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261发布日期:2019-05-11 00:2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锂离子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只有-20~60℃,电池的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非常明显。当温度高于60℃时,其内部电化学反应速率会进一步增大,温度继续上升,将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甚至出现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

另外,电池内单体电池排列紧凑,电池包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则会导致单体电池压差变大,进而降低电池组整体性能,降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因此,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是电池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电池组温度,减小电池组内温差,对提高电池组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电池热管理系统中主要有自然风冷和液冷两种。其中受制于电池包内空间限制,风阻较大,冷却效果差,散热不均匀。液冷冷却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冷却液流阻较大且电池内部温差也较大,无法有效保证电池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冷却可靠、工作安全稳定的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电池组有多个电池单元构成,每个所述电池单元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为双层板结构,所述底板的双层板之间设有冷却管。

所述底板设有多块,多块所述底板并排设置,所述电池单元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底板上。

所述冷却管成s形均匀分布在底板内,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布连接底板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位于底板的对角位置。

并排设置的底板两侧设有回水主管和进水主管,所述回水主管通过三通连接每个底板的回水接口,所述进水主管过三通连接每个底板的进水接口。

本发明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可以提高冷却效果的均温性,此外液冷管路置于电池箱体底板内部,与电池包内部完全隔开,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漏液给电池包带来的危险,使得电池组工作安全、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回水主管;2、回水接口;3、进水主管;4、进水接口;5、底板;6、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电池组有多个电池单元构成,每个述电池单元均固定在底板5上,底板5设有多块,多块底板5并排设置,电池单元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底板5上。如图1所示,底板5为双层板结构,底板5的双层板之间设有冷却管6,液冷管路置于电池箱体底板5内部,与电池包内部完全隔开,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漏液给电池包带来的危险。

冷却管6成s形均匀分布在底板5内,相邻冷却管6内的冷却水流向相反,可以提高冷却效果的均温性。为了方便后期安装,冷却管6的两端分布连接底板5上的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进水接口4和出水接口位于底板5的对角位置,并排设置的底板5两侧设有回水主管1和进水主管3,回水主管1通过三通连接每个底板5的回水接口2,进水主管3过三通连接每个底板5的进水接口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电池组有多个电池单元构成,每个所述电池单元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为双层板结构,所述底板的双层板之间设有冷却管。本发明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可以提高冷却效果的均温性,此外液冷管路置于电池箱体底板内部,与电池包内部完全隔开,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漏液给电池包带来的危险,使得电池组工作安全、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吴潇;吴建中;林永;朱琛琦;方谊茂;陈炜霞;金建伟;陈楠;钱佳;赵金英;吴秉利;钟林;朱喜行;桑艳平;刘心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苏金坛大迈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