三滑块691顶部端面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轴671底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外键轴664相对设置的内键槽673,所述外键轴664顶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67内且与所述第一齿轮674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672,所述第三滑块691右侧端面内固设有弹性供电片692,从而实现由第二电机663控制传动机构工作带动第三滑块691的上下滑动工作,进而实现弹性导电头712与弹性供电片692的供电连接以及断开的驱动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指示牌体7包括显示主体72以及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72左侧端面上的插杆71,所述插杆71左侧端面固设有弹性导电头712,所述插杆71底部端面内设有锁定凹槽711,大大提高的安装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6431和减温片6432,所述减震板643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643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643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643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643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机643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643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机643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震板643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机643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电机643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本装置抖动,所述第二电机663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护装置。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块641位于第一滑腔64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由第一滑块641带动第二滑块651位于第二滑腔65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导滑块684受到第一弹簧683顶压力使导滑块684滑动至导滑槽682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滑块684带动锁滑杆681底部的斜面顶推块685最大程度伸入第一滑腔64内且与斜面顶压部644最大程度顶压滑动配连接,同时,使锁滑杆681顶部端面与插槽63内底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斜面推槽652位于第四滑腔66底部相对位置,同时,第四滑块661受到第二弹簧665顶压力使第四滑块661带动斜面挤推块662完全位于斜面推槽652内,此时,使第四滑块661带动顶部端的外键轴664最大程度远离内键槽673内,同时,第三滑块691位于第三滑腔69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由第三滑块691带动弹性供电片692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通滑槽631。

当需要快速安装时,首先将指示牌体7移动至安装座6的右侧位置,同时,使插杆71与插槽63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将插杆71完全插入插槽63内,同时,使锁定凹槽71与第一通滑槽68顶部端处于相对位置,此时,由插杆71带动弹性导电头712最大程度伸入第二通滑槽631内,同时,使弹性导电头712与第三滑块691右侧端面滑动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此时,通过第一电机643控制第一螺杆642转动,由第一螺杆642带动第一滑块641滑动至第一滑腔64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由斜面顶压部644与斜面顶推块685顶压滑动配合工作,使斜面顶推块685带动锁滑杆681顶部末端最大程度伸入锁定凹槽711内,从而实现稳定锁定工作,由第一滑块641带动第二滑块651滑动至第二滑腔65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导电块653与供电槽654完全配合连接,同时,由斜面推槽652与斜面挤推块662顶压滑动配合工作,使斜面挤推块662带动第四滑块661最大程度滑动至第四滑腔66内的顶部位置,此时,使外键轴664最大程度伸入内键槽673,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电机663带动外键轴664转动,进而由外键轴664带动传动轴671、第二齿轮672、第一齿轮674以及第二螺杆675转动,同时,由第二螺杆675带动第三滑块691滑动至第三滑腔69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使弹性供电片692与第二通滑槽631处于相对位置,同时,使弹性导电头712滑动至弹性供电片692处且弹性顶压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首先将指示牌体移动至安装座的右侧位置,同时,使插杆与插槽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将插杆完全插入插槽内,同时,使锁定凹槽与第一通滑槽顶部端处于相对位置,此时,由插杆带动弹性导电头最大程度伸入第二通滑槽内,同时,使弹性导电头与第三滑块右侧端面滑动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此时,通过第一电机控制第一螺杆转动,由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滑腔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由斜面顶压部与斜面顶推块顶压滑动配合工作,使斜面顶推块带动锁滑杆顶部末端最大程度伸入锁定凹槽内,从而实现稳定锁定工作,由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滑动至第二滑腔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导电块与供电槽完全配合连接,同时,由斜面推槽与斜面挤推块顶压滑动配合工作,使斜面挤推块带动第四滑块最大程度滑动至第四滑腔内的顶部位置,此时,使外键轴最大程度伸入内键槽,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外键轴转动,进而由外键轴带动传动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以及第二螺杆转动,同时,由第二螺杆带动第三滑块滑动至第三滑腔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使弹性供电片与第二通滑槽处于相对位置,同时,使弹性导电头滑动至弹性供电片处且弹性顶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锁定连接工作,减少工人操作量,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供电连接工作,大大提高的供电插接的安全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