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0504发布日期:2019-01-05 10:4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一般通过卡托将sim卡和/或microsd卡等插入卡座内,并通过卡托与卡座之间的配合,使得sim卡和/或microsd卡等与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件电连接,从而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和/或内存扩展等功能。

当电子设备在卡托处受到较大撞击时,电池盖也由于撞击向内有较大变形,使得卡座无法在撞击瞬间对卡托进行支撑,导致卡托过插,偏离设计位置,出现不识卡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卡托组件,该卡托组件包括卡座及卡托,卡座设有收容空间,卡托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且包括朝向卡托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止挡面,以使得部分卡托插入收容空间时,卡座可在卡托的插入方向上抵接于止挡面,进而在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卡托组件,卡托组件包括卡座及卡托,卡座设有收容空间,卡托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且包括朝向卡托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止挡面,以使得部分卡托插入收容空间时,卡座可在卡托的插入方向上抵接于止挡面,进而在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卡托组件包括卡座及卡托,卡座设有收容空间,卡托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且包括朝向卡托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止挡面;在卡托插入收容空间的过程中,卡座可在卡托的插入方向上抵接于止挡面,从而在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进而防止卡托过插,避免出现不识卡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卡托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卡座沿iii-iii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卡托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卡托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弹性件分别与止挡面及卡座抵接的正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电子设备沿xii-xii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卡托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卡托组件10包括卡座11及卡托12,卡托12可部分插入卡座11。

其中,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即为卡托12插入卡座11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卡托12可用于放置sim卡或microsd卡等。

共同参阅图1至图2,图2是图1中卡座1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卡座11设有收容空间101,收容空间101用于容纳卡托12。

卡座11包括承载主体111,承载主体111上设有限位主体112,限位主体112与承载主体111连接,并形成收容空间101。

本实施例中,限位主体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主体112间隔地设置于承载主体111的同侧,且两个限位主体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卡托12的宽度,使得收容空间101可容纳卡托12。

可选地,限位主体112是不连续的,也就是分段式的。

共同参阅图1至图3,图3是图2中卡座11沿iii-iii向的剖视图。

限位主体112部分弯折呈l型结构,且限位主体112垂直于承载主体111设置,使得限位主体112中靠近承载主体111的一部分垂直于承载主体111,远离承载主体111的另一部分平行于承载主体111,这样可以在限位主体112与承载主体111之间形成一滑动空间,其本质上也是收容空间101的一部分,在滑动空间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卡托12的厚度,且滑动空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卡托12的宽度时,卡托12可沿着滑动空间插入收容空间101,此时限位主体112还能限制卡托12在非插入方向上的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承载主体111与两个限位主体112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它们可以是注塑成型一体件或冲压成型一体件。

进一步地,卡座11还设有第一卡合部113,第一卡合部113可以为卡扣,其一端与限位主体112连接,另一端呈自由状态,且第一卡合部113部分地凸起于限位主体112所在的平面并朝向收容空间101。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13可以为弹性卡扣,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卡合部113可相对于限位主体112远离或靠近收容空间101。

可选地,第一卡合部113呈s型结构。

可选地,第一卡合部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合部113分别与两个限位主体112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两个卡合部113在卡座1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主体112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承载主体111朝向收容空间101的一侧还设有多个凸起114,本实施例中,多个凸起114并列设置,且每个凸起114均顺着卡托12的插入方向设置。

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多个凸起114用于在卡托12携带sim卡或microsd卡等插入卡座11后,抵接于sim卡或microsd卡等没有金属片的一面,以使得有金属片的另一面与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件实现电连接。

共同参阅图1至图4,图4是图1中卡托1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卡托12包括卡托本体121及卡托帽122,卡托本体121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101,卡托帽122位于收容空间101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卡托本体121与卡托帽122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它们可以是注塑成型一体件。

可选地,卡托帽122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大于卡托本体121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的截面面积。

共同参阅图1至图5,图5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卡托12还包括朝向卡托12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止挡面123,以在部分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时,卡座11可在卡托12的插入方向上抵接于止挡面123,进而可在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12,防止卡托12过插。

可以理解地,上述的过插是指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的部分,也即卡托主体121插入收容空间101部分的的大小大于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以止挡面123设置于卡托本体121为例。

卡托本体121设有滑动部1211,滑动部1211沿卡托12的插入方向延伸,且凹陷于卡托本体121,以使得卡托12可通过滑动部1211与l型结构的限位主体112之间的相互配合插入收容空间101。

进一步地,止挡面123垂直于卡托12的插入方向设置,在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的过程中,止挡面123可抵接于l型结构的限位主体122,以阻止卡托12的进一步插入,从而避免整个卡托本体121均插入收容空间101,进而对卡托12进行限位。

可选地,滑动部12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动部1211相互远离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主体112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卡托12可通过滑动部1211插入卡座11。

可选地,卡托12还设有第二卡合部124,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卡合部124设置于滑动部1211为例,第二卡合部124可用于容纳第一卡合部113。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可选地,第二卡合部124为卡槽,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合部124的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卡合部113凸起于限位主体112部分的体积,以使得第二卡合部124可容纳第一卡合部113。

参阅图6,图6是图4中卡托12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卡托本体121还设有第一空间102,第一空间102用于容纳sim卡或microsd卡等。

可选地,第一空间1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以便于容纳多张sim卡或microsd卡等。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空间101的数量为一个为例。

卡托本体121还设有承载部125,承载部125与卡托本体121连接,且容置于第一空间102,承载部125用于在sim卡或microsd卡等容纳于第一空间102时对其进行支撑,以便于sim卡或microsd卡等随卡托12一起插入卡座11内。

可选地,卡托本体121可以为矩形框结构,当然该矩形框结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矩形,而是大致形状为矩形。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卡托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卡托组件20进一步包括弹性件21,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共同参阅图7至图8,图8是图7中弹性件21分别与止挡面123及卡座11抵接的正面示意图。

其中,弹性件21设置于止挡面123与卡座11之间,以在止挡面123与卡座1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弹性件21分别与止挡面123及卡座11弹性抵接。

本实施例中,距离阈值是指止挡面123与卡座11之间的设计距离的最大值。它是为了避免在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的过程中,止挡面123与卡座12直接相撞而设计的,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其中,图7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即为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的方向。

可选地,距离阈值小于或等于0.15mm。

可选地,弹性件21以粘接等方式与止挡面123或卡座11连接,本实施例中,以弹性件21粘接于卡座11的限位主体112为例。

可选地,弹性件21为泡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构件,在此不作限制。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卡托组件,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卡托组件10为例。其中,电子设备3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关于卡托组件1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共同参阅图9至图10,图10是图9中第一壳体31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30还包括第一壳体31,第一壳体31设有容置空间301及与容置空间30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302,卡座11设置于容置空间301内,卡托12从第一壳体31远离容置空间301的一侧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02并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101。

其中,图9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即为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的方向。

其中,第一壳体31包括底壁311及第一侧壁312,底壁311与第一侧壁312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301,第一安装孔302设置于第一侧壁312且贯穿第一侧壁312。

可选地,底壁311与第一侧壁312为一体结构,例如,它们可以是注塑成型一体件。

卡托本体121从第一壳体31远离容置空间301的一侧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02并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101,在部分卡托本体121插入收容空间101时,卡托帽122位于第一壳体31远离容置空间301的一侧。

可选地,第一侧壁312朝着远离底壁311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壁311形成第二空间303,且第二空间303与容置空间301分别位于底壁311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二空间303可用于容纳电子设备30的显示屏。

共同参阅图9至图11,图11是图9中第二壳体32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30还包括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包括顶壁321及第二侧壁322,顶壁321设置于第一侧壁312朝向容置空间301的开口方向的一侧,第二侧壁322设置于第一侧壁312远离容置空间301的一侧,且设有贯穿第二侧壁322的第二安装孔304,卡托本体121从第二侧壁322远离第一侧壁312的一侧依次穿设于第二安装孔304及第一安装孔302,并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101。

可选地,顶壁321与第二侧壁322为一体结构,例如,它们可以是注塑成型一体件。

本实施例中,在部分卡托本体121插入收容空间101时,卡托帽122收容于第二安装孔304内。

参阅图12,图12是图9中电子设备30沿xii-xii向的剖视图。

第二壳体32还设有止挡部323,止挡部323可用于在卡托12的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帽122,以对卡托12进行限位,防止卡托12过插。

本实施例中,止挡部323设置于第二安装孔304的内周面。

进一步地,卡托帽122在插入方向上与止挡部323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止挡面123在插入方向上与卡座11的距离,以在卡托12插入收容空间101的过程中,可先通过止挡部323在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帽122以防止卡托12过插,在卡托12受到较大撞击而导致止挡部323无法止挡时,再通过卡座11与止挡面123之间的止挡作用进一步防止卡托12过插,也即通过先后两次的防过插,较大程度地降低卡托12过插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卡托帽122在插入方向上与止挡部323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03mm,止挡面123在插入方向上与卡座11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15mm。

进一步地,第二侧壁322远离第一侧壁312的一侧包括第一外表面3221,卡托帽122远离卡托本体121的一侧包括第二外表面1221,在卡托帽122收容于第二安装孔304时,第二外表面1221与第一外表面3221平齐。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3221为第一弧形面,第二外表面1221为第二弧形面,且在第二外表面1221第一外表面3221平齐时,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呈同一弧形面,以增加电子设备30的握持感。

可选地,第一外表面3221为第一平面,第二外表面1221为第二平面,且在第二外表面1221第一外表面3221平齐时,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呈同一平面,以增加电子设备30的握持感。

再次参阅图10至图12,电子设备30还设有取卡孔33,取卡孔33沿插入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二侧壁322及第一侧壁312直至容置空间301,以在卡托12插入卡座11后,借助取卡针类工具(图中未示出)通过取卡孔33将卡托12从卡座11中取出。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卡托组件包括卡座及卡托,卡座设有收容空间,卡托可部分插入收容空间且包括朝向卡托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止挡面;在卡托插入收容空间的过程中,卡座可在卡托的插入方向上抵接于止挡面,从而在插入方向上止挡卡托,进而防止卡托过插,避免出现不识卡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