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天线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729发布日期:2018-10-23 17:0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天线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广泛应用的导航雷达,均通过向某一方向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距离,通过旋转天线来完成360度的扫描和确定方位。

目前广泛应用的旋转装置在旋转精度不高,防水性能较差,后期保养需要从内部拆卸,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雷达天线旋转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雷达天线旋转装置,包括轴承座、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同轴波导、分别套设固定在同轴波导轴肩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卡固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固定匹配环、设置在固定匹配环下端的齿轮、设置在固定匹配环和轴承座之间的第三轴承以及天线支架,所述天线支架卡设在第一轴承和固定匹配环上且其下端设置于轴承座上端部的外侧,轴承座与天线支架的接口处设置有密封垫片。

作为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容纳腔,其底部开设有用以使同轴波导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同轴波导下部的凸缘卡在第一凹槽内;所述轴承座上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上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台阶结构。

作为优选地,密封垫片的形状与轴承座上端台阶结构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优选地,固定匹配环为凸台形结构,固定匹配环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阶梯凹槽,其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同轴波导上部的轴肩上并卡在固定匹配环的阶梯凹槽内,固定匹配环通过其底部的第三凹槽卡在第二轴承上,所述第三轴承固定在固定匹配环外部的凸台面以及轴承座的第二凹槽上。

作为优选地,天线支架下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以将其卡在第一轴承和固定匹配环上的阶梯卡槽。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与同轴波导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同轴波导为中心基准,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旋转的同轴度,避免因不同零件的转配误差导致误差过大;且各零件都以同轴波导为中心基准,有利于电磁波输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天线支架与轴承座接口处的设置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安装好之后,在其下侧涂抹密封胶,可有效提高天线旋转装置的防水性能,能够巧妙的避免外部水进入装置内部,可以保证雷达接收机的密封性能。

3、本实用新型可从上往下逐次拆卸各个零部件,拆卸十分方便,方便后期进行润滑油更换等养护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为轴承座,2为同轴波导,3为第一轴承,4为第二轴承,5为第三轴承,6为固定匹配环,7为齿轮,8为天线支架,9为容纳腔,10为通孔,11为第一凹槽,12为凸缘,13为第二凹槽,14为台阶结构,15为阶梯凹槽,16为第三凹槽,17为阶梯卡槽,18为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雷达天线旋转装置,包括轴承座1、同轴波导2、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第三轴承5、固定匹配环6、齿轮7和天线支架8。

所述轴承座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容纳腔9,同轴波导2、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第三轴承5、固定匹配环6、齿轮7均设置在该容纳腔9内。轴承座1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以使同轴波导2穿过的通孔10,通孔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1;当同轴波导2穿过轴承座底部的通孔10时,其下部的凸缘12卡在第一凹槽11内。所述轴承座1上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3、上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台阶结构14。

所述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分别套设固定在同轴波导2的轴肩上,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均与同轴波导2过盈配合。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以同轴波导2为中心基准,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旋转的同轴度,避免因不同零件的转配误差导致误差过大。固定匹配环6卡固在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之间,所述固定匹配环6为凸台形结构,其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阶梯凹槽15,底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6。固定匹配环6通过其底部的第三凹槽16卡在第二轴承4上,并通过螺丝与第二轴承4固定,齿轮7固定在固定匹配环6的下端。当第一轴承3套设在同轴波导2上部的轴肩上时,第一轴承3也会卡在固定匹配环的阶梯凹槽15内。所述第三轴承16设置在固定匹配环6和轴承座1之间,具体地,第三轴承16固定在固定匹配环6外部的凸台面以及轴承座的第二凹槽13上。

所述天线支架8设置在第一轴承3和固定匹配环6的上端,天线支架8下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以将其卡在第一轴承和固定匹配环上的阶梯卡槽17。天线支架8的下端设置于轴承座1上端部的外侧,轴承座1与天线支架8的接口处设置有密封垫片18,密封垫片安装好之后,需要在其下侧涂抹密封胶。所述密封垫片18的形状与轴承座上端的台阶结构14的形状相匹配。天线支架与轴承座接口处的设计可有效提高天线旋转装置的防水性能,能够巧妙的避免外部水进入装置内部,可以保证雷达接收机的密封性能。

整个雷达天线旋转装置中的各零件都以同轴波导为中心基准,有利于电磁波输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整个装置可从上往下逐次拆卸各个零部件,方便后期更换润滑油等操作。

对雷达天线旋转装置进行装配时,

首先,将第二轴承4、固定匹配环6和齿轮7通过螺丝组装成组件一,即将固定匹配环6通过其底部的第三凹槽16卡在第二轴承4上,然后将齿轮7固定在固定匹配环6的下端;

其次,将组件一与同轴波导2进行组装,构成组件二,即将组件一中的第二轴承4套设在同轴波导2下部的轴肩上,第二轴承4与同轴波导2过盈配合;

然后,将组件二与轴承座1进行组装,构成组件三,即使同轴波导2穿过轴承座1底部的通孔,并使其凸缘12卡在第一凹槽11内,通过螺丝将同轴波导2与轴承座1进行固定;

然后,将第三轴承5固定在固定匹配环6和轴承座1之间,在轴承座上端的台阶结构14上固定密封垫片18,密封垫片固定好之后,在其下侧涂抹密封胶;

最后,将第一轴承3套设在同轴波导2上部的轴肩上,再将天线支架8固定在第一轴承3和固定匹配环6上,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