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6794发布日期:2019-01-28 12: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制造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锂电池负极片在贴完大片胶后需要对负极片进行压芯与贴胶工艺,现在的压芯与贴胶工艺主要是分开进行,当工作人员将负极片压芯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压芯完毕的负极片转移到贴胶装置处,这样需要多个工作人员操作几台设备,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生产成本,由于需要工人进行拆装负极片,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现在的压芯装置的压芯时间短,且依次只能一片芯片,这样压芯时间不久,这样负极片容易产生回弹,同时工作效率及其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便于实现对负极片实现快速压芯与贴胶工序,在压芯贴胶的时候,无需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也加快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包括储料机构、上料机构、压紧机构、推出机构与贴胶机构,储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压紧机构,在上料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且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对着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可以相对于上料机构发生转动,在压紧机构内设置有推出机构,在转台的中心处开孔,在转台的中心开孔处固定有推出机构,在压紧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贴胶机构且压紧机构与贴胶机构之间设置有翻面机构,在贴胶机构上设置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且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对着压紧机构。

优选地,压紧机构包括转台、支撑环与压紧模块,其中转台为圆形且中心开有通孔,在转台的边缘处固定有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立柱,在多根立柱的顶部固定有圆环形的支撑环,在支撑环与转台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压紧模块,其中压紧模块包括承压台、压块与压紧气缸,承压台固定在转台上,在承压台上方的支撑环上固定有压紧气缸,在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固定有压板且压板上设置有两个圆形套筒,其中每个圆形套筒内套入有一根立柱。

优选地,转台的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台,在固定台上固定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包括负极片推出气缸与负极片推出块,负极片推出气缸固定在固定台上,在负极片推出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负极片推出块且负极片推出气缸的活塞杆朝向翻面机构。

优选地,贴胶机构包括输送带、送胶卷、胶片夹持模块、胶片贴合模块与压胶模块,在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送胶卷、胶片夹持模块、胶片贴合模块,在输送带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压胶模块,在送胶卷的一侧设置有胶片夹持模块且送胶卷与胶片夹持模块之间设置有裁剪刀,在胶片夹持模块远离送胶卷的一侧设置有胶片贴合模块,在输送带的另外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负压气嘴且第一负压气嘴在滑动机构上滑动,在第一负压气嘴与滑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下压气缸,在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压胶模块且压胶模块位于输送带的尾端,压胶模块包括压胶气缸与压胶板,压胶气缸底部固定有压胶板。

优选地,胶片夹持模块包括夹持块、顶块与滑动座,夹持块为两块且两块夹持块的中段铰接,在两块夹持块尾端之间设置有顶块,顶块上设置有夹紧气缸,其中位于下端的夹持块与夹紧气缸均固定在滑动座上,在滑动座的下方设置有贴胶轨道,在滑动座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座在贴胶轨道上滑动。

优选地,胶片贴合模块包括贴合气缸、支撑块与辊筒,贴合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支撑块且支撑杆为倾斜向上的,在支撑块上固定有辊筒,通过辊筒将胶片完全的粘贴在负极片上。

优选地,上料装置包括放置板、送料机构与推料机构,其中放置板上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放置板分割成暂存板、中间板与上料板,在中间板与上料板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初次推板、上料推板与上料气缸,其中初次推板位于中间板上,上料推板位于上料板上,初次推板与上料推板相互连接且在初次推板与上料推板上固定有送料气缸,在中间板上还设置有与隔板水平的平推板,在放置板的上方设置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滑动轨道、送料气缸、支架与三个第一负压气嘴,其中滑动轨道固定在放置板的上方,在滑动轨道上固定滑动的送料气缸,在送料气缸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架,在支架上固定有三个第一负压气嘴。

优选地,三个第一负压气嘴分别位于暂存板、中间板与上料板的正上方,其中上料板上方的第一负压气嘴与其他两个第一负压气嘴相互错位且上料板上方的第一负压气嘴靠近压紧机构。

优选地,储料机构包括输送带、挡料板与挡板,在输送到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在输送带的外表面上固定有等间距设置有挡料板,在输送带的两侧固定有挡板,在挡板上固定有第一光电门且第一光电门位于输送带的顶部。

优选地,在压紧机构与贴胶机构之间设置有翻面机构,翻面机构包括翻板、负压头与翻面气缸,翻板与贴胶机构铰接,在翻板上设置有多个负压头,在翻板与贴胶机构的铰接处设置有齿轮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在齿条的顶部固定有翻面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将锂电池负极片的压紧与贴胶通过一台装置进行,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加快了生产效率;2、在压紧机构上设置有多个压紧模块,大大增加了负极片的压紧时间,压紧的效果好;3、设置的贴胶模块实现自动化贴胶,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辊筒进行贴胶,使用压板挤压贴胶后的负极片,便于使胶片与负极片贴合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压紧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发明单个压紧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贴胶模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胶片贴合模块将胶片完全贴在负极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储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胶片夹持模块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裁剪刀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翻面机构示意图。

其中,1、储料机构,1.1、输送带,1.2、挡料板,1.3、挡板,1.4、驱动机构,1.5、第一光电门,2、上料机构,2.1、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2、放置板,2.21、隔板,2.22、暂存板,2.23、中间板,2.24、上料板,2.3、送料机构,2.31、滑动轨道,2.32、送料气缸,2.33、支架,2.34、第一负压气嘴,2.4、推料机构,2.41、初次推板,2.42、上料推板,2.43、上料气缸,3、压紧机构,3.1、转台,3.2、支撑环,3.3、立柱,3.4、压紧模块,3.5、承压台,3.6、压块,3.7、压紧气缸,4、推出机构,4.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4.2、固定台,4.3、负极片推出气缸,4.4、负极片推出块,5、贴胶机构,5.1、送胶卷,5.11、裁剪刀,5.2、胶片夹持模块,5.21、夹持块、5.22、顶块,5.23、滑动座,5.24、导轨,5.3、胶片贴合模块,5.31、支撑块,5.32、辊筒,5.4、压胶模块,5.41、压板,5.5、滑动机构,5.51、第二负压气嘴,5.6、贴胶输送带,6、翻面机构,6.1、翻板,6.2、翻面负压头,6.3、翻面气缸,6.4、齿条,6.5、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9所示,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包括储料机构1、上料机构2、压紧机构3、推出机构4与贴胶机构5,储料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2,上料机构2的后侧设置有压紧机构3且压紧机构3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在上料机构2上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1且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1(sd1440-003)对着压紧机构3,压紧机构3可以相对于上料机构2发生转动,在压紧机构3内设置有推出机构4,在转台3.1的中心处开孔,在转台3.1的中心开孔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推出机构4,通过推出机构4将压紧后的负极片推出,在压紧机构3的左侧设置有贴胶机构5且压紧机构3与贴胶机构5之间铰接有翻面机构6,在贴胶机构5上嵌入有第二红外线传感器4.1(sd1440-003)且第二红外线传感器4.1对着压紧机构3,负极片放置在储料机构1内,然后通过上料机构2将负极片从储料机构1将负极片转移到上料机构2内,当第一外线传感器检测到压紧机构3(即为第一外线传感器对准压紧模块3.4)时,上料机构2将负极片送入到压紧机构3中,通过压紧机构3的旋转将负极片送入到翻面机构6,通过翻面机构6翻面后在进入到贴胶机构5进行贴胶。

储料机构1包括输送带1.1、挡料板1.2与挡板1.3,在输送到通过驱动机构1.4驱动(其中驱动机构1.4为步进电机),在输送带1.1的外表面上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有等间距设置有挡料板1.2,在输送带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1.3(两块挡板1.3之间通过轴承固定有被动辊筒5.32与主动辊筒5.32,输送带1.1套在被动辊筒5.32与主动辊筒5.32上,通过驱动机构1.4驱动主动辊筒5.32的转动来驱动输送带1.1输送负极片),在挡板1.3上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有第一光电门1.5(e3jk-5m3)且第一光电门1.5位于输送带1.1的顶部;将负极片放置到输送带1.1上且负极片以挡料板1.2为支撑点,在输送带1.1移动的时候,挡料板1.2将负极片向上输送,同时第一光电门1.5可以对负极片高度进行检测,当输送带1.1的顶部的负极片被上料机构2拿走的时候,输送带1.1转动来提高负极片的位置,保证上料机构2的上料。

上料装置包括放置板2.2、送料机构2.3与推料机构2.4,其中放置板2.2上设置有两块隔板2.21,两块隔板2.21将放置板2.2分割成暂存板2.22、中间板2.23与上料板2.24,在中间板2.23与上料板2.24上设置有推料机构2.4,推料机构2.4包括初次推板2.41、上料推板2.42与上料气缸2.43,其中初次推板2.41位于中间板2.23上,上料推板2.42位于上料板2.24上,初次推板2.41与上料推板2.42相互连接且在初次推板2.41与上料推板2.42上固定有送料气缸2.32,在中间板2.23上还设置有与隔板2.21水平的平推板,在放置板2.2的上方设置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滑动轨道2.31、送料气缸2.32、支架2.33与三个第一负压气嘴2.34,其中滑动轨道2.31固定在放置板2.2的上方,在滑动轨道2.31上固定滑动的送料气缸2.32,在送料气缸2.32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架2.33,在支架2.33上固定有三个第一负压气嘴2.34,三个第一负压气嘴2.34分别位于暂存板2.22、中间板2.23与上料板2.24的正上方,其中上料板2.24上方的第一负压气嘴2.34与其他两个第一负压气嘴2.34相互错位且上料板2.24上方的第一负压气嘴2.34靠近压紧机构3;上料机构2上的第一负压气嘴2.34通过负压将负极片吸到位于右侧的第一负压头上,通过送料气缸2.32的滑动将负极片带到暂存板2.22上,位于中间的第一负压气嘴2.34将暂存板2.22上的负极片吸取并放置到中间板2.23上,位于中间板2.23上的负极片先通过初次推板2.41推向压紧机构3,然后位于最左侧的第一负压头将位于中间板2.23上的负极片上来,并通过送料气缸2.32的移动将负极片输送到上料板2.24上,位于上料板2.24上的负极片通过上料推板2.42推入压紧机构3内,这样实现自动化操作每件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压紧机构3包括转台3.1、支撑环3.2与压紧模块3.4,其中转台3.1为圆形且中心开有通孔且转台3.1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旋转且转台3.1转动的角度一致,在转台3.1的边缘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多根呈环形分布的立柱3.3,在多根立柱3.3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圆环形的支撑环3.2,在支撑环3.2与转台3.1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压紧模块3.4,其中压紧模块3.4包括承压台3.5、压块3.6与压紧气缸3.7,承压台3.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转台3.1上,在承压台3.5上方的支撑环3.2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压紧气缸3.7,在压紧气缸3.7的活塞杆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压板5.41且压板5.41上穿过有两个圆形套筒,其中每个圆形套筒内套入有一根立柱3.3,将负极片放置到承压台3.5上,压紧气缸3.7下压,这样压板5.41下降并将承压台3.5上的负极片压紧,由于设置了立柱3.3导向,防止在压块3.6下压的时候错位,通过多个压紧模块3.4对负极片进行压紧,延长了负极片的压制时间,保证了负极片的压紧程度。

转台3.1的通孔内嵌入有固定台4.2且固定台4.2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在固定台4.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出机构4,推出机构4包括负极片推出气缸4.3与负极片推出块4.4,负极片推出气缸4.3螺栓固定在固定台4.2上,在负极片推出气缸4.3的活塞杆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负极片推出块4.4且负极片推出气缸4.3的活塞杆朝向翻面机构6,当其中一个压紧模块3.4对着翻面机构6的时候(第二红外线传感器4.1对着压紧模块3.4的时候),那个压紧模块3.4的压块3.6在压紧气缸3.7的带动下上升,负极片推出气缸4.3向外顶出,压紧模块3.4中的负极片被负极片推出块4.4推到翻面机构6上,这样实现自动化的将压紧模块3.4内的负极片推出去。

在压紧机构3与贴胶机构5之间设置有翻面机构6,翻面机构6包括翻板6.1、翻面负压头6.2与翻面气缸6.3,翻板6.1与贴胶机构5铰接,在翻板6.1的顶面上嵌入有多个翻面负压头6.2,在翻板6.1与贴胶机构5的铰接处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齿轮6.5在齿轮6.5的一侧设置有与齿轮6.5相啮合的齿条6.4,在齿条6.4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翻面气缸6.3,通过翻面气缸6.3驱动齿条6.4上升及下降,齿条6.4控制齿轮6.5的旋转,齿轮6.5的旋转使翻板6.1发生转动,由于在翻板6.1上存在翻面负压头6.2(翻面负压头6.2为负压),在翻面的时候,负极片不会从翻板6.1上掉落下来,这是实现负极片的快速翻面与输送。

贴胶机构5包括贴胶输送带5.6、送胶卷5.1、胶片夹持模块5.2、胶片贴合模块5.3与压胶模块5.4,贴胶输送带5.6的左侧设置有送胶卷5.1且送胶卷5.1通过轴承固定在贴胶输送带5.6的一侧,在送胶卷5.1的前侧设置有胶片夹持模块5.2且送胶卷5.1与胶片夹持模块5.2之间设置有裁剪刀5.11在裁剪刀5.11的顶部焊接有裁剪气缸,裁剪刀5.11通过裁剪气缸驱动下降裁剪胶带,胶片夹持模块5.2包括夹持块5.21、顶块5.22与滑动座5.23,夹持块5.21为两块且两块夹持块5.21的中段铰接,在两块夹持块5.21尾端之间设置有锥形的顶块5.22,顶块5.22上焊接有夹紧气缸,其中位于下端的夹持块5.21与夹紧气缸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动座5.23上,在滑动座5.23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导轨5.24且导轨5.24嵌入到滑动座5.23内,滑动座5.23的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滑动气缸且滑动气缸的缸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导轨5.24的左侧,在胶片夹持模块5.2远离送胶卷5.1的前侧公共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胶片贴合模块5.3,胶片贴合模块5.3包括贴合气缸、支撑块5.31与辊筒5.32,贴合气缸的活塞杆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支撑块5.31且支撑杆为倾斜向上,在支撑块5.31上通过转轴固定有辊筒5.32,当贴合气缸顶出的时候,辊筒5.32向右上运动,辊筒5.32先将胶片弯曲并慢慢的压在了负极片的正面上,通过辊筒5.32将胶片完全的粘贴在负极片上,在胶片夹持模块5.2与胶片贴合模块5.3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滑动机构5.5,在滑动机构5.5上有套入有第二负压气嘴5.51且第二负压气嘴5.51在滑动机构5.5上滑动(第二负压气嘴5.51与气缸连接,通过气缸驱动第二负压气嘴5.51滑动);送胶卷5.1将胶带输送出后,现通过胶片夹持模块5.2进行夹紧,然后通过裁剪刀5.11进行裁剪断,通过第二负压气嘴5.51将负极片提升离开贴胶输送带5.6,胶片夹持模块5.2将的一端粘贴在负极片的底部上,然后第二负压气嘴5.51将负极片放下来,在贴胶输送带5.6的上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压胶模块5.4且压胶模块5.4位于贴胶输送带5.6的尾端,压胶模块5.4包括压胶气缸与压胶板,压胶气缸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压胶板,同时负极片将向后移动到压胶模块5.4的下方,同时压胶模块5.4的压板5.41下压,使胶片完全粘附在负极片上。

使用时,第一负压气嘴2.34、第二负压气嘴5.51与翻面负压气嘴在启动时,气嘴处为负压可以吸取负极片并可以将负极片固定在气嘴,将多块负极片放置在储料机构1的挡料板1.2上,通过输送带1.1的输送向上输送,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的时候,上料机构2上的第一负压气嘴2.34将负极片吸附在第一负压气嘴2.34上,第一负压气嘴2.34将负极片防止到上料台上,当上料台上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1检测到压紧模块3.4时(当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1对着压紧模块3.4的时候),压紧模块3.4的压块3.6上升,上料板2.24上的负极片被送入到承压台3.5的顶面,然后压块3.6在压紧气缸3.7的作用下下降并压到负极片上,压紧模块3.4压紧后转台3.1开始逆时针转动且每次转动的角度一致,上料台上的负极片依次放置到压紧模块3.4内进行压紧,由于压紧模块3.4为多个,每个负极片的压紧时间较长,当压制有负极片的压紧模块3.4对着第二红外线传感器4.1时候,压紧模块3.4的压块3.6上升,负极片推出气缸4.3顶出,同时负极片推块将压紧模块3.4中的负极片推到翻面机构6上,翻面机构6上的翻面负压头6.2启动,翻面负压头6.2为负压,这样翻面负压头6.2将负极片吸在翻板6.1上,翻面气缸6.3顶出,齿条6.4向上运动,齿条6.4带动齿轮6.5旋转,齿轮6.5带动翻板6.1旋转,翻板6.1扣在贴胶输送带5.6上,同时翻面负压头6.2关闭使翻面负压头6.2上的负压消失,这样负极片落到贴胶输送带5.6上,翻板6.1在翻面气缸6.3的带动下回位;位于贴胶输送带5.6上的负极片被第二负压气嘴5.51吸起来,胶片夹持模块5.2夹持胶带一部分贴在负极片的背面上,一部分突出负极片,第二负压气嘴5.51将负极片放下来,负极片通过贴胶输送带5.6进行输送,当负极片位于胶片贴合模块5.3的右侧的时候,贴胶气缸向右侧顶出,将突出负极片的胶带粘贴在负极片的正面上,然后负极片通过贴胶输送带5.6继续输送,当负极片位于压胶模块5.4,正下方的时候,压胶气缸下压,压板5.41对负极片进行压紧,使胶带完全粘附在负极片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