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01379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soc芯片和memory芯片,所述soc芯片和memory芯片通过硅通孔或混合键合技术实现三维堆叠,

系统的若干引脚于soc芯片端引出,将位于memory芯片端的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引入到soc芯片端,并通过电源中断单元连接至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缩短memory芯片抗静电放电处理路径;或者

系统的若干引脚于memory芯片端引出,将位于soc芯片端的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引入到memory芯片端,并通过电源中断单元连接至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缩短soc芯片抗静电放电处理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的若干引脚于soc芯片端引出的情况下,当memory引脚发生静电放电干扰时,静电放电干扰的第一瞬态电流路径为:memory引脚至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再至另一memory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的若干引脚于soc芯片端引出的情况下,当soc引脚和memory引脚发生静电放电干扰时,静电放电干扰第二瞬态电流路径为:memory引脚至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至电源中断单元至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再至soc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emory引脚位于整个系统的soc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的若干引脚于memory芯片端引出的情况下,当soc引脚发生静电放电干扰时,静电放电干扰的第一瞬态电流路径为:soc引脚至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再至另一soc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的若干引脚于memory芯片端引出的情况下,当soc引脚和memory引脚发生静电放电干扰时,静电放电干扰第二瞬态电流路径为:soc引脚至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至电源中断单元至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再至memory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c引脚位于整个系统的memory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oc芯片设置memory芯片电源域,所述memory芯片电源域包括:memory中封装出引脚的电源,及对应的抗静电放电单元;

所述memory电源域位于:soc芯片电源环中,并通过

电源中断单元连接到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于memory芯片设置soc芯片电源域,所述soc芯片电源域包括:soc中封装出引脚的电源,及对应的抗静电放电单元;

所述soc电源域位于:memory芯片电源环中,并通过

电源中断单元连接到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中断单元为:双向二极管;

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双向二极管隔离电源,以隔绝噪声;

在第二状态esd发生时,瞬态高压使得所述双向二极管导通,导通esd放电通路,实现esd放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集成电路系统的抗静电放电方法,提供SOC芯片和Memory芯片,所述SOC芯片和Memory芯片通过硅通孔或混合键合技术实现三维堆叠,系统的若干引脚于SOC芯片端引出,将位于Memory芯片端的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引入到SOC芯片端,并通过电源中断单元连接至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缩短Memory芯片抗静电放电处理路径;或者系统的若干引脚于Memory芯片端引出,将位于SOC芯片端的SOC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引入到Memory芯片端,并通过电源中断单元连接至Memory芯片静电放电主通路电源,缩短SOC芯片抗静电放电处理路径。

技术研发人员:俞大立;柳雅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