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触点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745发布日期:2018-12-14 22:1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多触点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与连接对象物接触的多个触点的多触点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将基板的电路与连接对象物以高连接可靠性导通连接的连接器,已知有具有与连接对象物导通接触的多个触点的多触点连接器(专利文献1、2)。关于多触点连接器,即使与连接对象物接触的一方的触点发生导通不良,也能够通过另一方的触点导通接触来维持作为连接器的导通连接。尤其是在作为连接对象物的配合端子(日文:相手端子)、fpc等扁平导体的表面附着有基板渣滓、尘埃等异物时,因在这样的触点与连接对象物之间夹入有异物而容易发生导通不良,所以具有多个触点的多触点连接器是有用的。

在着眼于多触点连接器的端子中的多个触点的配置时,多个触点沿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方向错开位置地配置。例如,在前述的专利文献2的多触点连接器中,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基部、和从基部伸长的前端子以及后端子。前端子设为如下构成,该构成具有从基部呈悬臂梁状地平行地伸长的两根前弹簧部、和将两根前弹簧部的顶端连结并与连接对象物导通接触的前触点。另一方面,后端子设为如下构成,该构成具有配置于两根前弹簧部之间且从基部呈悬臂梁状地伸长的一根后弹簧部、和设置于后弹簧部的顶端的后触点。这样的端子构造在大多数的多触点连接器中被采用(参照专利文献3~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1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5504号公报、图9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48-30755号公报、第1图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52623号公报、图1~图3

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昭58-7477号公报、第3图、第4图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关于前述那样的以往的多触点连接器,存在端子变长而多触点连接器自身也大型化的这一问题。即,从基部伸长的前端子和后端子为了保持作为弹簧的弹性,前弹簧部和后弹簧部需要一定程度的长度。并且,由于需要进一步在它们的顶端设置前触点和后触点,所以沿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方向端子会变长。

本发明以以上那样的现有技术为背景而做出。其目的在于,针对多触点连接器使端子小型化。另外,由此使多触点连接器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为具有以下的特征。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触点连接器,所述多触点连接器具备端子,所述端子具有:第1接触片部,该第1接触片部具有对连接对象物从第1方向按压接触的第1触点部、和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伸长并将所述第1触点部支承为能够移位的第1弹性臂;和第2接触片部,该第2接触片部具有对所述连接对象物从所述第1方向按压接触的第2触点部、和将所述第2触点部支承为能够移位的第2弹性臂,所述多触点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弹性臂朝向所述第1弹性臂沿所述第1方向伸长,所述第2弹性臂的所述第1弹性臂侧的顶端部形成为与所述第2触点部相连的弹簧片。

根据本发明,第2弹性臂沿与第1弹性臂的伸长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伸长,所述第2弹性臂的伸长侧端部即第1弹性臂侧的顶端部形成为与第2触点部相连的弹簧片。因此,不需要采用第1弹性臂和第2弹性臂从端子的同一部位平行地伸长的以往的端子构造,利用第2弹性臂朝向第1弹性臂伸长的新的端子构造,与以往的多触点连接器的端子相比,能够缩短端子的全长,具备该新的端子构造的多触点连接器也能够形成为小型。

所述第2触点部能够构成为位于与所述第1弹性臂相对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第2触点部位于与第1弹性臂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端子构造小型化。另外,在将第2触点部设为平板状的接触片的情况下,能够将第2触点部配置成第2触点部与第1弹性臂的彼此的板面面对面。由此,板面彼此面对面地延伸,因此能够使端子构造小型化。

所述端子能够构成为具有与所述第2弹性臂相连的支承片。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与第2弹性臂相连的支承片,因此,第2弹性臂能够被支承片支承并构成为沿第1方向伸长的悬臂梁状的弹簧片。

所述支承片能够构成为以从与所述第2弹性臂相连的部位起伸长至与所述第2触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的长度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支承片为位于与第2触点部相对的位置的形状,所以能够利用支承片来承受第2触点部所按压接触的连接对象物。因此,与利用多触点连接器的树脂壳体来承受连接对象物的情况相比,能够仅在端子进行第2触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承受面的距离的公差管理,并且不管树脂壳体的成形精度和/或组装精度如何,均能够适当地保持连接对象物。另外,与后述的构成为以伸长至与第1触点部以及第2触点部这双方相对的位置为止的长度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支承片的长度,也能够使端子整体小型化。

所述支承片能够构成为以从与所述第2弹性臂相连的部位起伸长至与所述第1触点部以及所述第2触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的长度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支承片为位于与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相对的位置的形状,所以能够利用支承片来承受连接对象物,所述连接对象物承受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的按压接触。因此,与利用多触点连接器的树脂壳体来承受连接对象物的情况相比,能够仅在端子进行第1触点部以及第2触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承受面的距离的公差管理,并且不管树脂壳体的成形精度和/或组装精度如何,均能够适当地保持连接对象物。

所述第2弹性臂能够构成为将所述第2触点部与所述支承片的互相相对的板边缘之间相连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第2触点部从与第1触点部相同的第1方向向连接对象物按压接触,但由于支承该第2触点部的第2弹性臂从与第1接触片部相对的支承片的板边缘伸长,所以能够使第2接触片部小型化,虽然设为具有两个接触片部的端子构造但能够使接触部小型化,也能够使多触点连接器小型化。

所述端子能够构成为具有:将所述第1接触片部呈悬臂梁状地进行支承的固定基部;和沿所述第1方向伸长并将所述固定基部与所述支承片相连的连结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端子具有将第1接触片部呈悬臂梁状地进行支承的固定基部、和沿第1方向伸长并将固定基部与支承片相连的连结部,因此能够经由连结部使固定基部与支承片一体地构成。

所述第1接触片部能够构成为具有退避凹部(日文:逃げ凹部),该退避凹部避免与承受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按压接触而朝向所述第1接触片部移位的所述第2触点部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1接触片部具有退避凹部,所以即使由于与连接对象物的按压接触而第2触点部移位,也不会与第1接触片部接触。因此,与不在第1接触片部设置退避凹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第1接触片部和第2接触片部相互接近地配置,能够使接触部作为整体小型化,多触点连接器也能够小型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虽然具有与连接对象物导通接触的第1触点部和第2触点部,但利用第2弹性臂朝向第1弹性臂伸长的端子构造,能够缩短端子的全长,所以能够使连接可靠性高的多触点连接器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的包括正面、右侧面以及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多触点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多触点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多触点连接器所具备的可动壳体的包括正面、右侧面以及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可动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多触点连接器所具备的端子的包括正面、右侧面以及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6的端子的包括背面、左侧面以及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图6的端子的左侧视图。

图9是图2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图6的端子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所具备的端子的包括正面、右侧面以及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端子的左侧视图。

图13是第3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所具备的端子的左侧视图。

图14是图13的端子的接触部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3的端子的动作说明图,图15的(a)是图11的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的动作说明图,图15的(b)是图13的第3实施方式的端子的动作说明图。

图16是示出图13的端子的变形例的接触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多触点连接器

2固定壳体

2a外周壁

2b顶面壁

2c收纳室

2d顶面开口

2e底面开口

2f移位限制凹部

2g端子固定槽

3可动壳体

3a外周壁

3b隔壁

3c连接室

3d移位限制突起

3e插入口

3f引导倾斜面

3g第1端子固定槽

3h第2端子固定槽

4端子(第1实施方式)

5固定件(日文:固定金具)

6基板连接部

7固定壳体用固定部

8可动部

8a第1伸长部

8b第1弯曲部

8c第2伸长部

8d第2弯曲部

8e第3伸长部

8f第3弯曲部

8g第4伸长部

9接触部

9a固定基部

9a1板边缘

9b第1接触片部

9b1第1弹性臂

9b2第1触点部

9c接触承受部(支承片)

9c1接触面部

9c2固定部

9c3板边缘

9d第2接触片部

9d1第2弹性臂

9d2第2触点部

9d3触点突起

9f连结部

11端子(第2实施方式)

12第1接触片部(第2实施方式)

12a第1弹性臂

12b第1触点部

12c退避凹部

13第2接触片部(第2实施方式)

13a第2弹性臂

13b第2触点部

13c引导倾斜面

13d触点突起

15端子(第3实施方式)

16接触承受部(支承片)

16a接触面部

16b一般面部

16c台阶(日文:段差)

16d台阶

17接触承受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支承片)

17a接触面部

17b突出面部

17c第1弯曲部

17d第2弯曲部

l1~l6触点间距离

l7销端子的插入间隔

d1、d2移位量之差

x宽度方向、左右方向

y进深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

z高度方向、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触点连接器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多触点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进深方向、前后方向设为y方向,将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但它们并不限定多触点连接器的安装方法和/或使用方法。

第1实施方式〔图1~图10〕

多触点连接器1具备作为“第1壳体”的固定壳体2、作为“第2壳体”的可动壳体3、多个端子4、以及将固定壳体2固定于基板p的多个固定件5。该多触点连接器1构成为多个端子4将可动壳体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2移位的可动连接器。另外,多触点连接器1构成为安装于基板p的一面并将作为“连接对象物”的销端子t从基板p的另一面插入并导通连接的下端插入式连接器(英文:bottomentryconnector)(图9、图10)。

〔固定壳体2〕

固定壳体2由树脂成形体形成,并具有外周壁2a和顶面壁2b。外周壁2a形成为方筒状,在外周壁2a和顶面壁2b的内侧形成有可动壳体3的收纳室2c(图3、图9)。可动壳体3设为能够在收纳室2c的室内空间沿三维方向移位并被保持于多个端子4。在固定壳体2的外周壁2a的背面中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位置压入固定有前述的固定件5(图3)。在固定壳体2的顶面壁2b形成有能够视觉辨认销端子t与端子4的连接状态的多个顶面开口2d(图1、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顶面开口2d沿宽度方向x呈一列地配置。另外,顶面开口2d也作为用于将电流流动而销端子t和端子4所带的热从固定壳体2向外部放出的散热窗发挥功能。在固定壳体2的底面形成有底面开口2e,从此处将可动壳体3插入收纳室2c。

〔可动壳体3〕

可动壳体3由能够在宽度方向x及进深方向y上收纳于固定壳体2的收纳室2c这一大小的树脂成形体形成,并形成有外周壁3a和将外周壁3a的内部分割为多个空间的多个隔壁3b。外周壁3a形成为方筒状,由外周壁3a和隔壁3b包围的内侧空间构成为供端子4与销端子t导通接触的多个连接室3c。在本实施方式中,五个连接室3c沿着宽度方向x呈一列地配置。在连接室3c的室内固定有后述的端子4的接触部9。移位限制突起3d突出地形成于外周壁3a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面。移位限制突起3d突出地配置在移位限制凹部2f的内部,该移位限制凹部2f形成于前述固定壳体2的收纳室2c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图3)。到移位限制突起3d在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高度方向z(仅上方向)上与移位限制凹部2f抵接为止,成为可动壳体3的移位量。高度方向z的下方向的移位的限制通过移位限制突起3d与基板p抵接来进行。可动壳体3的下端侧插通于基板p的贯通孔p1,可动壳体3的下端从基板p的背面突出地配置(图9)。在可动壳体3的底面形成有销端子t的插入口3e。插入口3e具有漏斗状的引导倾斜面3f,销端子t由该引导倾斜面3f引导而从插入口3e插入到连接室3c。

〔端子4〕

端子4具有:基板连接部6;固定壳体用固定部7,该固定壳体用固定部7压入固定于固定壳体2;可动部8,该可动部8将可动壳体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2移位;以及接触部9,该接触部9收纳于可动壳体3的连接室3c并与销端子t导通连接。这样的端子4的各功能部及其形状通过对冲裁而得的导电性金属片弯曲加工而一体地形成。即各端子4形成为单一部件。

基板连接部6向固定壳体2的正面的前方突出并利用钎焊(日文:はんだ付け)固定于基板p。固定壳体2通过在正面利用基板连接部6固定并在背面利用固定件5以钎焊的方式固定,从而能够可靠地承受从基板p的背面侧插入的多个销端子t的插入力。

固定壳体用固定部7压入固定于在固定壳体2的收纳室2c设置的端子固定槽2g(图3、图9)。如图6~图8所示,可动部8具有:第1伸长部8a,该第1伸长部8a从固定壳体用固定部7向上方伸长;第1弯曲部8b,该第1弯曲部8b在第1伸长部8a的上端折回;第2伸长部8c,该第2伸长部8c从第1弯曲部8b与第1伸长部8a平行地伸长;第2弯曲部8d,该第2弯曲部8d在第2伸长部8c的下端折回;第3伸长部8e,该第3伸长部8e从第2弯曲部8d与第2伸长部8c平行地伸长;第3弯曲部8f,该第3弯曲部8f在第3伸长部8e的上端折回;以及第4伸长部8g,该第4伸长部8g与后述的固定基部9a相连。第1伸长部8a、第2伸长部8c、第3伸长部8e形成为,从与第1弯曲部8b、第2弯曲部8d、第3弯曲部8f相连的一侧起沿着x方向的板宽逐渐变窄,能够发挥作为弹簧的柔软度。另外,关于可动部8,通过将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伸长的纵弹簧片(日文:縦ばね片)(第1伸长部8a、第2伸长部8c、第3伸长部8e)三根并排地配置,从而使弹簧长度变长。若仅设为只能够在前后方向y上移位,则也可以省略第3伸长部8e,但通过具有像那样三根并排地配置的纵弹簧片,从而特别是在前后方向y上移位的可动壳体3以能够灵活地移位的方式弹性地支承,另外能够提高作为弹簧的耐久性。

如图6~图8所示,接触部9具有:固定基部9a,该固定基部9a与可动部8的第4伸长部8g相连,并固定于可动壳体3;第1接触片部9b,该第1接触片部9b从固定基部9a呈悬臂梁状地伸长;接触承受部9c,该接触承受部9c作为位于与第1接触片部9b相对的位置的“支承片”;第2接触片部9d,该第2接触片部9d从接触承受部9c呈悬臂梁状地伸长;以及连结部9f,该连结部9f将固定基部9a与接触承受部9c相连。

如图9所示,固定基部9a压入固定于第1端子固定槽3g,该第1端子固定槽3g设置于可动壳体3。

第1接触片部9b具有:第1弹性臂9b1,该第1弹性臂9b1从固定基部9a伸长;和第1触点部9b2,该第1触点部9b2被第1弹性臂9b1支承为能够移位,并对连接对象物的销端子t从“第1方向”、即前后方向y上的前方朝向后方地按压接触。第1触点部9b2朝向接触承受部9c呈山形弯曲形状地突出而形成。

构成本发明的“支承片”的接触承受部9c整体作为平板状金属片而形成,接触承受部9c的与第1接触片部9b相对的相对面形成为沿着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z方向)伸长的平坦的接触面部9c1。由于接触面部9c1是与销端子t接触的接触部分,所以至少形成为比第1触点部9b2与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的触点间距离长。并且,由于接触承受部9c形成为与第1触点部9b2以及第2触点部9d2这双方相对的形状,所以能够利用接触承受部9c承受销端子t,该销端子t承受第1触点部9b2以及第2触点部9d2这双方的按压接触。因此,与利用例如可动壳体3的连接室3c的树脂壁来承受销端子t的情况相比,能够仅在端子4进行第1触点部9b2以及第2触点部9d2与作为销端子t的承受面的接触承受部9c之间的距离的公差管理,并且不管作为成形体的可动壳体3的成形精度和/或端子4相对于可动壳体3的组装精度如何,均容易以预定的接触压力适当地保持销端子t。在接触承受部9c中的与第1触点部9b2相对的顶端部形成有固定部9c2,如图9所示,并压入固定于可动壳体3的第2端子固定槽3h。因此,接触承受部9c自身与接触部9的其他部分独立地压入固定于可动壳体3。接触面部9c1除了压入固定于第2端子固定槽3h的固定部9c2以外,均配置成向可动壳体3的连接室3c露出。其原因在于,承受插入于连接室3c的销端子t的滑动接触,并在嵌合状态下与销端子t导通接触。接触承受部9c的与接触面部9c1相反的一侧的面与可动壳体3的树脂壁接触,从销端子t承受的按压力经由接触承受部9c而由树脂壁承受。

如图8、图10所示,第2接触片部9d具有第2弹性臂9d1和第2触点部9d2。关于第2弹性臂9d1,基端与接触承受部9c的一方(右侧)的板边缘9c3相连(图6、图7),且从此处起弯曲并朝向第1接触片部9b伸长。更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2弹性臂9d1的顶端伸长至山形弯曲形状的第1触点部9b2的上侧位置且伸长至与第1弹性臂9b1相邻的位置,第2弹性臂9d1的顶端经由弯曲部与第2触点部9d2相连,该第2触点部9d2由与第1弹性臂9b1的板面平行的板片构成。由此,第2触点部9d2配置成,在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z上观察的情况下隐藏在山形弯曲形状的第1触点部9b2的背后。第2触点部9d2形成为板状,在其与接触承受部9c相对的相对面形成有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的触点突起9d3。

连结部9f形成为一端与固定基部9a的一方(右侧)的板边缘9a1相连(图6、图7)且另一端与接触承受部9c的右侧的板边缘9c3相连的弹簧片。因此,连结部9f在z方向上与第2弹性臂9d1排列地配置。另外,通过连结部9f的另一端与接触承受部9c相连,从而接触承受部9c成为在顶端侧(下端侧)利用固定部9c2固定于可动壳体3、在其相反侧(上端侧)经由连结部9f和固定基部9a固定于可动壳体3的构造。因此,接触承受部9c通过可靠地固定于可动壳体3并沿着销端子t的长度方向接触,从而能够承受销端子t的接触。

〔多触点连接器1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以上那样的构成的多触点连接器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关于多触点连接器1,由端子4的可动部8将可动壳体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2在三维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以及将这些方向组合得到的方向)上移位,所以能够利用可动壳体3的移位来吸收与销端子t的嵌合连接时的销端子t的插入位置的偏离而正确地进行嵌合连接。另外,在销端子t在标准的接触位置处导通连接了的嵌合连接状态下、销端子t和/或基板p由于振动和/或冲击而移位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可动壳体3的移位来吸收振动等。而且,由于在嵌合连接状态下第1触点部9b2和第2触点部9d2这双方在按压状态下与销端子t导通接触,所以即使其中任一方的导通接触存在不良情况,也可利用另一方维持导通接触,所以能够实现连接可靠性高的导通连接。

除了这样的基本的作用效果以外,多触点连接器1还具有以下这样的特征。第2弹性臂9d1沿与第1弹性臂9b1的伸长方向(z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y方向)伸长,该第2弹性臂9d1的伸长侧端部即第1弹性臂9b1侧的顶端部形成为与第2触点部9d2相连的弹簧片。因此,不需要采用第1弹性臂9b1和第2弹性臂9d1从端子4的同一部位平行地伸长的以往的端子构造,利用第2弹性臂9d1朝向第1弹性臂9b1伸长的新的端子构造,与以往的多触点连接器的端子相比,能够缩短端子4的接触部9的沿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z方向)的全长,具备该新的端子构造的多触点连接器1也能够形成为小型。

销端子t承受第1触点部9b2和第2触点部9d2的按压接触,并在该按压接触方向(y方向)上与接触承受部9c的平坦的接触面部9c1接触。接触面部9c1是根据销端子t的插入长度而沿着销端子t的长度方向接触的平坦面形状,所以也不会导致与销端子t的导通接触变得不稳定。因此,多触点连接器1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以第1触点部9b2和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为转动中心的销端子t的转动(倾倒)。

如图10所示,多触点连接器1针对销端子t的逆时针旋转r1的转动,在连接室3c的插入口3e侧与第1触点部9b2接触。另一方面,在连接室3c的里侧销端子t的插入侧的顶端部与接触面部9c1接触。这样,能够针对销端子t的逆时针旋转r1的转动而使触点间距离l4变长,即使是微小的转动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并且,销端子t欲以与不移位的接触面部9c1接触的接触部位为支点进行转动,但不仅利用第1接触片部9b,还利用位于它们之间的第2接触片部9d来抑制转动。这样,能够利用第1接触片部9b和第2接触片部9d这双方来更可靠地抑制销端子t的逆时针旋转r1的转动,能够防止由微滑动接触导致的镀层(日文:めっき)剥落的发生等。

与此同样地,针对销端子t的顺时针旋转r2的转动,在连接室3c的里侧与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接触。另一方面,在连接室3c的插入口3e侧平坦的接触面部9c1的下端侧与销端子t接触。这样,能够针对销端子t的顺时针旋转r2的转动而使触点间距离l5变长,即使是微小的转动也能够可靠地抑制。并且,销端子t欲以与不移位的接触面部9c1的下端侧接触的接触部位为支点进行转动,但不仅利用第2接触片部9d,还利用位于它们之间的第1接触片部9b来抑制转动。这样,能够利用第1接触片部9b和第2接触片部9d这双方来更可靠地抑制销端子t的顺时针旋转r2的转动,能够防止由微滑动接触导致的镀层剥落的发生等。

如图10所示,多触点连接器1虽然利用长的触点间距离l4、l5来可靠地抑制以第1触点部9b2和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为转动中心的销端子t的转动,但第1触点部9b2与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的触点间距离l6形成得短,抑制了接触部9的大型化。即,接触面部9c1形成为在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z方向)上、从插入口3e侧起超过第1触点部9b2和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的这一长度的平坦面。因此,逆时针旋转r1的转动时的接触面部9c1中的相对于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里侧的接触位置能够超过第2触点部9d2(触点突起9d3)地位于连接室3c的更里侧。与此同样地,顺时针旋转r2的转动时的接触面部9c1中的相对于销端子t的插入口3e侧的接触位置能够超过第1触点部9b2地位于插入口3e侧。由此,即使触点间距离l6短而没有使接触部9大型化,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销端子t的转动。

接触承受部9c在顶端部具有相对于可动壳体3的固定部9c2,所述顶端部在连接室3c的室内位于插入口3e侧。因此,接触承受部9c能够以不向连接室3c的室内突出的方式可靠地固定,能够防止销端子t与接触承受部9c的顶端部接触而接触承受部9c压曲的情况。

第1接触片部9b和第2接触片部9d分别构成为能够各自独立地移位的弹簧片。因此,第1接触片部9b和第2接触片部9d能够以不会互相对相对于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接触位置等接触状态造成影响的方式、分别独立地与销端子t接触。

第2接触片部9d构成为与接触承受部9c相连。更具体而言,第2弹性臂9d1的基端形成为与接触承受部9c相连,由此,抑制了接触部9的大型化。即,在例如将第2接触片部9d与第1接触片部9b同样地从固定基部9a起在相同方向上并排伸长地形成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干涉,必须使第1触点部9b2和第2触点部9d2在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z方向)上错开位置地配置,这样一来,存在接触部9在插入方向(z方向)上大型化这样的问题。然而,通过构成为将第2接触片部9d与接触承受部9c相连,从而第1弹性臂9b1和第2弹性臂9d1的伸长方向成为交叉方向而不在相同方向上并排地伸长,所以能够使第2接触片部9d小型化,即使是具有两个接触片部9b、9d的端子构造,也能够使接触部9小型化。

并且,第2弹性臂9d1形成为将与连结部9f相同侧的板边缘9a1、9c3相连,所述连结部9f将固定基部9a与接触承受部9c相连,由此,第2弹性臂9d1和连结部9f在接触部9的一侧的侧缘排列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使接触部9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大型化的情形,能够使多触点连接器1构成为小型。

第1触点部9b2比第2触点部9d2的触点突起9d3朝向接触承受部9c突出。因此,在销端子t的插入时,在利用第1触点部9b2的按压接触将销端子t压靠于接触面部9c1而得到沿着接触面部9c1的平坦面的适当的插入姿势的状态下,能够使触点突起9d3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能够防止第2触点部9d2压曲变形那样的接触。

第1触点部9b2形成为山形弯曲形状。因此,第1触点部9b2的插入方向里侧的倾斜片的上侧成为空闲空间(英文:deadspace)。然而,在多触点连接器1中,由于在空闲空间配置了第2触点部9d2,所以能够以第2触点部9d2不会从第1触点部9b2与连结部9f之间向接触部9的外部突出的方式、使接触部9小型化,也能够使多触点连接器1形成为小型。

第2实施方式〔图11~图12〕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端子11的第1接触片部12、第2接触片部13与第1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1不同,其他构成及基于此的作用效果相同。因而,仅说明该不同点,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的共同点的重复说明。

在第1接触片部12形成有第1弹性臂12a和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触点部9b2同样的第1触点部12b。其中,在第1弹性臂12a的中途形成有以向第2接触片部13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退避凹部12c。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接触片部13形成有第2弹性臂13a和第2触点部13b。其中,在第2触点部13b的顶端部形成有引导销端子t的插入的引导倾斜面13c。另外,在第2触点部13b形成有从引导倾斜面13c连续并呈筋(英文:bead)状地突出的触点突起13d,此处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

在具备以上那样的第2实施方式的端子11的多触点连接器中,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1发挥的作用效果以外,还能够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

首先,在第1弹性臂12a形成有退避凹部12c。因此,即使在第2触点部13b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并朝向第1弹性臂12a移位了的情况下,第2触点部13b也仅是进入到退避凹部12c而不会与第1弹性臂12a接触。因此,能够使第2触点部13b以预定的接触压力与销端子t导通接触。另外,在没有形成退避凹部12c的情况下,必须使第2触点部13b从第1接触片部12离开以使得移位了的第2触点部13b不与第1弹性臂12a接触。具体而言,必须将图12中所示的连结部9f向图中左侧延伸得长,这样一来,存在使端子11和具备端子11的多触点连接器在前后方向y上大型化的这一问题。然而,由于能够利用退避凹部12c来避免接触,所以能够将第2触点部13b与第1弹性臂12a接近地配置,因而,能够使端子11和多触点连接器形成为小型。

在第2触点部13b的顶端部形成有引导销端子t的插入的引导倾斜面13c。因此,即使销端子t被倾斜地插入并将要钻进第2触点部13b的顶端与第1触点部12b之间,也能够与引导倾斜面13c抵接而阻止进入。

第3实施方式〔图13~图15〕

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端子15的接触承受部16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构成及基于此的作用效果与第2实施方式的多触点连接器相同。因而,仅说明该不同点。

在端子15的接触承受部16的中央形成有朝向第1触点部12b、第2触点部13b突出的接触面部16a。接触面部16a以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超过销端子t的粗细程度但比接触承受部16的板宽短的宽度形成,并以在长度方向(z方向)上从接触承受部16的顶端侧伸长至第2弹性臂13a与连结部9f之间的位置的长度形成。当将接触面部16a设为接触承受部16的“突出部分”时,接触面部16a的周围成为接触承受部16的“非突出部分”即平坦的一般面部16b。接触面部16a由筋状的“突起”形成,与销端子t接触的接触面部16a的相反侧成为凹陷。接触面部16a与第2触点部13b的触点突起13d之间的销端子t的插入间隔l7形成为与第2实施方式的接触面部9c1与第2触点部13b之间的销端子t的插入间隔l7相同,因此,第3实施方式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大出接触面部16a的突出长度大小。

图14是销端子t与接触面部16a接触着的状态。在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上的接触面部16a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端部形成有台阶16c、16d。因此,销端子t在与接触部9的嵌合连接状态下不与比接触面部16a低一台阶的一般面部16b接触而成为悬浮的状态,仅与接触面部16a接触。

关于这样的接触面部16a,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具有以下这样的优点。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5的(a)所示,接触面部9c1为平坦面,当销端子t的向插入方向的插入长度不同时,销端子t倾斜了时的第1触点部12b与第2触点部13b的移位量产生差量d1。即,插入长度短的销端子t1与插入长度长的销端子t2相比,第1触点部12b、第2触点部13b的移位量较少,插入长度越长则移位量之差d1也越大。这样的移位量之差d1表示为相对于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的不同,移位量之差d1变得越大则接触压力越高。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触点部12b、第2触点部13b处的接触压力依赖于销端子t的插入长度,无法通过端子15自身进行控制,在需要由相对于销端子t的特定的接触压力实现的按压接触的情况下,要求由销端子t的正确的插入长度实现的嵌合连接。

与此相对,若在具有相对于一般面部16b突出的接触面部16a的情况下,则无需这样的正确的销端子t的嵌合连接的管理。即,图15的(b)中所示的销端子t1为能够与第1触点部12b及第2触点部13b导通接触的插入长度(有效嵌合长度)最短的插入位置。销端子t2为设为了与第1触点部12b及第2触点部13b导通接触且销端子t2的顶端侧超过接触面部16a的上端部的插入长度的插入位置,该插入位置为标准的接触位置。如该图所示,即使在销端子t1和销端子t2插入长度改变,与图15的(a)相比,也能够减小第1触点部12b、第2触点部13b的移位量之差d2。尤其是销端子t3示出了其顶端侧与接触面部16a的上端部的台阶16c的跟前位置接触的插入位置,但在销端子t3和超过台阶16c地插入了的销端子t2中,第1触点部12b及第2触点部13b的移位量相同。因此,接触压力也相同,不论销端子t的插入长度如何,均能够通过端子15自身来控制第1触点部12b及第2触点部13b的接触压力。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6〕

关于前述的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承受部16,能够设为图16中所示的变形例的接触承受部17。接触承受部17具有朝向第1触点部12b、第2触点部13b突出的接触面部17a。该接触面部17a由突出面部17b、第1弯曲部17c以及第2弯曲部17d形成。这样,通过形成接触承受部17的导电性板材的弯曲加工,从而也能够设置发挥与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面部16a同样的作用效果的接触面部17a。即,若销端子t超过第1弯曲部17c地插入,则不论销端子t的插入长度如何,均能够通过端子15自身来将第1触点部12b及第2触点部13b的接触压力控制为一定。

接触面部17a需要在第2弹性臂13a与连结部9f之间形成第1弯曲部17c,并在比第1触点部12b靠接触承受部17的顶端侧的位置形成第2弯曲部17d。并且,由于需要在比第2弯曲部17d靠接触承受部17的顶端侧的位置设置固定部9c2,所以该变形例的接触承受部17比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承受部16长。反过来说,具有筋状的接触面部16a的接触承受部16与通过弯曲而接触面部17a突出的变形例相比,能够将长度形成得短,具有能够使端子15及具备端子15的多触点连接器小型化的优点。

其他的变形例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接触承受部9c、16、17以从与连结部9f相连的部位起位于与第1触点部9b2、12b和第2触点部9d2、13b这双方相对的位置的长度形成的例子。然而,例如接触承受部9c、16、17也可以以位于仅与第2触点部9d2、13b相对的位置的长度形成。由此,能够缩短接触承受部9c、16、17的长度,能够使端子4以及具备该端子4的多触点连接器1的整体在高度方向(z方向)上小型化。另外,为了进一步缩短,接触承受部9c、16、17也可以设为从与连结部9f相连的部位起直到与第2弹性臂9d1、13a相连的部位为止的长度,并以位于与第1触点部9b2、12b和第2触点部9d2、13b均不相对的位置的长度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端子4与多触点连接器1的在z方向上的小型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