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5169发布日期:2018-09-18 19:0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包括用于承载信息卡的卡座。而现有取出信息卡的方法是将卡针插入卡座中的取卡孔中以将卡托和信息卡弹出。该方法操作不便,不利于用户使用。此外,在没有取卡针的情况下,将导致无法取出卡托和信息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卡方便的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座组件。所述卡座组件包括壳体、承载板、卡托、传动件及推杆,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承载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卡托包括卡托主体及弹性连接所述卡托主体的按压件,所述卡托主体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承载板,所述传动件包括转盘及第一齿部,所述转盘外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齿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转盘具有自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转盘内部凹陷的限位槽,所述推杆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推杆包括杆体及固定于所述杆体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当所述卡托经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槽,所述杆体的端部正对所述按压件;当所述按压件受力抵顶所述杆体时,所述杆体移动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推动所述限位凸起,以使所述限位凸起脱离所述限位槽,所述卡托被推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卡座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卡座组件中,通过在所述承载板上转动连接有所述传动件,且所述传动件的所述转盘上设有所述限位槽,以及在所述卡托上设有所述限位凸起,以当所述托盘经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槽,且所述杆体的端部正对所述按压件,进而实现所述卡托相对所述壳体的锁紧。此外,当所述按压件受力抵顶所述杆体时,所述杆体移动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推动所述限位凸起,以使所述限位凸起脱离所述限位槽,所述卡托被推出,进而实现所述卡托相对所述壳体的解锁。所述卡座组件能够实现用户在不借助辅助工具(如顶针)的情况下实现半自动取卡,其操作简单、方便。当上述卡座组件应用在电子设备时,上述电子设备取卡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停留位;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按压件处于按压状态;

图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停留位;

图7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8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9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10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11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1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停留位;

图1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1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1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图1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I-I线处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停留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1为电子设备200的第一视角示意图。电子设备200包括卡座组件100。卡座组件100收容于电子设备200的内部。卡座组件100用于承载信息卡300。信息卡300的数量可以为一张或多张。信息卡30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用户身份识别卡及安全数码卡。电子设备200可以是任何具备卡座组件100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

请参阅图2至图5,卡座组件100包括壳体10、承载板20、卡托30、传动件40及推杆50。壳体10上设有通孔11。通孔11连通壳体10的内部与壳体10的外部。承载板20固定于壳体10的内部。卡托30包括卡托主体31及弹性连接卡托主体31的按压件32。卡托主体31上设有限位凸起311。传动件40可转动地安装于承载板20。传动件40包括转盘41及第一齿部42。转盘41外周面包括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第一齿部42固定于第一部分411。转盘41具有自第二部分412向转盘41内部凹陷的限位槽43。推杆50可移动地安装于承载板20。推杆50包括杆体51及固定于杆体51的第二齿部52。第二齿部52与第一齿部42啮合。当卡托40经通孔11伸入壳体10的内部时,限位凸起311卡入限位槽43,杆体51的端部正对按压件32。可以理解的是:杆体51的端部正对按压件32指的是杆体51的端部在按压件32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按压件32内。当按压件32受力抵顶杆体51时,杆体51移动并带动转盘41转动,转盘41推动限位凸起311,以使限位凸起311脱离限位槽43,卡托30被推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承载板20上转动连接有传动件40,且传动件40的转盘41上设有限位槽43,以及在卡托30上设有限位凸起311,以当卡托40经通孔11伸入壳体10的内部时,限位凸起311卡入限位槽43,且杆体51的端部正对按压件32,进而实现卡托40相对壳体10的锁紧。此外,当按压件32受力抵顶杆体51时,杆体51移动并带动转盘41转动,转盘41推动限位凸起311,以使限位凸起311脱离限位槽43,卡托30被推出壳体10内部的至少一段距离,进而实现卡托30相对壳体10的锁紧。该卡座组件100能够实现用户在不借助辅助工具(如顶针)的情况下实现半自动取卡,其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卡座组件100包括固定于壳体10内部的限位件60。限位件60用于限定转盘41的转动角度,以使转盘41在第一停留位与第二停留位之间转动。其中,当限位凸起311抵碰转盘41时,转盘41相对壳体10处于第一停留位。当限位凸起311卡合在限位槽43内时,转盘41相对壳体10处于第二停留位。本实施例中,限位件60包括弧形孔61和限位柱62。弧形孔61设在转盘41上。限位柱62设于承载板20。限位柱62为固接在承载板20表面的圆柱。限位柱62穿过弧形孔61。当转盘41处于第一停留位时,限位柱62抵持于弧形孔61的一侧。当卡托30经通孔11伸入壳体10的内部时,限位凸起311抵碰转盘41,并带动转盘41转动。此时,限位柱62抵持于转盘41上的弧形孔61的另一侧,以使转盘41停止转动而平稳地处于第二停留位。因此,通过在转盘41上设置弧形孔61以及在承载板20上固接限位柱62,以形成对转盘41旋转进行限制的限位件60,从而转盘41在第一停留位和第二停留位之间转动,进而避免因限位凸起311抵碰不到限位槽43而使得限位凸起311无法与限位槽43卡合。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在转盘41的靠近承载板20的表面设置限位柱,以及在承载板20上设置弧形孔,来限制转盘41在第一停留位和第二停留位之间转动。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如图6和图7所示,转盘41为圆盘结构。当卡托30处于第一停留位时,杆体51的端面到按压件32的距离的一半大于转盘41自第一停留位转至第二停留位时所经过的弧度乘以转盘41半径。本实施例中,圆盘的半径为R。当转盘41自第一停留位转至第二停留位时,转盘41转过的弧度为A。当卡托30在转盘41的转动带动下朝着向壳体10内部的方向伸入时,卡托30的伸入的距离为S,显然S=A×R。此外,按压件32也同时沿着壳体10内部移动距离S。此外,转盘41通过与杆体51的啮合传动,以使杆体51沿着通孔11的方向同样移动距离S。因此,当杆体51端面到按压件32的距离至少为2S=2A×R时,可以避免在转盘41从第一停留位转至第二停留位时,因杆体51过早抵持在按压件32上而使得限位凸起311无法卡合在限位槽43内。

如图3和图4所示,转盘41的外周面包括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第一部分411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轮齿。多个第一轮齿形成第一齿部42。第一轮齿为自转盘41的外周面凸起。此外,杆体51的朝向卡托30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轮齿。多个第二轮齿形成第二齿部52。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啮合传动。本实施例中,当卡托30伸入壳体10内部时,限位凸起311抵顶转盘41,以使转盘41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杆体51通过第二轮齿与第一轮齿的啮合传动下,朝着按压件32的方向移动。当限位凸起311完全收容在限位槽43时,杆体51停止移动。此时杆体51与按压件32正对。当用户按压按压件32时,杆体51朝着远离通孔11的方向移动,转盘41在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的啮合传动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限位凸起311在转盘41的抵顶下,推出壳体10内部的部分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轮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第二轮齿的数量为两个。通过两个第二轮齿在第一轮齿之间转动,以使在第一停留位与第二停留位之间转动。

本实施例中,推杆50滑动装在承载板20上具有多种形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8所示,卡座组件100包括固定在承载板20上的固定板70。固定板70上设有滑孔71,杆体51滑动装于滑孔71。本实施例中,滑孔71贯穿固定板70的两侧,以使杆体51穿过滑孔71并相对承载板20滑动。固定板70通过螺丝锁付在承载板20上。当然固定板70也可以通过螺钉锁付,卡扣卡合、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在承载板20上。滑孔71的内周壁的形状与推杆50的形状适配。因此,在承载板20上固接固定板70,并在固定板70上设置滑孔71,以使杆体51能够稳定地在承载板20上滑动,避免杆体51在滑动中发生偏移而无法与按压件32正对。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滑孔71的槽壁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区711及第二凹陷区712。杆体51设有第一凸起511。当转盘41处于第一停留位时,第一凸起511收容于第一凹陷区711。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第一凸起511收容于第二凹陷区712。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区711与第二凹陷区712的内周壁为弧面。第一凸起511的外表面与第一凹陷区711和第二凹陷区712的表面适配,以使第一凸起511能够收容在第一凹陷区711或者第二凹陷区712内。具体的,当卡托30伸入壳体10的内部时,限位凸起311抵顶转盘41沿逆时针转动。转盘41带动杆体51朝着通孔11的方向移动。当转盘41转至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的第一凸起511卡合在第二凹陷区712内。此时,由于第一凸起511紧密卡合在第二凹陷区712内,使得杆体51便无法继续逆时针转动,从而方便用户将卡托30取出。当用户按压按压件32时,杆体51朝着远离通孔11的方向移动,转盘4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限位凸起311在转盘41的抵顶下,推出壳体10内部的部分距离。此时转盘41处于第一停留位,第一凸起511卡合于第一凹陷区711内。因此,由于第一凸起511紧密卡合在第一凹陷区711内,使得杆体51便无法继续顺时针转动,从而转盘41无法继续转出第一停留位,进而转盘41便平稳地停在第一停留位上。因此,通过转盘41在第一停留位和第二停留位之间转动,以实现循环锁紧或解锁卡托30。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如图10所示,承载板20上设有滑动环21。杆体51滑动装于滑动环内。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板20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滑动环21。多个滑动环21固接在承载板20上。可以理解的是:滑动环21固接在承载板20上表示的是滑动环21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板20上,也可以不可拆卸地连接在承载板20上。但当滑动环21固接在承载板20上时,滑动环21不能相对承载板20活动。因此,滑动环21便牢固地固定在承载板20上,避免卡托30在滑动环21内滑动时出现偏移,从而影响杆体51与按压件32的正对。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环2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但需保证通过滑动环21限制推杆50在滑动中出现偏移。

进一步的,滑动环21的内周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图未示)和第二凹陷部(图未示)。杆体51设有第二凸起(图未示)。当转盘41处于第一停留位时,第二凸起收容于第一凹陷部。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第二凸起收容于第二凹陷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的内周壁为弧面。第二凸起的外表面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表面适配,以使第二凸起能够收容在第一凹陷部或者第二凹陷部内。具体的,当卡托30伸入壳体10的内部时,限位凸起311抵顶转盘41沿逆时针转动。转盘41带动杆体51朝着通孔11的方向移动。当转盘41转至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的第二凸起卡合在第二凹陷部内。此时,由于第二凸起紧密卡合在第二凹陷部内,使得杆体51便无法继续逆时针转动,从而方便用户将卡托30取出。当用户按压按压件32时,杆体51朝着远离通孔11的方向移动,转盘41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限位凸起311在转盘41的抵顶下,推出壳体10内部的部分距离。此时转盘41处于第一停留位,第二凸起卡合于第一凹陷部内。因此,由于第二凸起紧密卡合在第一凹陷部内,使得杆体51便无法继续顺时针转动,从而转盘41无法继续转出第一停留位,进而转盘41便稳定地停在第一停留位上。因此,通过转盘41在第一停留位和第二停留位之间转动,以实现能够循环锁紧或解锁卡托30。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卡座组件100包括缓冲垫80,缓冲垫80设于杆体51的朝向按压件32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中,缓冲垫80为泡棉。当按压件32受力抵顶杆体51时,按压件32将对杆体51产生压应力,缓冲垫80能够有效地缓冲按压件32对杆体51的压应力,避免因按压件32多次抵顶杆体51而导致杆体51或者按压件32发生损坏。此外,由于杆体51的端面设有缓冲垫80,使得当用户意外触动按压件32时,缓冲垫80可以缓冲按压件32抵顶杆体51的部分力,避免杆体51带动卡托30从壳体10的内部脱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垫80的材料也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体的本申请不作出限制。

如图4所示,卡托主体31包括托盘313及固接于托盘313的挡板312。托盘313用于承载信息卡300。挡板312设有第一凹槽3121。按压件32包括按压部321及弹性部322。按压部321经弹性部322连接在第一凹槽3121的底壁上。本实施例中,按压件32的外端面遮盖第一凹槽3121的开口,以使得卡座组件100应用电子设备200上时保证整体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的,按压部321的材料与挡板312的材料一致,以进一步便于用户在触觉以及视觉上体验到卡座组件100的整体性,从而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弹性部322为弹簧。按压部321经弹簧连接在第一凹槽3121的底壁上。当用户按压按压部321时,按压部321压缩弹簧。当用户停止对按压部321施加压力时,按压部321在弹簧的抵持力恢复至原来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322也可以为软胶材料,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称TPU)。

如图4所示,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的端面与按压件32的距离小于按压件32的朝向第一凹槽3121的表面与第一凹槽3121底壁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由于按压部321通过弹性部322连接在第一凹槽3121的底壁上,使得按压部321的距离具有一定量程。此时,当杆体51的端面与按压件32的距离小于按压件32的朝向第一凹槽3121的表面与第一凹槽312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时,可以保证按压件32抵顶到杆体51,从而使得杆体51将卡托30推出壳体10内部的至少一段距离。

本实施例中,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与按压件32正对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凹槽3121的底壁设有第一贯穿孔3122。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伸入所述第一贯穿孔3122正对按压部321。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3122的孔径大小大于杆体51,以足够杆体51穿过第一贯穿孔3122,正对于按压部321上。第一贯穿孔3122的内周壁的形状与杆体51的形状适配,以减小杆体51与第一贯穿孔3122的内周壁的滑动摩擦力。第一贯穿孔3122将第一凹槽3121连通至壳体10的内部。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穿过第一贯穿孔3122,与按压部321正对。此时,由于杆体51穿过第一贯穿孔3122,使得挡板312的厚度不用太厚就足够让按压件32按压到杆体5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3122的孔径大小不作出具体的限制。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凹槽3121的底壁设有第二贯穿孔3123。按压件32包括固定于按压部321的延伸杆323。延伸杆323活动穿设于第二贯穿孔3123。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延伸杆323正对杆体51。本实施例中,延伸杆323与按压部321一体成型,以减小额外制备延伸杆323的成本。延伸杆323与按压部321成T字形,以保证延伸杆323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偏移杆体51,从而保证延伸杆323与杆体51正对。此外,通过在按压部321上固定延伸杆323,以在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杆体51不必伸入第二贯穿孔3123内,从而避免因卡托30发生晃动使得挡板312触碰到杆体51,杆体51与驱动件40发生错位。

如图14所示,挡板312包括限位部3122。限位部3122环绕第一凹槽3121的内周壁设置。按压部321的外端面设有第二凹槽3211。第二凹槽3211环绕外端面设置,且贯穿按压部321的侧面。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第二凹槽3211的底壁抵顶限位部3122。本实施例中,由于按压部321环绕外端面设置,使得按压部321形成阶梯状结构。此时,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限位部3122收容在第二凹槽3211内,且限位部3122的外表面与按压件32的外端面持平,以保证电子设备200的整体性。通过在按压部321设置第二凹槽3211,以在转盘41的第二停留位,将挡板312的限位部3122收容在第二凹槽3211内,从而有效地密封挡板312与按压件32之间的缝隙,避免壳体10外部的水渍或者灰尘进入壳体10的内部。此外,当按压部321抵持在限位部3122时,也可以避免因弹簧失效使得按压部321弹出壳体10外部,影响电子设备200的美观。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卡座组件100包括密封件90。密封件90固接在限位部3122朝向第二凹槽3211的底壁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密封件90为泡棉。密封件90的一端粘接在限位部3122朝向第二凹槽3211的底壁的表面上,以方便按压件32在按压过程中,不至于密封件90脱落。此时,由于挡板312与按压部321之间具有密封件90,使得壳体10的外部的水渍便不能沿着第二凹槽3211的槽壁与限位部3122的边缘处进入壳体10的内部,从而损坏壳体10内部的元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90也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如图15所示,延伸杆323包括延伸部3231。延伸部3231环绕延伸杆323的侧面设置。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延伸部3231抵持在挡板312的朝向壳体10内部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231可拆卸连接在延伸杆323的端面上,以方便用户装配与拆卸。此时,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延伸部3231抵持在挡板312上,从而有效地密封挡板312与按压件32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壳体10外部的水渍或者灰尘从挡板312与按压件32之间的缝隙处渗进去。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3231也可以可拆卸固接在延伸杆323的周侧面。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进一步的,在挡板312的朝向延伸部3231的表面上也可以粘接密封体,以进一步的密封挡板312与按压件32之间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密封体为泡棉。当转盘41处于第二停留位时,密封体被挤压在延伸部3231与挡板312上,从而进一步的避免壳体10外部的水渍或者灰尘渗入壳体10的内部,破坏壳体10内部的元器件。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6所示,托盘313的两侧设有凸块3111,承载板20上设有第三凹槽22,当卡托处于第二停留位时,凸块3111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22。具体的,凸块31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托盘313的两侧。承载板20上设有与凸块3111相对应的第三凹槽22。凸块3111的外表面的形状与第三凹槽22的槽壁形状适配,以当卡托40伸入壳体10内部时,凸块3111卡合在第三凹槽22内。凸块3111靠近通孔11的表面为弧面,以减小凸块3111与第三凹槽22的摩擦力,从而方便用户取卡。通过凸块3111与第三凹槽22的卡合,可以增加卡托40与壳体10的锁紧力,避免电子设备200在跌落或者撞击时,卡托40从壳体10上脱落。在其他实施例里,凸块3111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以形成多组合卡合结构,增加卡托40与壳体10的锁紧力。

如图2和图16所示,承载板20为电路板。承载板20包括导电弹片23。导电弹片23用于电连接信息卡。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包括主电路板。主电路板固定在电子设备200的内部。卡座组件100上的信息卡300经过电路板20电连接在主电路板上,以实现信息卡300的读取。具体的,电路板20上设有导电弹片23。导电弹片23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导电塑胶。信息卡300的表面设有接触端子,接触端子与电路板20的导电弹片23电连接,以使信息卡300通过电路板20电连接在主电路板上。导电弹片23具有形变力,从而在受压时牢固抵持信息卡300,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固度。导电弹片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其他实施中,电路板20也可以为主电路板。信息卡300表面上的接触端子直接与主电路板上电连接。

如图2和图16所示,卡座组件100包括罩体1,罩体1固定于承载板20,并与承载板20共同围设出容置空间2,容置空间2正对通孔11,导电弹片23收容于容置空间2,罩体1包括多个抵持弹片3,多个抵持弹片3向电路板的方向凸起,当托盘313经通孔伸入容置空间2时,多个抵持弹片3将信息卡300压紧在导电弹片23上。本实施例中,罩体1可以通过卡扣卡合或者螺丝锁合等连接方式固定在承载板20上。此外,将信息卡300装配在托盘313上,并将托盘313经过通孔11收容在容置空间2内。多个抵持弹片3具有形变力。多个抵持弹片3向电路板的方向凸起,多个抵持弹片3用于将信息卡300压紧在导电弹片23上。多个抵持弹片3与导电弹片23共同夹紧信息卡300,从而使信息卡300固定在容置空间2内,进而进一步保证卡座组件100的可靠性。

以上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