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接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140发布日期:2018-11-13 22:2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接线板。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在断路器内使用接线端子以及插入接线端子内的接线板进而达到连接导线的目的。

公开号为CN10288152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板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螺钉、压板、设有进线孔和接线空间的接线座,所述螺钉穿过接线座顶端面的螺纹孔与嵌入接线座内可升降的压板接触,所述接线板横穿接线座将接线座的接线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接线空间,所述壳体在接线端子的螺钉的上方位置设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压板和接线座通过旋入螺钉使得接线板发生相对位移压缩两个独立的所述接线空间实现导线的连接。

但是该断路器的导线在插入独立接线空间内后,导线仅通过两个平端面相互挤压进而起到固定导线的作用,进而在压紧过程中导线的端部将被分散在相互挤压的平端面上,进而无法令导线束被挤压在一起而达到提升导线耐折性的目的,从而在导线断裂后影响到电连接稳定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的接线板,该接线板具有显著提升电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板,包括压紧固定部、位于所述压紧固定部一端并用于与断路器外壳卡接固定的卡接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压紧固定部的另一端连接并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压紧固定部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固定槽,所述压紧固定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靠近所述卡接固定部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线板与接线端子配合对导线进行固定时,导线插入压紧固定部与接线端子之间并进行固定,使得导线的端部在压紧固定部的弧形凹槽内被逐渐聚拢,从而起到避免导线分散的作用,达到显著提升导线耐折性以及电连接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凹槽靠近所述卡接固定部一端的深度小于另一端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凹槽远离卡接固定部的一端给予聚拢的导线空间,避免在弧形凹槽远离卡接固定部的一端压实而导致靠近卡接固定部一端的导线未被有效固定,从而起到避免电线摆动而影响电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插接在断路器外壳上的插接部,所述压紧固定部的下侧面从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往另一端朝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压紧固定部的下侧面给予导线压紧固定的空间,进而起到避免因导线分散而影响到电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固定部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分别位于相应的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的凸条,所述凸条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的下侧面齐平的挤压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导线时,令压紧固定部用于与导线接触进而固定导线的一侧整体齐平,进而起到避免压紧固定部在安装固定导线时导致接线端子倾斜而影响到导线的固定的作用,显著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挤压面两侧的侧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凸条对导线的挤压力以及接触面积,从而显著提升该接线板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压紧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压紧固定部平行且插入断路器外壳内的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部插入断路器外壳内后,起到进一步固定该接线板的作用,从而提升接线板与断路器外壳之间的固定稳定性,从而显著提升接线板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导线进行固定时,接线端子与接线板相互靠近进而起到令接线端子固定导线的一侧位于限位部的上端,从而起到将接线端子的位移限定在压紧固定部与限位部之间,降低固定导线难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压紧固定部下端增设驱使导线的端部集中的弧形凹槽,进而提升导线的耐折性能,避免导线分散而导致耐折性能下降,并在折断后影响到该断路器的电连接稳定性;而凸条在起到进一步提升接线板与接线端子的固定稳定性作用的同时显著提升导线的固定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紧固定部;11、固定槽;12、弧形凹槽;13、凸条;131、侧斜面;132、挤压面;14、插接部;2、限位部;3、连接部;4、卡接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断路器的接线板,包括与接线端子配合进而对导线进行固定的压紧固定部1、位于压紧固定部1的一端并用于与断路器外壳卡接固定的卡接固定部4以及与压紧固定部1的另一端一体连接并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3。在压紧固定部1与连接部3之间设置有插接在断路器外壳上的插接部14,进而在插接部14与卡接固定部4配合时起到固定该接线板与断路器外壳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接线板与断路器外壳的固定稳定性,进而在连接部3远离压紧固定部1的一端设置有与压紧固定部1平行且插入断路器外壳内的限位部2,进而在限位部2插入断路器外壳内后,起到进一步固定该接线板的作用,显著提升该接线板与断路器外壳之间的固定稳定性,从而显著提升该接线板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稳定性。需要提及的是,限位部2的长度大于插接部14的长度,进而在对导线进行固定时,接线端子与接线板相互靠近进而起到令接线端子用于固定导线的一侧位于限位部2的上端,从而起到将接线端子的位移限定在压紧固定部1与限位部2之间,降低固定导线难度的作用。

如图1、图2所示,压紧固定部1的下侧面从靠近插接部14的一端往另一端朝向下倾斜,进而使得倾斜的压紧固定部1的下侧面给予导线压紧固定导线的空间,从而起到避免因导线分散而影响到电连接稳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压紧固定部1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固定槽11,进而在相互固定导线至压紧固定部1与接线端子之间时,受挤压的导线发生形变而嵌入固定槽11内,从而起到避免导线从压紧固定部1与接线端子之间脱离的作用。而为了避免导线在压紧固定部1与接线端子之间分散开而影响到导线的耐弯折性能,进而在压紧固定部1的下侧面上设置弧形凹槽12,且弧形凹槽12靠近卡接固定部4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进而在压紧固定部1与接线端子配合进而对导线进行固定时,导线插入压紧固定部1与接线端子之间并进行固定,使得导线的端部在压紧固定部1的弧形凹槽12内随着向连接部3靠近而被逐渐聚拢,从而起到避免导线分散的作用,达到显著提升导线耐折性以及电连接稳定性的目的。需要提及的是,弧形凹槽12靠近卡接固定部4一端的深度小于另一端的深度,进而令弧形凹槽12远离卡接固定部4的一端给予聚拢的导线空间,避免在弧形凹槽12远离卡接固定部4的一端在对导线压实后靠近卡接固定部4一端的导线未被有效固定的现象的发生,从而起到避免电线摆动而影响电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如图1、图3所示,压紧固定部1靠近插接部14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分别位于相应的两个固定槽11之间的凸条13,且凸条13设置有与插接部14的下侧面齐平的挤压面132,进而在固定导线时,令压紧固定部1用于与导线接触进而固定导线的一侧整体齐平,进而起到避免压紧固定部1在安装固定导线时导致的接线端子倾斜而影响到导线的固定的作用,显著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凸条13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挤压面132两侧的侧斜面131,进而起到增加凸条13对导线的挤压力以及接触面积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该接线板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